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获得中培养学生的个性气质

2020-03-05许贤苏

师道·教研 2020年2期
关键词:气质个性化学会

许贤苏

教育要充分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丰富多元的活动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挖掘潜能,超越自我,追求卓越,形成学生独具魅力的个性气质。

一、个性化教育的依据

开展学生个性化的教育,从国外到国内,从上到下,从近代到现代,都有许多论述或指引,为我们开展学生个性化教育提供了许多依据。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学校教育要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展现各种智能的情景,给每个人以多样化的选择。

大教育家陶行知有句名言:“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也就是说,教育要培育的是一棵棵千姿百态的麦苗,而不是工业流水线上千篇一律的产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指出:始终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受教育者提供个性化、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释放潜能,全面发展。

二、个性化教育的策略

基于普遍的学生个性不够鲜明,我们又坚信学生个个有才,人人能成才,于是学校把学生个性化培养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项目推进,大力探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方式和方法,实施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营造学生快乐学习、幸福成长的良好环境。

1.明确办学方向

在学校管理中,校长明确自身学校的发展方向,制定清晰的发展目标,以创建“气质教育”特色学校为抓手,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学生成为教育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基。

2.教师要改变观念

要想有效推進个性化气质学生的培养,首先从教师入手,提高教师对学生“个性化”培养观念的认识,让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切实转变人才的培养方式,提高教师为学生终身幸福着想的观念。

其次,要让广大教师通过学习,充分认识开展学生“个性化”教育的意义,改变“‘因材施教口头上讲讲,总结中写写,但实际中毫无办法”的做法。

此外,教师要积极投身教改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加强学习,发挥个人特长,切实为学生服务。通过对教师能力的提升,促进教师特长的形成,让教师成为有个性、有特长、有独特教学风格的特色教师,形成为学生“量身定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能力。

3.教师要成为“伯乐”

在个性化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扬长”,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在实践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重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寻找自己的爱好,展示自己的特长,充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升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对事物的判断和组织能力等,从小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学生个性化培养计划,切实改变过去单一用分数作为唯一标准去衡量教育成败的做法,达到“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卓越气质鲜明特征”的目的。

三、个性化活动的意义

过去的教育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索;重视考试成绩,忽视整体素质提高。这些问题,会令学生学习喜好下降,学习负担加重,探索精神萎缩,极大地妨碍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影响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影响跨世纪一代新人的培养。如何去改变这些保守的做法,重新焕发教育的魅力呢?广泛开展实践体验活动,对促进学生个性气质的发展起着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发表的一份重要探究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教育应为人的一生幸福作好预备,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2010-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纲要》指出: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学生的能力从活动中来,活力从活动中来,活泼从活动中来。实践体验活动,对学生气质个性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实现书本知识和实践体验的最佳结合;在实践体验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起到超越书本、提高技能的作用(如口头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判断分析能力等);体会许多社会性知识,学生从生物人走向社会化。

四、个性化活动遵循的核心理念

1.重视活动的独特价值

强调活动在人的发展中的功能,主张活动是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人的发展是在主体和外界环境相互功能中实现的。相互功能的中介便是主体的活动,正是主体积极主动的活动推动着主体发展的进程。

2.在活动中实现主动发展

学生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发展的基础,无论是学生思维、聪明的发展,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必须经过学生主体自觉参与的、全身心投入的活动来实现。而主客体相互功能的中介正是学生参与的各种活动。

3.创造出学生的真实活动

唯有活动,才能提供学生发展的最佳途径和手段;唯有活动,才能实现多种潜在的发展可能性向现实发展确定性的转化。发展只有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才有望实现。为此,教育教学的关键就是要创造出学生的真实活动,让学生作为主体去活动,在活动中完成学习对象和自我的双向建构。

在各种体验活动中,教师往往会倾注心血,学生会尽情投入,这时的校园就不再寂寞,师生之间通过活动的过程,彼此产生丰富的情感,令校园时刻充满欢欣笑语,处处令人赏心悦目,时刻彰显着学校的生命活力。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气质个性化学会
AUDI Q7 无畏,是我一贯的气质!
受得起,也是一种气质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WHAT’S INSIDE DOESN’T COUNT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