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制定的必要性

2020-03-05石楚琪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0年5期
关键词:技术规程装配式施工现场

石楚琪,赵 倩

(1、广州建筑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州510663;2、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510030)

0 前言

装配式建筑改变了传统现浇建筑的建造方式,使得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发生了重大变革。尤其在安全生产方面,随着本地区装配式建筑项目数量的不断增多,在施工现场的吊装作业、防护工作等方面,显示出了不容忽视的作业风险。装配式建筑涉及大型构件的使用,且施工节奏较快,若有事故发生,将带来严重的后果[1,2]。因此,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为了指导装配式建筑施工,保障安全生产,推进装配式建筑稳步发展,应该在充分调研国内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情况及总结以往装配式工程施工经验的基础上,编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促使本地区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体系的尽快完善。

1 国内相关标准研究现状

近几年随着建筑工业化逐渐推广,装配式系列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标准图集陆续出版,装配式建筑在全国各地广泛展开,但由于发展水平和研发技术的差异,以及传统建设模式的影响,设计、构件制作与施工等方面的标准体系尚不够完善。

2014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2014》,标准列出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材料、建筑与结构设计、构件制作与运输、结构施工与工程验收等方面的规定。

2016 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国家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2016》,该标准是在我国装配式建筑技术集成度较低、应用规模较小的背景下制订的,强调了构成装配式建筑的系统以及系统的集成概念。标准对建筑集成、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设计,以及生产运输、施工安装和质量验收等方面的内容作出要求。

2016 年,广东省发布了省级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技术规程:DBJ 15-107-2016》,该标准在遵守《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2014》的基础上,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的设计、施工与验收等方面的条文内容作出了进一步细化和补充说明。

2017 年,中国建筑业协会发布了团体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规程:T∕CCIAT0001-2017》,该标准针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的施工与质量验收,编制了结构工程、外围护工程、内装饰工程、设备与管线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和安全管理,以及绿色和信息化施工等章节内容。

2019年,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和广州建筑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编制了广州市地方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4401∕T 16-2019》,该标准针对本地区的民用建筑、市政管廊以及市政桥梁,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作出了规定。

然而,在国家、行业以及广东省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编制的标准中,对装配式混凝土工程施工的安全技术要求较少,不够系统完整,缺少专门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安全技术规程。例如,上述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2014》、《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2016》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技术规程:DBJ 15-107-2016》中,有少量条文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的技术要求进行规定,但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2016年湖北省发布《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技术规程:DB42∕T 1233-2016》,2019 年江苏省发布《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规程:DB32∕T 3689-2019》,上述规程针对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来展开,目的在于指导装配式建筑施工作业,保障安全生产,可为广州市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借鉴。

2 标准缺失面临的问题

相较于传统的现浇混凝土结构作业,装配式建筑施工涉及构件进场、运输与堆放、构件吊装与安装、临时支撑固定等特定的作业流程,需要增加相应的安全把控关键点[3]。

随着装配式建筑发展逐步加速,安全风险控制难度也随之提升,其原因主要是,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施工与传统现浇结构的建造施工存在一定的差异,两者的管理理念不同[4,5]。与此同时,装配式结构建筑的体系较多,在技术标准尚未统一完善的情况下,导致参建单位的施工水平参差不齐。装配式结构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中,管理制度以及现场实施上仍然存在一定安全风险隐患。在缺少与之配套的规范标准体系的情况下,此问题进一步突出。所缺失的标准体系如下[6]:

⑴缺少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综合管理标准,无法明确项目各方的管理职责与制度、管理工作标准与流程。

⑵缺失适用的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标准,特别是关于机械机具、模板支撑、脚手架、安全防护等内容的专用标准;现场安全生产技术指导依据不够。

⑶适合装配式建筑安全技术、管理和作业的培训教材尚无编制计划。

随着我市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各类施工经验不断总结,施工技术体系和技术水平已初步形成自有特色,亟需出台具有地域特点的安全技术标准,从而指导辐射本地区工程建设。同时,安全施工始终是装配式建筑相关单位日常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政府部门、建设业主、施工、监理等单位对标准的编制出台诉求强烈。因此,编制更加系统完整且具体的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技术相关标准势在必行。

3 标准制定的关键内容

所要制定的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应该包含以下方面的内容:①构件的进场、运输与堆放;②构件安装;③高处作业与外防护;④职业健康与环境保护;⑤安全管理。

做好预制构件进场、运输与堆放的安全防范工作,是装配式建筑安全施工的基础环节之一。预制构件成品的外形和重量的特殊性使得构件的进场、运输与堆放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7]。构件的进场、运输与堆放章节应包括构件的进场验收标准,同时包括构件的运输时间和路线、装卸次序、固定要求、支垫放置、堆放保护措施等内容,以及对构件存放场地要求、堆放层数限制等内容作出规定。

构件安装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的一个关键环节,包含起吊准备、构件吊装和构件连接、模板与临时支撑等内容[8]。塔式起重机等起重设备的型号、数量、方位是否合理会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安全、质量与进度,需予以关注。正式吊装前应做好施工场地控制、施工人员要求、构件吊装顺序等工作安排。当预制构件安装就位后,应及时进行构件连接,保证结构作业层的施工安全。构件吊装至预定位置后需要进行临时支撑,以完成结构的固定安装。应根据构件的重量和形状确定临时支撑的位置和数量,以形成稳定的三角支撑。在完成支撑结构的搭设之后,施工单位应当及时组织有关单位进行验收,验收通过以后,施工单位才可开展下一道工序的施工作业。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经常用在多层或高层建筑,需要开展大量高空临边作业来完成预制构件的拼接,吊装运送及安装构件等作业时存在施工工艺限制,不方便搭设内外脚手架,因此外围无法充分安全防护,如果安全绳失效,很有可能发生严重的高空坠落事故。加强临边防护[9],可通过在梁板吊装前安装安全立杆、安全维护绳,搭设脚手管、临边防护栏杆、平铺网等措施来实现,同时应要求工人严格佩戴安全绳并绑扎连接点、划分安全区域,禁止无关人员入内。

施工现场应加强对职工的健康检查,强化施工和管理人员卫生意识,搞好环境卫生。同时,应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并制定相对应的环境保护方案,严格控制噪音、污水和垃圾等污染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在建筑施工项目中至关重要,它贯穿了整个施工过程[10]。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覆盖了施工过程中的所有作业的安全事项,特别是吊装作业的安全事项,旨在减少安全隐患的存在,防止事故的发生,避免人员的伤亡,保证建筑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应包含人员与场地管理、机械设备管理、临时用电安全管理、消防安全管理、特殊气候施工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4 标准制定的方法

制定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可采用实地调研、内部讨论及专家审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标准编制组可紧密围绕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技术,集中精干技术骨干、充分发挥行业专家智慧,以国家及地方政府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政策为指导,以国家、行业及地方施工安全技术标准规范为基本依据,充分了解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各环节的具体内容,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及现有施工经验进行总结编写标准内容。根据立项部门的标准管理办法,严格落实标准的技术分工及计划安排,根据计划安排进行针对于技术标准内容的内部讨论工作,开展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工作,咨询相关专家,充实完善标准规范,通过内部讨论达成一致意见后,将标准讨论稿提交专家审查组进行评审。

5 展望

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标准拟根据国家、行业规范标准,结合广州地区的地域特点进行编制,标准出版后能够切实可行地运用于装配式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之中,服务于政府和建设业主、房产企业、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对装配式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有利于各项装配式工程安全顺利开展,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保障社会的稳定和谐。

猜你喜欢

技术规程装配式施工现场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湖北出台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园林施工中技术管理及技术规程的探讨
简述金银花栽培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