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陇川县甘蔗生产机械化现况及发展措施
2020-03-05巫盛聪瞿祖双段川川
巫盛聪,瞿祖双,段川川
(陇川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云南陇川678700)
0 前言
陇川县位于云南省西部,是一个边疆多民族农业县,总人口19.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99万人。全县国土面积1931 km2,地形大体是三山夹两坝,耕地面积 35053 hm2,其中水田 18013 hm2、旱地17040 hm2,耕地多集中于平坝区和台地。
县内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甘蔗、水稻、玉米、烟草、蚕桑、茶叶、瓜果蔬菜、马铃薯等,其中,甘蔗是陇川县种植面积最多的农作物,已有70多年的种植历史。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甘蔗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近几年来,全县境内种植面积稳定在20000 hm2左右,陇川县已被列入国家“十三五”糖料蔗核心生产保护区和“十四五”糖料蔗生产基地。全县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2019年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7.38万kW,全县有农机户15799户,乡村农机从业人员17256人,全年完成机耕46000 hm2,机播3680 hm2,机收13507 hm2,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 53.8%。全县甘蔗生产机械化得到一定发展,糖料蔗产业的相对经济效益不断降低,糖料蔗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用工需求多、用工难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并制约着糖料蔗产业的发展,实现糖料蔗生产的节本、提质、增效,快速推进全程机械化生产变得越来越迫切。
1 甘蔗生产概况
2019/20年榨季,全县甘蔗收榨面积22320 hm2,其中境内收榨19613 hm2,境外收榨面积2707 hm2;农业总产量212.99万t,实现农业总产值9.67亿元;工业入榨量 203.99万 t,预计实现工业产值 14.29亿元;食糖产量26.34万t,平均产糖率12.91%;废糖蜜产量8.69万t;农民种植甘蔗收入9.12亿元;各种税收预计征收4564万元。
截至2019年度,全县已完成整治甘蔗地总面积6400 hm2。地块面积较大较平整,全程机械化生产适应性相对稍好的甘蔗地主要集中在陇川县农场和陇川坝区乡镇。
2 甘蔗机械化生产现况
陇川县甘蔗生产机械化起步较晚,但经过多方的长年共同努力,当前,陇川县甘蔗生产的耕整土地、中耕管理环节已全部实现机械化,在甘蔗种植、收获、蔗叶机械化利用环节,机械化生产技术和机具推广已获得了突破,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20年度,甘蔗生产耕种管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约 45%,比上年度提高3.2%。
2.1 各生产环节机械化生产水平
2020年度,全县境内完成甘蔗新种植面积约7000 hm2,其中完成机械化耕整土地约6867 hm2,机耕率约为98%,与上年度基本持平;完成机械化联合种植约921 hm2(上年度为555 hm2),机械化种植率约为13%,比上年提高6.3%。2020年度,全县境内甘蔗生产完成机械化中耕培土约19080 hm2,机械化中耕培土率约97%,机械化率与去年基本持平。2019/20年榨季结束,全县甘蔗收获面积 22320 hm2(含境外2707 hm2),含境外农业总产212.99万t、工业总产量约 203.99万 t,境内完成机械化联合收获约9.71万t,作业面积约1113 hm2,机收率约6%,比上年度提高约 2.7%。2019/20年榨季蔗叶机械化处理约7160 hm2,蔗叶机械化处理水平约36.3%,比上年度提高约22.7%(包含蔗叶人工折叶还田、人工捡拾蔗梢蔗叶、机械化利用等,蔗叶总综合利用率约84.5%)。
2.2 各生产环节主要机具装备情况
2.2.1 耕作机械
2019年,全县拥有拖拉机13616台,其中:小型拖拉机10846台,大中型拖拉机2770台;小型拖拉机配套农机具 9084台,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2618台;耕整机2514台;深松深耕机具168台。
2.2.2 种植机具
2019/20 年榨季投入生产种植机 31台(12台跨国到境外作业)。
2.2.3 中耕管理机具
2019年,全县蔗叶粉碎还田机保有量 95台;蔗叶捡拾打捆机组保有量 26套;各类机动喷雾机156台(不包含电动喷雾器);无人植保直升机保有量29架,包含参与投入全县作业服务的县外专业服务组织拥有的无人植保直升机,能投入作业服务的共85架;各类小型中耕培土机具 5000多台,大中型中耕施肥培土机具 80多台,甘蔗破垄、平茬机具400多台。
2.2.4 收获机具
2019/20 年榨季投入生产的切段式联合收割机15台。
3 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3.1 甘蔗生产效益不高
当前,陇川县以甘蔗普遍生产经营模式(“种一管三”和单家独户分散经营)计算,包含机械化生产作业成本、农资和籽种的直接生产成本(没有地租,农户自己投入的生产辅助用工和管理用工不作成本计算),每年平均成本约22050元/hm2或1470元/亩(制糖企业直接给予农户的普遍性生产物资和机耕补助计入成本);如果制糖企业直接给予农户的生产物资和机耕补助不计入成本,每年平均成本约20550元/hm2或 1370元/亩。以全县较高产量年份平均单产约90 t/hm2,高糖品种收购价450元/t计算,则每年平均产值40500元/hm2或2700元/亩。
如果制糖企业直接给予农户的普遍性生产物资和机耕补助计入成本,则经济效益为平均每年18450元/hm2或 1230元/亩;如果制糖企业直接给予农户的生产物资和机耕补助不计入成本,则经济效益为平均每年19950元/hm2或1330元/亩。
当前普遍生产经营模式下,农户仅靠种植甘蔗能维持的收入水平,以陇川县农业人口平均耕地0.22 hm2/人(以农业农村部 2019年沿用的耕地与农业人口统计数计算),当前农村家庭人口 4~5人较多,假设以每户5人计算,户均耕地1.1 hm2;如果全部种植甘蔗,则平均家庭年纯收入:19950元/hm2×1.1 hm2=21945元,人均纯收入4389元。这个收入水平,仅超当地2019年贫困线(3750元)639元。
3.2 甘蔗机械化生产水平低
近年来,本县生产用工,越来越多的用工单位雇用缅籍劳工。甘蔗生产尤其突出,砍收季节,大量缅籍劳动力成群结队进入当地从事生产。主要原因一是经济快速发展,用工需求增大;二是劳动力人口比例下降,人口素质、经济收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后,愿意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本地劳动力越来越少;三是缅籍劳动力相对价格低廉。长此以往,必将危及产业健康发展,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也将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大量外籍劳动力提前回国,用工难现象突显,导致榨季后期,甘蔗砍收进度受到影响。
3.3 机械化生产效率、效益不高
陇川县甘蔗主产区,多数处于平坝和台地,总体地形较为平整。但由于小户分散式生产形成的多数甘蔗生产地块面积小,地块分散,宜机化程度不高;机耕道路、排灌沟渠不配套或配套不合理;不利于机械化生产的单家独户分散的生产模式;品种、种植时间不统一连片,农艺措施不规范、不统一等与甘蔗机械化生产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导致甘蔗机械化生产效率低、效益不高。特别是种植、收获机具都是大中型机具,更难以发挥其应有的生产效率和效益。当前在种植、收获环节,对于小地块,存在农户找机具作业,而农机户却干不了的现象。
3.4 其他问题
⑴甘蔗联合收获机、种植机及配套主机等大中型机具价格高昂,农机购置补贴额度相对偏低,农户投资较大,风险较高。
⑵机械化生产模式探索实践、机具装备配套选型引进、生产试验示范、机械化生产作业引导补助、专业化合作服务组织培育和服务能力扶持建设等资金投入不足。
⑶甘蔗机械化生产运行机制还不完善,如随着机收作业的不断推进,机收和人工收获如何协调,确保糖厂不因天气、地理、收获机故障等因素限制每天足量入榨;农机和农艺部门,农田建设单位,糖厂,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和农户之间如何提高协调配合、运作,农田建设和生产措施需要的协调配套等。
4 对策与建议
食糖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而食糖是普通人日常生活最容易直接获取的消费品;同时,食糖也是食品工业重要的基础原料。因此,食糖直接关系国计民生,我国把食糖列为战略物资。2017/18年榨季、2018/19年榨季和2019/20年榨季,全球人均食糖消费维持在24.3 kg左右;2016/17年榨季中国人均食糖消费约为12.07 kg,而2019/20年榨季中国人均食糖消费仅约11.76 kg[1]。ISO在2019年11月预估2019/20年榨季全球食糖产量为1.704亿t,食糖消费量预计约 1.7652亿 t,全球食糖供应缺口上调至612万t;我国2019/20年制糖期食糖消费稳定在 1470万~1500万 t的可能性较大[2];而我国2019/20年制糖期全国共生产食糖 1041.51万 t,比上制糖期少产糖35万t[3];并且我国食糖原料构成,主要以甘蔗为主,蔗糖占食糖消费总量的 90%以上[4]。因此,无论从全球和国内的食糖产量、消费量和当前国内食糖原料的构成看,我国必须立足保护国内蔗糖产业的稳定发展,食糖消费来源才能有保障。
从陇川县的地方生产实际来看,蔗糖产业涉及近20000 hm2耕地利用(占耕地总量近60%)。当前县内另外的水稻、烟草、蚕桑、马铃薯、茶叶、瓜果蔬菜等几大农作物也不可能快速扩种代替。放弃甘蔗种植,蔗农的收入稳定性也得不到保障。陇川县甘蔗生产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和水平,是历经几代人的付出,已经成为本地的一种可再生的优质优势资源。
因此,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无论国家需要还是地方实际,都不可能轻易放弃蔗糖产业。今后发展的重点是要解决产业链延伸增效、实现适度规模机械化生产、实现节本、提质、增效等问题。各级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蔗糖产业和高效机械化生产发展的扶持力度。
4.1 加快全程机械化高效生产能力建设
为适应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发挥机械化生产的应有生产效率和效益,实现高产稳产和规模化生产效益,陇川县今后要紧紧围绕全程机械化高效生产能力建设,贯穿耕种管收各环节全程机械化生产为主线,特别是优先解决机械化种植、收获、蔗叶的综合利用等环节机械化,从而推进全县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快速发展。
⑴完善机械化生产运行机制,按照“政府(主管部门)+公司(制糖企业)+合作组织、大户”的模式,推进生产发展规划,政策扶持,耕地和配套设施建设,生产管理,技术推广的协调高效运转和适度规模化生产模式的解决。
⑵按照全程机械化高效生产要求,对甘蔗种植耕地进行宜机化改造建设,全县要尽快完成建设至少 10000 hm2以上适应全程机械化高效生产要求的蔗地。
⑶探索、创新机械化生产经营模式,扶持专业服务组织建设。全县要着力扶持30~50个农机专业合作社,以土地流转承包、生产托管、合作经营等模式,实现 10000 hm2以上甘蔗适度规模化、机械化生产。
⑷不断开展机具选型、配套、优化试验,引进推广更为适应本地生产实际的高效生产机具。
⑸不断开展农机农艺措施融合试验、示范、推广。
4.2 提高主要生产装备的补贴标准
呼吁在当前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标准的基础上,针对甘蔗主产区生产实际需要,对主要装备,配套省、州、县地方财政农机购置补贴;制糖企业也给予蔗区内的购机户资金补助,或以订单作业的模式,给予购机户提前预付一定比例作业费,用于购机。
4.3 全面给予甘蔗耕、种、管、收、蔗叶利用等环节机械化生产作业补贴
当前,甘蔗是一个生产效益较低的农作物,生产周期较长,投入产出比相对较低,农户生产意愿不断降低。在当前生产中,普遍机械化生产水平低,机械化生产效率得不到充分发挥,劳动强度大,用工量大。因此,希望通过对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作业补贴,促进机械化生产条件改善,提高机械化生产效率,提升机械化生产水平,促进生产经营模式与机械化生产相适应,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劳动强度,减少用工量,提高生产效益和农户种植生产积极性。
5 结语
今后,在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扶持下,行业相关各方,只有不断探索、因地制宜、创新可行的生产管理和运行机制,开展蔗田宜机化建设,推广良种、良机、良法,推进农机农艺措施的融合,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全程机械化高效生产,才能稳定甘蔗种植生产,促进蔗糖产业的提质增效和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