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点

2020-03-05

广西城镇建设 2020年2期
关键词:特大城市城市群产业链

01 突发疫情挑战城市治理能力“智能城市共建”可期

朱太辉(京东数字科技研究院产业研究总监):突发的疫情无疑是对城市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同时也引发我们对发展智能城市的重新思考。智能城市的建设如何从割裂到融合、从单点到联动、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如何构筑和谐、可信的未来城市,这需要集体的智慧和共建的力量。试想如果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暴发的时点没有叠加中国的春运大潮,当前的疫情将会可控很多。疫情的快速扩散让我们体会到城市所产生的惊人辐射能力。发展智能城市是城市规模化发展的必然选择。突发的疫情是阶段性成果的试金石,可以说对当前城市治理的数据融合度、服务颗粒度及统筹协调能力都提出了巨大挑战,也对参与各方的数据能力、科技能力和落实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疫情下,大数据的基础作用得到进一步凸显。高效管理的海量时空数据,可以减少监管盲区和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风险蔓延,明显提升社会危机应对水平与效率。依托生态内时空大数据,京东数字科技研发出“高危人群疫情态势感知系统”。在保证数据安全的情况下,系统能够协助排查疑似人群,如筛选某段日期内、在特定区域停留2小时以上者,并通过挖掘人群轨迹,锁定与疑似人群有密切接触的人群,从而有效辅助疫情防控。智能城市的建设需要有硬核的技术来武装,更需要在明晰的顶层设计框架下,实现多方数据融合,最终实现政府、企业、市民各主体的协同。在当前的智能城市建设中,线下业务线上化已非常成熟,但城市的治理离系统化、智能化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根本原因在于,大多城市现代化服务仍是单点突破的解决方案,产生的数据也是分割的,整体优化的空间有限。可喜的是,以政府、平台企业多边共建共享智能城市的趋势已日渐清晰,在该模式下,两个突出问题有望得到解决:一是打破数据烟囱林立现状;二是打破部门孤岛式运营,实现政府、企业、市民间的联动与协同。

02 疫情蔓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不可小视

邢自强(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摩根士丹利的调研显示,中国对于全球产业链依然举足轻重难以替代,目前疫情下产业链已崩得很紧,而且产业链上周边国家的疫情也值得高度关注,因为当地未必能及时采取类似中国的超常规遏制举措。结论是,疫情造成的停摆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非同小可,海外经济和贸易可能面对第二轮冲击,不容忽视。如果在一个月内,疫情受控,复工复产达到100%的水平,全球产业链所受冲击虽然有,但还是可控的。一季度全球经济增长预计会降至2.5%左右,这是接近IMF定义的全球经济衰退荣枯线的水平。但是如果疫情持续时间更长,复工延迟,整个上半年全球的经济增长将被产业链的冲击拖累0.5个百分点,濒临衰退,这可能对中国经济和出口造成第二轮影响。由于经济学者不具备预测流行病何时受控的能力,只能通过大数据编制的复工指数来实时考证复工的进展。比如说,我们可以观测反映工业产能利用率的每日电厂变动煤的使用消费量,反映人员返城进度的旅客发送量和互联网的人员迁徙指数,反映城市的出行和商业活动的空气质量PM2.5指数和交通拥堵指数,编制了摩根士丹利复工进展指数,目前的复工进展显然还是不到40%,整体的步伐还是相对较慢。下一步要看疫情是否逐渐受控,复工能够有一些进展。通过产业调研的结论是:2月底,复工进度可能到6~7成;3月下旬,有望回到比较明显的复工水平,这样全球产业链的影响还尚可控。

03 重大疫情防控给城市发展敲响了警钟

陈杰(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教授):疫情确实给城市群、都市圈的建设敲响了警钟。城市建设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也必须考虑社会效益,要确实做到以人为本,而不是以资本为本、以效益为本,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保障放在城市建设的首位。没有生命安全为保障,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无从谈起。从这次疫情来看,很多城市建设中对卫生和防疫的投入还是不足的,相关硬件软件都不充分,预案制定不科学不完备,平时演练更少,导致临阵慌乱,组织动员和协调能力暴露了很多短板;很多基层社区在卫生和防疫方面的培训和资源配置是十分短缺的。疫情过后,需要进行全面反思、全面整改和提升。这其中有两个关键点,一方面要加强政府各个部门以及不同城市之间的组织协调能力,包括增强大数据和AI技术手段的运用。另一方面要提高社会力量的参与性,不仅是有效利用与统筹调度,更要共同参与。特大城市和都市圈、城市群这样的发展模式,疫情突发后更容易扩散,确实面对重大疫情突发有更大的风险,处置起来有更大的困难和挑战,将来特大城市和城市群的发展规划中必然要增加这方面的考虑和风险应对。但另一方面,特大城市和城市群应对重大疫情也有自己的独到优势。医疗资源充分,信息扩散快,基础设施好,协调能力强,应对容易形成合力。新加坡和香港在这方面目前都做得不错,虽然还有待观察后效,但至少说明特大城市应对疫情并不一定脆弱。城市群也有联防联控,整合资源共同作战的优势。反之,星罗棋布分散的中小城市,应对疫情会更困难,即使勉强应对下来,耗费的社会成本也更高。比如这次疫情中,湖北的二三线中小城市,医疗资源少,新闻关注度低,应急调配难,形势比武汉还危急。无论是特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本身还是要尊重市场规律、人口流动规律,不能强制性千篇一律地去发展特大城市,也不能刻意压制有潜力成为特大城市的城市使其得不到充分发展。

猜你喜欢

特大城市城市群产业链
筑牢产业链安全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跻身特大城市,郑州跨河发展大郑北箭在弦上
北京的特大城市巨灾情景构建
资源紧约束下特大城市耕地占补平衡的思考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城市群一体化组织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