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2020-03-05曹永萍
曹永萍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如何有效防控疫情、尽可能减轻疫情带来的危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本文在总结各地创新政策举措的基础上,结合内蒙古疫情防控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有效做法及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从强化组织领导、促进精准施策、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供给、建立支持保障机制、强化基層医疗体系建设,健全社会协同防控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 防控 机制 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各项部署要求,树立风险意识,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积极推动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在疫情防控工作开展过程中,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做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也有不少问题和短板亟需补齐。目前,疫情防控处于胶着对垒状态,形势依然严峻。
一、强化组织领导,提高精准施策能力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实战检验,也考验着广大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与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这些要求明确了防疫是集政治性、组织性、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统一,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精准施策是当务之急。当前,防控疫情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成因复杂、层级多样,内外部影响、主客观因素交织,必须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在精准施策上下更大功夫。强化底线思维,认真检视问题,找准症结,建强机制,着重解决“卡口”和“瓶颈”。
(一)强化统筹指挥协调能力
各级疫情防控指挥部要加强统一领导,严明工作纪律,直接指挥调度属地医疗资源,确保及时掌握并统一管理处置异常情况;优化管理结构、减少应对环节,以科学、高效的方式,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快速高效落实。
(二)提升传染病检测和救治能力
针对目前内蒙古部分地区存在的采样检测效率不够高、传染病医院病床不够多,难以应对大规模疫情爆发等问题,建议吸收借鉴武汉等地的经验和教训,成立采样工作专班,组织人员队伍,大力提高采样检测效率,重点加快发热门诊病人取样速度;建立收治病人台账,认真排查,确保应检尽检、应收尽收;做好分类分级诊疗工作,统筹运用医院资源,安排确诊、疑似病例分类入院,实现合理调配;科学运用医疗资源,理性分析、科学调度,确保防护用品合理分配;优化治疗方案,推进“一人一策”,精心救治患者。对收治医院、隔离场所、物资储备提前做好备用方案,确保遇有突发情况能够快速隔离、集中收治。
(三)全面加强社会面全方位管控
有效应对“返岗、返工、返学”“三返”高峰期,发挥公安机关、社区等基层组织的作用,加强对辖区人员的管控,尽量减少流动性、控制传染面。制定应对人流高峰的工作预案,在“一场两站”提前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提前熟悉处置流程,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二、强化应急思维,保障防疫物资供应
加强物资供应保障是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条件。疫情发生以来,各级政府积极部署,组织多方联动、强化统筹调拨和供给,加强应急物资保障,对缓解应急物资短缺起到了积极作用,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是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在重灾区,庞大的传染病防控所需要的资源需求,特别是防护衣、N95口罩以及护目镜等医疗资源一度严重短缺。为此,要把疫情防控物资保供作为重中之重,准确掌握供需变化,千方百计提高保供能力,最大限度保障应急物资供应。
(一)全面掌握应急物资供需信息
一方面,要全面摸清应急物资生产企业清单,掌握“现有+潜在”生产能力。借助大数据信息,建立全区在生产企业名单及具备潜在生产力的企业名单,精确掌握应急物资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实时发布防控物资需求清单,实现供需高效对接。同时,建议在自治区政府门户网站或者自治区疾控中心网站开通防疫物资供需平台,实时发布各地应急物资需求信息、各生产厂商供给信息,实现供需双方有效对接。
(二)积极拓展供给渠道
首先,建立工信、行业协会和重点生产、流通企业的及时联络、联防联动机制,推动内蒙古生产应急物资企业以及相关上游企业尽快复工生产,从原材料、人员、关键设备、资金等方面全面保障企业生产能力,对于企业由于扩大生产而导致的损失由财政资金兜底。其次,充分发挥大数据中心、电商平台、园区企业等载体作用,建立与国内外防疫物资生产能力较大地区以及防疫物资储备较多地区的联络,疏通采购渠道。最后,广泛发动全区各界人士,争取海内外公益机构、校友会、各界人士的捐赠。
(三)科学高效分配防疫物资
按照“重点保障和全面覆盖相结合”原则,明确重点防疫物资供应分配方案。对医院等防疫主战场物资要应保尽保,对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资要重点保障,基本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要做到全覆盖。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探索实行“价格双轨制”。以口罩为例,除供给医疗卫生机构之外,普通居民按人头定量分配,财政给予补贴;对于市场上其他货源,允许一定程度的涨价,由物价部门制定浮动区间。
三、完善支持保障机制,推动各部门工作联动
疫情防控阻击战涉及方方面面,要科学统筹、善于谋划,紧紧依靠各部门,群策群力化解各种难题。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各地在财政政策、科技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方面频出“新招”“实招”,对抗击疫情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支撑。下一步,内蒙古需要进一步完善抗击疫情的支持保障机制,促进各部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围绕部门职能,全面梳理本部门本领域疫情防控的助力点和支撑点,推出支持保障疫情防控的“硬核”政策措施,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强化财政应急保障措施
做好应对疫情的财政收支政策、资金拨付、应急采购、后期处置、监督检查、总结评估等财政应急保障工作,切实做到工作部署到位、经费保障政策落实到位、预算安排到位、资金拨付到位、监督管理到位。借鉴广东省的经验,明确可同时采取或部分采取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资金快速拨付等方面的应急保障措施。如:在财政收入政策方面,因执行税收、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优惠(减免)政策而减少的财政收入,原则上按照现行财政管理体制负担,对减收影响重大的财政困难地区,上级财政可给予适当补助,并积极向中央申请补助;在财政支出政策方面,根据中央相关政策,结合地区实际,及时研究制定经费保障措施,所需资金按规定多渠道筹集保障到位;在资金快速拨付方面,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原则进行拨款,确保资金及时到位。
(二)强化科技保障支撑
针对此次疫情,组织科技重大专项,调动高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各方面力量,组织动员专家学者参与疫情防控方面的科研攻关,推动相关数据和病例资料的开放共享,加快病毒溯源、传播力、传播机理等研究,及时完善防控策略和措施。建立重症病人分层救治技术方案和疫情数据库、防控策略分析系统,为全区防控疫情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三)强化督查考核激励
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职能作用,加强政治监督,督促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站位,严守疫情防控工作纪律,督促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对敢于担当的要大胆表彰使用,对弄虚作假、失职渎职的要严肃处理问责,确保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发挥党费和红色基金的激励作用,慰问疫情防控一线的党员干部、乡村干部、医务人员、网格人员和受感染的党员干部等人员;奖励在疫情防控中表现突出的党员干部、医务人员等。发挥好党费和红色基金的撬动作用,动员更多社会力量为疫情防控捐赠。
四、强化基层医疗体系建设,筑牢疫情防控网底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应对疫情的最基层医疗单位,在辖区范围内进行传染病疫情监测、防控知识普及、流行病学调查、医学观察、预防性服务以及协助疾控部门调查处理爆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从2003年非典疫情防控到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事实证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基层卫生应急管理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卫生机构和人员深入乡村社区、贴近群众的优势,深入推动疫情防控、主动治理,对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用重大。然而,尽管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基层卫生体系建设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不断增加,但是在此次疫情中,基层卫生队伍能力不足、储备不够、缺乏训练等问题明显暴露。为此,建议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体系应对疫情防控的综合能力。
(一)全面建立健全基层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和网格化管理体系
建设专兼职结合的应急人员队伍,对基层医务人员及时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和能力培训,并进行针对性强的实战演练;建立健全基层医疗体系与各级医院的协作联动机制,开发和完善远程医疗指导系统,共建共享医疗数据、建立健全电子健康档案等,促进基层医疗体系疫情防控能力充分发挥。
(二)畅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基层管理部门之间的协同联动
在基层建立多元化、多主体协同运行的防疫应急管理模式,通过多主体的协同联动提高防疫应急管理的实效性,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发挥专业优势,以解决疫情防治专业问题为主要职责,保证基层防疫应急方案有效实施。
(三)提高基层卫生队伍素质
提高基层卫生人员薪酬待遇,提升基层卫生岗位吸引力,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充实基层卫生队伍,为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保障。
五、健全社会协同防控机制,调动基层群众的积极性
应对突发事件需要各种社会力量、基层群众的参与与配合。良好的协同机制能够促进社会群体相互理解、彼此主动协作配合,形成共同应对疫情的积极氛围与合力。在本次疫情防控战役中,社会各界、基层群众积极参与,发挥社会协同防范功能,形成了一些可圈可点的经验。但是一些地区在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方面还存在诸多短板,比如: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力度不够,老旧居民小區和嘎查村由抽调来的机关或乡镇干部包片负责人员开展防控管理,群众参与度不高、积极性不强。除此之外,在此次疫情中,部分患者和密切接触者,对病情隐瞒、缓报、谎报,防范意识不强,造成疫情蔓延,也充分暴露出公民的应急健康素养缺乏等问题。疫情防控不仅考验国家和地区的专业应急能力,更需要建立促进不同的主体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任务的机制,促进社会主体相互积极配合,早日取得抗击疫情的胜利。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张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