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向主办方倾斜及其他
2020-03-05陈达明
陈达明
今年是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创立三十周年。三十年,足以使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成长为一个完成了大学学业、并已踏上工作岗位数年的阳光青年。纵观全国奖项,在戏剧表演领域内,存在历史那么久的,恐怕除了中国戏剧梅花表演奖外,就数白玉兰奖了。
我生也晚。我是在2002年之后踏入“白玉兰”的,但屈指算来,作为评委,到今年春天截止,我也已參加了半数以上的评选工作;而且在此其间,还实际参与主持运作这个奖项的组委会办公室工作达十一年之久。所以,对于这个奖项的感情是勿庸置疑的。记得当年当我们几位接任时,便强烈地感受到,早年创立这一奖项的剧坛前贤们,已经为我们奠定了一个十分良好的基础。他们已经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开始时主要着眼于上海本地演员,转变为立足上海、面向全国了。而我们接任后,正是在前辈创造的基石之上,进一步开拓发展,力图与时俱进、做大做强,将立足上海、面向全国继续推进为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在奖类的设置上,我们又在原先作为主干的主角奖和配角奖的基础上,为激励戏剧新人、培育戏剧新苗,增设了新人主角奖及新人配角奖;为加强对老、少、边地区及儿童剧等特殊表演团体的扶植,又增设了集体奖;还出于感念前贤、勉励后人的目的,增设了终身成就奖、育人奖、特殊贡献奖等非常设性大奖。应该说,这些发展和变化,适应了戏剧界的新形势,满足了戏剧界的新需求,为这个奖项的日趋完善,做了不少添砖加瓦的工作。令我们欣慰的是,随着岁月的推移,这个奖项不仅没有在我们手中显露衰败之势,而且它的魅力可谓与日俱增。如今,“白玉兰戏剧奖”已不仅是祖国大陆各剧种戏剧人所追求向往的一个梦想,同时也是我国港、台地区戏剧同仁力图摘取的一项桂冠;乃至在亚、欧、美等地区的诸多国家的戏剧团体中,也拥有不少参评演员和获奖演员;可以说,已初步实现了我们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立奖宗旨。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十多年来,参评剧种、参评剧目和参评演员不断递增。当下已有近60个剧种、2000多台剧目、3800名以上的中外优秀戏剧演员参评,获奖演员也已近700位,成就十分引人注目。至于它在促进戏剧创作、繁荣戏剧演出、加强国内外戏剧交流、培养戏剧新人等等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此前已有不少文章论及,本文也就不再赘述。
本文想讲的,其实是笔者一个多年的思考。即:“白玉兰戏剧奖”为什么会持久芬芳、香飘全国乃至远及海外?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中外优秀戏剧演员会对这个奖情有独钟、并能为赢得这个奖而作出孜孜不倦的努力?为此,笔者也曾和不少参评演员及获奖演员作过交流,他们的回答几乎一致,那就是“我们信任‘白玉兰”。
在诚信多多少少有点危机的当下,能被信任当属不易。广大戏剧人对“白玉兰戏剧奖”充满信任感的基石,可以概括为“两性”:即既信任“白玉兰”坚持艺术标准的权威性,又信任“白玉兰”公平、公正、公开的纯洁性。这“两性”确实至关重要,但又是“知易行难”,真正能做到并非易事。放眼观察国内诸多奖项的评比,人们之所以会垢病多多,多半就在于没能真正做到这“两性”。人们见怪不怪的是,有些奖是“照顾”照出来的,也有些奖是“摆摆平”摆出来的,或者是“撒胡椒面”撒出来的,甚至有“递条子”递出来的,“打招呼”打出来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试想,这样“评”出来的奖,还有什么真正的含金量?笔者以为,不管什么奖,评奖本身并非目的;它对获奖者而言,是褒扬,更是勉励,是为了燃起其继续前行、更上层楼的热情;对于广大并未获奖的同仁而言,则是一种激励,获奖者应是他们心目中的标杆和旗帜。而有悖于“两性”评出来的奖,又怎么承受得了“标杆”和“旗帜”的使命?聊以自慰的是,“白玉兰戏剧奖”三十年来基本上(笔者还不敢说是完完全全)是守住了这“两性”的底线,保证了这个奖的含金量,从而赢得了广大戏剧人信赖的口碑。我记得现任中国剧协副主席、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李树建,多年前就曾对我说过:“白玉兰奖含金量高,我哪怕已经得了梅花奖,还是想得白玉兰奖。”京、昆、梆“三下锅”的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裴艳玲在获得白玉兰特殊贡献奖后也曾对我说过:“白玉兰奖影响很大,我很高兴能得到这个奖。”总政话剧团的优秀演员翟万臣在荣获白玉兰配角奖榜首后,则在获奖感言中说:“我没想到能获此殊荣,因为这里的评委我一个也不认识,可见这个奖的公平公正。”
笔者在这里想强调的是,要坚守这“两性”、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必须有具体举措给予保障。为此,我们早在十多年前,在原有评选标准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明确提出了“五个一样”,或称为“五个一视同仁”。这“五个一视同仁”是:上海演员和外省市及境外演员一视同仁;大剧种演员和小剧种演员一视同仁;大城市演员和小地方演员一视同仁;大剧团演员和小剧团演员一视同仁;功成名就的著名演员和名不见经传的演员一视同仁。这五条的明确提出,确保了一切以艺术表现的高低优劣为评价标准,为“白玉兰戏剧奖”坚持艺术操守、坚持公平公正夯实了基土。如今,这“五个一视同仁”已成为所有“白玉兰”评委的共识,地域差别、名气大小均已不再成为褒贬的依据和说词,充分体现了艺术标准面前人人平等。
老实说,坚守“一视同仁”也非一帆风顺。单是“上海演员和外省市及境外演员一视同仁”这一条,就时不时地会引来上海本地某些方面同志的质疑。在他们看来,“白玉兰戏剧奖”是上海设立的奖,评奖时向上海演员倾斜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尽管笔者十分理解持这种看法的同志的心情,但我依然认为,倘真的向上海这个主办方“倾斜”了,无异于是在宣示“白玉兰戏剧奖”将不再公平公正,结果势必会背离其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立奖宗旨。其实,“向主办方倾斜”“为东道主预先留奖”,似乎是中国诸多评奖活动中的一条“潜规则”。多年来,人们对此种怪象,早已习以为常,哪怕私下忿忿不平也绝不会去深究;于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规则”虽“潜”,却也慢慢变得明目张胆,成为“合情合理”的“约定俗成”了。“白玉兰戏剧奖”之所以坚持不向主办方倾斜、坚持“一视同仁”,就是要向这种日趋蔓延的陋习挑战,以维护自身的健康发展。据笔者所知,在近二十年中,有些省份也曾设立过戏剧奖,也想借此吸引其他省市的戏剧人前往参评以扩大本地的文化影响;但最后大都是无疾而终或仍然沦为本地戏剧人的“自娱自乐”。原因何在?很重要的一条,就在于没能摆脱“向主办方倾斜”和“为东道主留奖”的陋习,从而使其他省市的戏剧人兴味索然、望而却步。所幸的是,我们上海的历届有关领导,始终以海纳百川、大气谦和的胸襟来看待这一奖项,从未因出现某些“质疑”声而干预“白玉兰戏剧奖”的做法,坚持不搞向本土演员倾斜,决不预设上海演员的获奖比例,非常尊重评委会的投票结果,也从来没有出现过打招呼、递条子等暗箱操作的现象。
笔者曾对近十多年“白玉兰戏剧奖”的评选结果作过粗略的回顾,最后发现上海演员实际获奖的数量并不算低;少的时候约占五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多的时候接近三分之一。这对于一个全国性的、而且是面向海外的奖项来说,所占比例算是高的。但我们可以坦然地说,这样的结果,并不是因为上海是主办方刻意“倾斜”出来的,而是在“一视同仁”的原则下,坚持统一的艺术标准评出来的。笔者也分析过个中原因。原因之一是,上海的本土演员,演出活动多半集中在上海,这就先天地具有较多的参评机会;但是,在统一的艺术标准面前,多也未必就能取胜,艺术表现平庸者再多也会被淘汰。因而,这显然不是主要原因。原因之二是,上海的戏剧文化历来就具有较强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在上海,不仅拥有京、昆、越、沪、淮等多个戏曲剧种(“文革”前还有扬、锡、甬、绍等剧种),还拥有话剧、歌剧、舞剧、滑稽等非戏曲类剧种;同时,由于上海自开埠以来,一直处于经济中心的位置,是个五方杂处的大都市,因此也成了南北许多剧种的发祥地,是它们必定要停靠的“大码头”;而且,这里又是众多戏剧大师、戏剧拓荒者们生活、工作过的地方,有着较丰厚的戏剧文化积淀;何况,上海又是一个中外戏剧文化的交会地,种种外来的、新兴的戏剧观念,也必然深刻影响着上海剧坛;因而,有一定数量的上海本土演员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当属正常。
玉兰盛开三十载,祈盼永久飘异香。
作为一个参与过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评选工作的戏剧人,我衷心希望这个奖项能始终坚守不向主办方倾斜,永远保持公平、公正、公开的纯洁性,取信于海内外广大戏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