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红十字会”是怎么来的

2020-03-05黄艾禾

文萃报·周五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中国红十字会盛宣怀万国

黄艾禾

日俄战争催生“上海万国红十字会”

催生出中国第一个红十字会的,是1904年发生在中国领土上的日俄战争。在开战前,日本曾经派船接走本国侨民及别国洋人,开战后,清政府的官员也想派船去旅顺接本国难民出来,却被驻当地的俄国人拒绝。消息传来,各界震惊。中方办事总董沈敦和与一批上海的绅商们决定要做些什么。

他们想做的第一件事,是成立一个“东三省红十字普济善会”。他们的目的是让交战的两国军队,都能按红十字会的国际惯例,为他们的救援提供方便。但他们很快就意识到,这样的组织实际上不伦不类,恐怕難以得到交战双方的认可。

沈敦和请自己的老朋友、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帮忙,说动在华的英、法、德、美等国代表,共同成立一个“上海万国红十字会”——这样的红十字会,日、俄还敢不认可?

1904年3月10日,在沈敦和、李提摩太等人的共同努力下,“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在上海英租界工部局宣告成立。

由民办变为官办

“上海万国红十字会”是一个与中国传统慈善组织完全不同的组织。它的权力机构是董事会,由45名董事组成,从中再推出9名“办事董事”,其中西董7人,华董2人。而清政府这时因“局外中立”并不出面。李提摩太在会上说:“设局之意,首在筹款。唯所筹之款,并非交付俄人日人支用。且将来拯救难民,不分中外。”

据统计,一年多里,万国红十字会共接运131177名难民脱离险境。另一方面,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在牛庄(今辽宁营口)设立战地医院。医院主要由西方医生们负责,为难民们疗伤并设立难民庇护所,整个行动中,共救治伤员26000人,出资遣送难民返乡者2万人。

战事结束以后,上海万国红十字会继续赈济战区难民。3年下来,被救助的总人数达到46.7万人,因伤重不治而亡的仅331人。无论是中方还是西方的红十字会会员们,此次行动全部是志愿行动,不支付薪水。

到1907年,日俄战争已结束两年,上海万国红十字会正式宣告终结。在万国红十字会完成使命后,应该考虑在此基础上建立中国自己永久的红十字会了。这也是沈敦和们的愿望。

1910年2月,朝廷任命盛宣怀为中国红十字会首任会长。盛宣怀希望把中国红十字会改名为“大清红十字会”。“中国”变“大清”,两字之差,却是红十字会由民办变为官办之意。

1911年10月24日,“中国红十字会万国董事会”在上海的租界工部局议事厅召开。两天后,盛宣怀因“保路运动”被清政府罢官。11月13日,清廷宣布由吕海寰接任大清红十字会会长。但沈敦和在上海已经另辟新径干得热火朝天,根本不听他这位官派会长的招呼。到了1919年4月29日,民国政府直接任命蔡廷干为红十字会副会长,沈敦和辞职。一年之后,沈敦和因病逝世。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的中华民国红十字会会长蒋梦麟带领一部分人去了中国台湾,各地组织纷纷解体。秘书长胡兰生等七人,于1950年组成代表团前往北京,要求中央人民政府接管。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中央政府决定:鉴于红十字会的特殊性质及历史状况,采取改组而不是接管的方式,将旧中国红十字会改组为新中国红十字会。1950年8月2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红十字会协商改组会议明确,中国红十字会为“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的人民卫生救护团体”,定名为“中国红十字会”。

(据“国家人文历史”微信公众号 )

猜你喜欢

中国红十字会盛宣怀万国
庚子粤督李鸿章“不奉诏”考辨
走错了路,起步即是末路
咏月
网络炫富事件中社会舆论的三种期待
万国鹏:跟着梦想的方向去
赵白鸽:一位积极并且有领袖能力的领导
抗美援朝运动与中国红十字会的政治动员
眼开眼闭查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