在“世界屋脊”交出更多更好的“四力”答卷
2020-03-06段芝璞
□ 段芝璞
感谢新华社党组给予西藏分社的莫大关怀和至高荣誉,让雪域高原上的分社各族职工备受鼓舞、倍感温暖。在此,我汇报下西藏分社贯彻落实社党组要求,践行“四力”的五点体会。
一、越是复杂敏感的环境,越需要提高政治能力。西藏,不仅高寒缺氧,还处在反分裂、反蚕食、反贫困的斗争一线,报道难度大,政治要求高。新华社西藏分社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等重要论述,既注重用“老西藏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以及郭超人等老一辈新华人的事迹育人铸魂,又加强制度建设与创新。
西藏分社现有党员47人,占全体职工人数的82.5%,抓住党建工作就抓住了一切工作的“牛鼻子”。分社分党组注重用“时刻不忘党的治藏方略、时刻不忘新华社的职责使命、时刻不忘民族地区干部‘三个特别’(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维护民族团结立场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的新标准、时刻不忘‘老西藏精神’、时刻不忘‘新华精神’(对党忠诚、勿忘人民、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五个时刻不忘”来教育引导干部职工,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除了理论中心组、各支部的学习外,分社还不定期邀请西藏地方领导、藏学专家等来分社,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进行专题讲解,联系西藏区情实际,不断强化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近年来,西藏分社坚持“每周讲党课,人人讲党课”制度。不仅领导带头讲,采编人员讲,行政后勤人员讲,司机和厨师、门卫也讲党课,一人讲大家评,同学习共进步。分社还将世界海拔最高乡普玛江塘、中国人口最少乡玉麦、阿里孔繁森纪念馆等作为党性锻炼教育基地和增强“四力”调研基地。
现在,西藏分社每个采访小分队在出发前,除了检查行李设备携带是否完备外,还要特意检查两样东西:党旗和党徽。这是近几年分社记者下基层采访时深入人心的工作习惯。
针对西藏地广人稀、路途艰险,下乡采访多以小分队形式的实际,自2017年6月以来,分社先后在各种采访小分队中成立了32个临时党小组,在青藏高原科考、金沙江堰塞湖抢险、洞朗事件等特殊战役性报道中,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较好解决了党建和业务“两张皮”问题,受到自治区区直机关工委的肯定和推介。
二、越是艰险偏远的地区,越需要领导带头作表率。西藏,被称为“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占了全区总面积的85.1%。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海拔地区才是“最真实的西藏”。
在开展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工作中,分社分党组提出,既然西藏最鲜明的特点是高海拔,最艰苦的地方在高海拔,最难啃的硬骨头在高海拔,国内外目光最聚焦的地方在高海拔,作为国家通讯社,我们就要像个国家队的样子,能吃别人吃不了的苦,敢到常人难以到达的地方去锤炼“四力”。因此,极高海拔地区,是特殊的战场,挑战的是生命极限;极高海拔地区,是特殊的考场,考验的是对党忠诚、家国情怀、新闻理想和职业素养。为此,分社明确将4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作为践行“四力”的主战场。
□ 2019年2月1日,新华社西藏分社社长段芝璞(右一)在世界海拔最高县——双湖县雅曲乡(海拔5170米),采访依根索村党支部书记托赞(中)。(新华社记者 索朗罗布/摄)
□ 2019年2月1日,新华社西藏分社新春走基层小分队在世界海拔最高县——双湖县调研(从左至右依次为:春拉、边巴次仁、索朗罗布、段芝璞、多穷、普布扎西、罗布次仁、群培)。
“远在阿里,苦在那曲、险在昌都”。这是西藏广为流传的一句话。阿里、那曲等4500米以上的极高海拔地区,氧气不到平原地区的一半,不少地方即便到了六七月份,依然是大雪纷纷、棉袄加身,是西藏生存环境最严酷的地区,一些地方多年来甚至没有记者涉足。为此,分社分党组明确要求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深入海拔4500米以上地区践行“四力”,并且必须在高海拔乡镇住几个晚上。近两年,分社领导班子成员平均行程超过7000公里,在阿里、那曲等极高海拔地区以及人迹罕至的边境线都留下了采访足迹。当寒冬腊月,别人都从极高海拔往下撤,开始休假、开始过节的时候,只有新华社记者还逆着人流往极高海拔走,做高原上的“逆行者”。
在领导的示范带动下,分社全体记者,包括司机等后勤保障人员都主动扎向最高、最远、最苦、最险的地方。从全国海拔最高县那曲市双湖县、世界海拔最高乡普玛江塘,到世界海拔最高气象站安多气象站、中国人口最少乡玉麦,一些过去从未有记者抵达的地方第一次有了新华社记者身影。2018年,分社兴起“阿里热”。2019年,分社兴起“那曲热”。2020年是昌都解放70周年,我们将兴起“昌都热”。这样,西藏最远的阿里、最苦的那曲、最险的昌都,都将变成西藏分社记者脚下的“新闻热土”。在西藏分社,只有因身体原因被分党组强制不能上高海拔地区采访的记者,没有因畏惧条件艰苦而退缩的职工。
2016年以来,分社到高海拔地区人均年采访天数增长了一倍,最高达193天。截至目前,已有多吉占堆、罗布次仁、薛文献、觉果、普布扎西等5名采编人员的采访足迹踏遍西藏120多万平方公里的74个县区,相当于两个法国的面积。
三、越是采访条件艰苦,越要努力打造精品力作。在高海拔地区践行“四力”,就是要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但吃苦不是目的,只有拿出优秀的作品,才能彰显吃苦的意义。
分社从改进文风入手,着力推进社党组倡导的“精品工程”,努力创新表达方式,努力写出“酥油香、糌粑味”,努力写出时代气息,积极引导采编人员用场景展示背景,用语言承载感情,用画面表达主题,用细节打动人心,努力做到文字视觉化,报道全媒化,不断提高采编人员的“笔力”。
以生命采写的新闻报道,新闻作品也有生命力。近年来,分社有《总书记,您好!我是卓嘎》《西藏阿里楚松村“四代房”:中国边陲巨变的缩微影像》等以小见大,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雪域高原生动实践的佳作;有《解码风云录 逐梦天地书——“世界最高气象站”三代气象人的守望》等新春走基层的范文;有《西藏民主改革60年:西藏人民享有史无前例的人权》等涉藏舆论斗争反响强烈的英文评论;还有《冰面上羊群与太阳的赛跑惊心动魄上演千年》等海外社交媒体上的刷屏之作。
2016年以来,分社通过深入基层,先后发现并推出玉麦乡卓嘎央宗姐妹、曲水县白堆村党支部书记德吉央宗、广东援藏干部王建文、浙江援藏干部王越剑、安多县嘎尔扎仁村党支部书记古多、双湖县青年教师夫妻杜安东、曹晓花等10余位人物典型,当事人成为自治区乃至全国的先进典型和学习楷模。
高海拔地区条件最艰苦,工作难度最大,但从新闻工作者的角度看,这些地区恰恰是精神的高地、新闻的“富矿”。2016年以来,分社有2篇稿件获中国新闻奖,26篇稿件获“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分社被中宣部评为“新春走基层先进集体”,记者13人次获评先进个人。2018年以来有2篇稿件获“新华社精品报道”,实现了西藏分社8年来新华社精品报道评选“零的突破”。2018年,分社被评为考核优秀,创近十年来最好业务成绩。
四、越是干部人才短缺,越需要采取超常规手段加强队伍建设。众所周知,西藏干部人才短缺,年轻干部培养是一项十分紧迫的艰巨任务。分党组明确提出:“我们要为年轻人搭建实现理想的平台,如果你想上天,我们就给你架天梯。”
分社一线记者平均年龄约30岁,不少人刚走出校门不久,怀揣着新闻理想到雪域高原书写不一样的青春篇章。他们有理想、有热情、有担当,但迫切需要从思想上、业务上进行引导,扣好从事党的新闻工作的“第一颗扣子”。
分社为每一位年轻记者配备了两名以上的资深记者当导师,每逢总社重大报道抽调、地方基层挂职、高海拔地区调研等机会,优先将年轻人放到一线锤炼摔打,张京品、张宸、白少波、洛登、王军、陈尚才、王沁鸥、旦增尼玛曲珠等一批“80后”“90后”记者,经过淬炼迅速成为分社的中坚力量,有的还走上了领导岗位,基本形成了一支能长期在藏的生力军。
分社高度重视新闻理论研讨,将此作为提高队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素养的重要抓手。每次重大报道后,都要及时总结经验和不足,开展业务研讨。近两年来,分社记者在《中国记者》《新闻业务》《西藏研究》等刊物发表业务理论文章140多篇,超过了过去16年的总和。分社还将记者们多次到玉麦乡采写的作品和采访札记结集成《边陲家国情——新华社记者情系中国人口最少乡西藏玉麦》出版,被列入西藏自治区以“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为主题的22种重点献礼出版物之一。
在高海拔地区践行“四力”离不开高效、可靠的后勤保障。分社狠抓行政后勤队伍建设,服务报道主业。在社党组和总社部门的关心下,分社不仅实现了办公区和宿舍集中弥散式供氧,每个记者工位上安装鼻吸式供氧终端,还在每台车辆上配备了车载制氧机,为高海拔地区采访的记者配备氧气瓶等各种应急装备。
近三年,分社采访调研车辆平均每年行驶里程超过22万公里,可以说是地球上最高、最远、最险的22万公里,但均做到了安全行驶无事故。分社一位藏族司机的父亲曾经也是司机,因车辆掉下悬崖去世,家人劝他换个安稳的工作。但他说,我喜欢给新华社记者开车,他们让我知道什么是敬业,什么是共产党员。
五、越是边疆民族地区,越要发挥民族团结的优势。在西藏分社,年近花甲的索朗罗布备受尊敬。无论哪个民族的同志,见到他都会亲切地叫一声“索朗啦”。使用这种藏式敬称,不仅因为年龄,更是因为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的历次反分裂报道中,曾是摄影记者的他都冲在第一线,哪怕遭到暴乱分子的攻击受伤,也绝不退缩。这种尊敬也缘自他对各族年轻记者都关爱有加,一视同仁,经常以自己的故事教育后辈“不管哪个民族,都是新华人”。
“艰苦奋斗”和“民族团结”是西藏分社的两大传家宝。分社是一个多民族的集体,目前在职58人中有汉族30人,藏族27人,土家族1人。全体干部职工在工作中互帮互助,生活上亲如家人,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从应对拉萨骚乱等重大突发事件到赴高海拔地区调研采访,各族职工并肩作战,共同经历生死考验。正如分社职工说:“我们是生死之交,战斗的友谊。”西藏分社多次被国务院和西藏自治区评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2019年索朗罗布同志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民族团结不仅增强了凝聚力,而且增强了战斗力。“合作才能出精品,团结力量无穷大”已经成为西藏分社全体采编人员共识。比如,大家往往认为摄影是“单打独斗”多于集体合作的兵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西藏分社摄影采访部目前有6名记者,汉藏各一半。既有藏北草原牧民家庭成长起来的藏族新闻摄影前辈,也有刚刚海外求学归来的汉族“90后”摄影新锐。既有在藏大军,也有援藏新兵。近年来,他们以“分头出作品、团队出精品”的理念和“有分有合、有聚有散”的工作模式,坚持集体作战,以常态化团队协作机制助推“精品工程”实施,推出了《路见西藏》《中国海拔最高的轮椅篮球队》《甲子影像记——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等一批摄影佳作,自身也从一支平均年龄偏高的传统摄影队伍成长为一支年龄结构科学、团结作战成熟的新型融媒队伍。
西藏,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正如分社各族干部职工所说,在西藏,最能感受到社党组的关爱;在西藏,最能感受到新华社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西藏分社只是一滴水,如果说能够取得一点成绩的话,那都是因为折射了新华社的光辉。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深入践行“四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队伍建设提出的总要求。作为党在雪域高原的第一家新闻机构,有68年历史的西藏分社将大力弘扬深厚的红色基因和光荣的革命传统,化荣誉为继续前进的动力,不辜负社党组的关心厚爱,在“世界屋脊”交出更多更好的“四力”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