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配合针刺治疗拇指屈指肌腱腱鞘炎60例
2020-03-05李克译
李克译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 南宁 530011)
屈指肌腱腱鞘炎又称弹响指,是指手指屈肌腱在其环形纤维腱鞘与掌骨头构成的纤维性骨管中受到束缚而发生的病症。本病好发于掌侧,以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的屈肌腱多见,表现为患指疼痛、发僵、活动时有弹响,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妇女及手工操作者多见[1]。笔者采用手法配合针刺治疗拇指屈肌腱腱鞘炎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正骨推拿理疗科门诊2014 年3 月至2019 年12月间收治的60 例拇指屈指肌腱腱鞘炎患者。患者全部为女性,其中右手44例,左手16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60岁。全部患者都有手部劳损病史,病程在半年以内,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疼痛因素。
1.2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筋伤学》[2]:①早期手指屈指时疼痛,严重时不能自主屈伸,有绞锁现象,被动屈伸时有弹响及疼痛;②触诊可在掌侧面掌骨头部有压痛及结节。
2 治疗方法
2.1手法治疗 患者取端坐位,术者坐其患侧,用左手扶托患侧腕部手掌面朝上,右手拇指罗纹面按压患指屈指肌腱结节痛点处,做轻柔和缓的揉法,时间为2 min,然后用拇指弹拨屈肌腱处30次,接着,术者以一手握住患腕,另一手握其患指做拔伸,同时配合做患指指节的外伸、内收活动,并缓缓摇动患指关节,时间2 min。最后在患指结节处向指尖方向做拇指单方向推法30次,酸胀程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
2.2针刺治疗 患者继续取端坐位,腕部下垫软枕,手掌面朝上,术者以手指触及患者拇指屈指肌腱痛性结节处,即阿是穴,常规消毒后取0.30 mm×40 mm的毫针将针向上斜刺入腧穴,针尖略斜向大鱼际,针身与皮肤成15°,深达骨膜与肌腱走行方向一致,深约0.5 寸,得气后施以上提下插的操作手法,提插幅度稍大,频率快,行针1 min后暂停,每15~30 min行针1次,共行针3~4次。
以上治疗每3~4 d 1 次,20 d 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拟定。治愈:患指掌侧无肿痛、无压痛,屈伸活动正常,无弹响及交锁现象;好转:局部肿痛较前减轻,患指活动伴轻微疼痛或有轻度弹响;无效:临床症状未见改善。
3.2结果 本组60 例患者,治愈32 例(53.3%),好转28例(46.7%),无效0例,总有效率达100%。
4 典型病例
患者,女,55 岁,2019 年2 月15 日初诊。主诉:右拇指关节疼痛1 个月。患者诉1 个月前做手工劳累后出现右拇指关节疼痛,关节屈伸活动受限,有弹响,自用云香精外搽后疼痛未缓解,遂来我院门诊就诊。专科情况:右拇指屈伸活动受限,掌指关节掌侧压痛明显,可触及痛性结节,手指屈伸时有弹响。X线检查:右拇指关节骨质未见异常。诊断:右拇指屈指肌腱腱鞘炎。治疗先采用手法揉按法松解,再进行拇指弹拨法、拇指推法,然后进行拇指关节拔伸治疗,再配合针刺提插法治疗,每3~4 d治疗1次,治疗40 d后患者症状完全消失,病情痊愈。
5 讨论与体会
拇指屈指肌腱腱鞘炎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因拇指活动度大,指部过度活动,肌腱在腱鞘内长期、反复和快速用力活动,导致腱鞘充血、水肿及渗出增多,反复损伤,迁延日久,则肌腱和腱鞘发生慢性结缔组织增生肥厚、肉芽组织形成、透明性变和黏连等病理变化。腱鞘水肿和增生使骨纤维管道狭窄,压迫水肿和增生的肌腱形成葫芦样肿大,限制肌腱的滑动,肿大的肌腱通过狭窄的腱鞘时,可发生弹响和疼痛及屈伸功能障碍[1]。拇指屈指肌腱腱鞘炎属中医“筋伤”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由于慢性劳损导致筋脉受损,气血运行不畅,气机阻滞,瘀阻脉络,脉络不通所致。本病常规保守治疗疗效有限,且复发率较高,而开放性手术损伤较大、恢复期长,且存在术中损伤指旁神经、术后形成瘢痕粘连等风险。小针刀疗法治疗本病有良好效果,然而,由于腱鞘及其周边组织结构精细复杂,在进行针刀治疗时应特别注意避免伤及肌腱两侧的血管、神经,因而需要经过相关专业培训的医师才能操作[4]。采用手法治疗拇指屈指肌腱腱鞘炎,通过手法直接加速气血运行,疏通经络通道,改善肌肉、筋骨、关节等组织营养状态,调整机体内部平衡,可将紧张的肌纤维充分拉长、从而解除肌肉痉挛,恢复关节功能,达到解除黏连,滑利关节的目的[5]。经筋为病,多为转筋、筋痛、痹症等,针灸治疗多局部取穴而泻之,如《灵枢·经筋》载“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6]。故选取拇指屈指肌腱痛性结节针刺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手法针刺合用加强行气活血、消肿止痛、软坚散结之功效,解决了单一手法及单一针灸的不足,体现中医特色治疗简、便、效、廉的临床特点,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