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小学生长教育体系的建构与实践
2020-03-05徐莹莹
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征程中,我们该如何整合有限资源高品质办学?如何在理念更新、机制建设以及路径探索上做出努力?学校提出了生长教育理念,凸显教育应回归人本身,强调教育应培养儿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在教育过程中,从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转向生活本位、生命本位以及生长本位,以“培养智慧生长的现代人”为目标,以打造具有“生长力”的教师为抓手,重视学习与实践的联系,学习与理论的联系,学习与教育内涵的联系,让人人精彩生长。
一、遵循教育規律,明确“生长”特色价值趋向
1.对“生长”内涵的诠释。生长是儿童在外界环境作用下从出生到发育成熟的连续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这个朴素的教育本质观强调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生长过程,体现了连续性和生长经历,经验在个体身上的反映就是习惯,而每次经历都会修改这些习惯。杜威强调:“生长是生活的特点,所以教育就是生长”。显然,教育一旦与生活脱离联系,学生就如同缺失土壤的树木,无法扎根生长。顾明远教授提出:“教育的本质就是生命教育”。通过生命教育,改变教育理念,变革教学方法,完成人的幸福生活,精彩生长和价值达成。因此,生活是生长的场域,生命是生长的载体,生长是生命、生活的本位能力与关键特征。
2.对“生长”路径的界定。生长的过程是是连续性的,前一阶段的生长为后一阶段的生长做准备,也会在过程中累积性体现。“长”作为动词,具有发展、成长之意,可以说是儿童的自然特点:身体和心理都在长。“生长是自然的过程,有着既定的节奏和规律”。生长还具有阶段性,其发展是循序渐进的,从现代学习科学理论来说,这样的生长是具有进阶性的。因此,学校教育要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既不能催化生长,又或抑制其生长,按照发展阶段性特征,提供适时、恰当的指导与帮助,让他们真正成长、成才、成人。教育是聚焦“生长”的哲学,表现出学校对“生长”价值体系的深度认知,是知行合一、思行合一、在学校这个场域中最真实、最生动、最具创造性的体现。
二、探索内涵发展路径,形成“生长”特色教育架构
1.统整治理项目,形成管理支持。我校以效能提升为导向,尽可能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把事务性、程序化工作打包给校务与资源服务中心;把创新性、内涵式工作分配课程与师资发展中心和安全与学生发展中心。提出了“管理可见,教师生长”,即让项目组织者提供平台给被组织者,让其展示自己的思想和能力;同时,组织者要用适合的方法让被组织者明确目标、路径和效果,在适当的时候提供“脚手架”。通过改进学校运行机制和统整治理项目,从而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效能,寻找管理支撑的最佳点位。
2.巧借“可见”理念,厘清理论支持。现代学习科学理论指出,“可见”对教育的影响是深刻的,当影响儿童生长的教育因素可见,教育便有章可循,评价有据可依,生长有迹可寻。
学校发展也如此。首先,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方向、办学路径可见;其次,尊重教育的发展规律、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能力、学生适合的发展需求,充分发掘学生的主动性与潜能,通过“生长课程+应用技术”这些“可见”的媒介撬动师生思维;再者, 打造“民主·开放·共享”的海城,逐步形成“可见”的学校管理和教学样态。具体包括两大方面:
第一,教学可见,儿童生长。教师看得见学生的学,学生看得见教师的教,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可见。
第二,管理可见,教师生长。组织者与被组织者关系平等,相互可见。营造“可见”的教师文化,让每位教师都能向团队展示自己的优势,获得组织的支持,得到更好的自主发展。
3.培养高阶思维,形成思维支持。结合学习科学理论所强调的思维进阶性,学校在培养师生成长性思维方面,通过以儿童认识世界的广度和认知能力为半径,不断在深度、广度上扩展,在难度上提升,研发纵向序列和横向系列发展的具有“生长”特色的 “课程群”来提升师生的思维品质;并通过合作交流的小组文化建设,发现问题、厘清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现实场景营造,学科融合的项目化学习方式创造等脚手架来培养学生成长性思维,真正的把学生的成长性思维培养落地实处。
三、激发师生自主共生,创建“生长”特色教育体系
(一)实施“生长”文化下的教育举措
1.打造“生长”课程体系,提供生长场域。整合学校、家长、社区和专家资源,以项目形式推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和校本课程的开发。打造12345“双S”螺旋生长课程体系,即1个核心理念:促进学生螺旋式精彩生长;2个信条:适合与分享;3个维度:国家基础、拓展课程、主题课程;4大版块:人文与阅读、科技与实践、生活与健康、艺术与审美;5大生长因子:生长德、生长体、生长学、生长能、生长情,实现师生双向生长。
2.注重“课堂”生长特质,细化生长指标。学校“以生长性目标为出发点,以创造性目标为落脚点”,着力建构“生长课堂”,实现课程与课堂的衔接与系统建构。因此学校制定生长课堂评价考量指标,围绕“设计、教师、学生、课堂”四个维度来制定《海城小学生长课堂评价考量表》,凸显“工具研发、问题驱动、内容创新、合作思辨、思维发展”等生长点,构建以“教学互见+工具支持”为特征,促进师生思维的海城生长课堂,帮助儿童学会学习,让儿童知道目标是什么、如何学、学得怎样。
3.践行“生长”评价可视化,创设生长引擎。学校采用“可见”的评价工具和评价方式,根据四大生长素养的内涵,在生长评价系统中设置了生命生长、品行生长、学力生长、实践生长、创新生长5大模块,并利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建“可见”的教育教学情境,让每位学生的生长过程用“树苗”的生长过程可视化呈现,完整诠释儿童生长历程。融入游戏中的晋级、趣味、虚拟现实等元素,这样多元、立体的评价,有利于丰富儿童的课程学习,平衡发展其核心素养,使每位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开发。从而使得 “数据”为教育教学提供科学的“依据”,也为儿童生长提供合适的“轨迹”。
(二)实施“生长”文化下的教师培养样态
1.明确生长路径,塑造教师专业生长新样态。教师们通过“生长规划——生长实践——生长成果”三维路径获得生长的力量。首先,植根教师自身素质和认知方式来设计生长规划寻找“长的”基础,帮教师找到恰当的生长点、规划合理的行动路径、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其次,提供适合、科学、丰富的生长实践平台促进“长成”,搭建“三阶三助”研修平台,沿着“自助——互助——共助”的团队生长路径去实践;第三,获得综合素养的生长,享受“长的”成果,寻求工作的幸福,成就自我和学校,探寻教师专业生长的新样态。
2.遵循生长特质,创建教师生长评价新体系。教师的生命成长是让个体生命力觉醒、职业生命激活;是将教育情怀转化为对儿童的热爱。因此创建可见的教师生长评价体系,鼓励发挥创新创造潜能。将教师生长评价纳入智慧校务管理平台,教师在教研活动组织、听评课、师徒互助、课程开发、活动研发、论文发表等都能赋予相应能量,为其“生长之花”浇灌,此数据为教师职称评聘、年度考核、评优评先提供依据,也形成了教师可见的成长档案,从而真正的让评价和教师生长搭建起桥梁,形成教师与学校双向发展的和谐局面。
(三)实施“生长”文化下的课程体系
学校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基于学校场景和校情,一方面加强“情境融入”,即努力在教育教学中为儿童提供完整的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以兴趣为动力,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实现创新,提出构建“双S”螺旋生长课程体系。在充分了解社会资源的基础上,教师统筹备课,充分发挥课堂、生活、场馆的教学优势,拓展学生学习时空。另一方面,以思维为主线、以丰富内容为载体、以评价工具为媒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同时也充分关注实践的可行性,开发了“双S”生长课程体系,形成序列与系列并重的“课程群”。
课程的维度以学生发展层级为轴,分为基础、拓展、主题等三类课程,分别指向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潛能开发和个性发展、研究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基础课程是拓展、主题课程之基,主题课程又渗透于基础、拓展课程之中。双S螺旋生长课程体系在学校层面则是上升到文化的层次,既与校园文化合辙同轨,也与学校特色发展结合在一起。从现实来看,理想的课程文化是理想学校的本来样子,海城小学从改变课堂生态入手,从打造基于教师积极合作的课程入手,力争形成各学科百花齐放,课程建设自成体系的局面。【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生长教育可视化评价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批准号:FHB180603,主持人;徐莹莹)阶段性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