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防洪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

2020-03-05孙煜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8期
关键词:城市防洪滨水总体规划

孙煜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天津300000)

1 引言

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脚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扩张了城市建设用地的面积,但是,给城市基础设施应对暴雨洪水增加了难度,一旦出现洪灾,会威胁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已经有不少城市发生了洪水灾害,因此,必须基于科学的防洪理念指导城市防洪规划,确保国泰民安。

2 城市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

2.1 地势

一般而言,平原地区因为附近缺少洪水形成条件,常发生内涝,在降雨多发季节,导致城市内部积水。在山区,由于周边山地与陡坡的影响,在降雨充沛季节,很容易发生洪水,从而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并且给我国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2.2 气候影响

一般而言,导致洪灾的直接原因是台风和大潮,特别是沿海城市,很容易受到台风的袭击与干扰而发生洪灾,而且会逐渐扩大破坏规模,造成的各种损失是无法想象的。

2.3 排水系统

部分城市缺乏完善的排水系统。进行排水系统设计前,应先了解该城市的最大雨洪量,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否则会导致排水系统的排水速度和排水量不满足要求,很多积水无法得到及时的排放,引发倒灌问题,由此出现洪涝灾害。

3 城市发展与城市防洪之间存在的矛盾

3.1 城市建设和防洪规划不协调

老城基本采用合流制排水系统,过流能力严重不足,且管网破损、堵塞严重,过流能力进一步削弱。尽管近年来城市实行“城市双修”,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对城市破旧基础设施进行了修补,但是,老旧城市街道狭窄、地下管线错综复杂、空间狭隘和历史遗留问题多,实行雨污分流改造或是提升管网防洪排涝标准难度大。

3.2 城市扩张提高了防洪工程的难度

城市人口与财富高度集中,一旦出现洪灾,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但是,现阶段可用的防洪空间愈发变少,可用的防洪措施也不能满足新的防洪需求,因此,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到防洪工程中。

3.3 城市滨水发展加重防汛任务

城市滨水不但有利于利用水资源,还能优化城市环境,我国不少城市都是滨水而建[1]。但是,由于滨水区域具有蓄洪的作用,有较高的防洪风险,且防洪工程的规划相对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防洪工程的任务。

4 协调城市防洪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

在城市中进行防洪规划时,要使城市防洪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统一,具体协调的工作内容包括城市规模与防洪、除涝的具体标准;城市建设对防洪的实际要求;城市景观对防洪工程布局的具体要求等多项内容。在协调期间,一旦出现矛盾,应以服从城市防洪需求为关键,在确保可以满足防洪的情况下,再考虑其他功能的实现,避免防洪达不到要求标准,导致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洪涝灾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围绕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布局,防洪工程的规划与设计应与城市发展的总体布局相协调,如果协调过程中出现暂且不能解决的矛盾,应先满足防洪需求,之后再考虑功能性需求。

5 我国城市防洪规划和实践的问题总结

目前,我国在城市防洪规划和实践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主要对其重点问题进行剖析,主要为:城市防洪标准不统一、防洪思想意识有疏漏以及城市防洪工程不配套。

5.1 城市防洪标准不统一

在我国城市规划过程中,各个部门各自为政,特别是将防洪规划和城市排水规划分离开来,导致二者无论是在标准还是水文计算中都出现了很大的分歧,导致城市防洪和除涝的计算标准也不一致,使城市防洪无法进行。

5.2 城市防洪工程不配套

城市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严重后果的地区,一般采用3~5 年一遇的设计标准。然而,目前国内绝大部分城市设计标准都只有一年一遇。在加上城市防洪排涝管理水平落后,绝大部分城市防洪排涝的应急预案措施不够完善,相当一部分城市没有相应的内涝预警系统或预警系统不发达。

5.3 防洪思想意识有疏漏

这主要体现在防洪的思想意识方面,其在城市的总体规划以及防洪的主观能动性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防洪意识方面,很多人都只注重防,而没有意识到治的重要性,所以在主观意识方面出现了很大的疏漏。

6 我国城市防洪规划的有效措施

防洪工程对城市发展建设十分关键,做好防洪规划有助于避免洪水灾害,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洪规划也是城市建设管理的关键依据,需要以完善的防洪规划为基础。城市防洪规划完成后,需要认真落实,否则无法实现防洪规划的目的[2]。

6.1 要以城市安全为主

防洪规划需要保障城市安全,防止由于洪水灾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所以,防洪规划应将城市安全放在首位,并且结合城市环境的美化工作,不能牺牲城市防洪规划而美化环境。

6.2 要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为依据

城市防洪建设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包括城市工程建设的诸多方面。所以,城市总体规划需重点放在防洪规划上,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发展。同时,还应考虑整体流域的规划与综合治理手段。

6.3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城区河段规模较小,为了保证洪水顺利通过城区河道流到下游,应以防为主,提高城区河段对洪水的抵御水平,巩固防洪工程,还可以通过整治较长河道的泄洪能力提高局部河段的防洪能力。

6.4 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

在防洪过程中,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都有较大的约束性,工程措施是通过改变洪水的自然特性实现防洪;非工程措施是通过减小洪水灾害的影响达到防洪目的。在城市防洪过程中,应综合采用2 种措施,以达到最佳抗洪效果,保证城市安全。

7 结语

虽然我国现在不少城市都有防洪规划,但都不是很完善,实施时还是有不少问题,而且防洪规划有些缺乏资金支持,无法实现最佳的防洪效果。因此,城市发展时必须坚持发展与防洪规划同步,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确保城市规划与防洪规划协调,推动城市的稳步发展。

猜你喜欢

城市防洪滨水总体规划
国内滨水空间城市更新研究特征探析
海绵城市背景下城市防洪排涝规划研究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基于绩效的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探索——以石家庄市为例
基于生态恢复性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探析
让城市总体规划的“龙头”舞起来
滨水景观带的设计分析
关于江都区城市河道张纲河北段治理工程挡土墙设计的探讨
论沈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
南水北调防洪影响处理工程穿越郑州城区存在问题及处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