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父母卷入育儿焦虑中

2020-03-04刘少英

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教养育儿情绪

刘少英

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努力想成为优秀的父母。因此,育儿焦虑普遍存在且不断变化,0~3岁孩子的父母多为其饮食、睡眠、健康等而焦虑,3~6岁孩子的父母往往为其行为学习习惯、能力、性格、未来发展前景等而焦虑。

许多父母在育儿过程中常因焦虑而降低育儿胜任感,感受到自身有效解决育儿问题的能力不足,育儿满足感降低,从而导致父母为了提升自我而走向自我压抑。同时,这也容易弓发父母对孩子的高期待、高控制,使得孩子产生更多的社交恬绪问题,进一步造成家庭氛围紧张,由此进入恶性循环。

现象1:自我压抑

有些父母拼尽自己的努力,为孩子提供最好的资源,想尽办法让孩子上最好的幼儿园,帮孩子规避一切可能的风险;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养教育能力,顶着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不断学习各种知识与技能,甚至拿到营养师、育儿师等资格证;为孩子展现最好的情绪状态,无论在外面有多累,无论孩子有多调皮,总是压抑自己的真实情绪。

现象2:过高期待

父母期望孩子的未来比自己更好,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培养孩子的各种才艺和技能,孩子稍微有些不如预期,父母便焦虑不已,想尽办法让孩子跟上节奏,背离了父母爱孩子的初衷。

一些父母为孩子规划成长蓝图。比如,有的父母认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孩子3岁学钢琴,4岁学舞蹈,5岁学围棋;有的父母觉得孩子调皮好动,就认为可能是多动症,寻遍各种方案对孩子进行早期干预;有的父母发现孩子在某项能力上不如同龄人优秀,会让孩子晚一年上幼儿园。但是很多时候,父母的细致规划反而会出现一些负面情况,比如,孩子不能自主、自律和自信,厌恶学习,与他人并不能形成令人满意的关系,与父母、同伴不能和谐相处,等等。

原因:育儿中的自动化和概念化思维

越来越多的父母卷入了育儿焦虑中。究其原因,主要是育儿中自动化和概念化思维在“作祟”。

育儿自动化思维:以孩子为中心

当父母的情绪被迫隐退,孩子上升到核心位置时,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容易引发父母的情绪变化,从而产生焦虑情绪。

父母应该完美?爱孩子就应该压抑父母的需求,为孩子无私奉献?这属于自动化思维,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成见和不良的代际传递模式,让父母不由自主地将注意力只放在孩子身上,而忽视了自身需求。这样的父母常常过度保护孩子,或放任孩子,孩子因此缺乏规则意识和责任感,也缺乏与人沟通和交往的能力,同时父母自身也会感到非常疲惫,情绪波动变大。

育儿概念化思维:以父母为中心

当父母占据核心位置,甚至掌握控制权时,孩子的行为总需要去匹配父母的期待值,而父母的期待值往往就会从合理发展到过度,造成育儿焦虑。

父母对孩子有高期待,期待孩子未来有所成就,唯恐孩子发展落后于他人,并且认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需要以“父母为中心”,指导孩子的方方面面。一旦孩子的发展偏离了预定的目标,或者出现一些预期之外的问题,父母就如临大敌,对未来产生各种灾难性的想象。“以父母为中心”的高期待实际上是一种育儿概念化思维。这种贴标签、放大问题的方式,常常会导致父母对孩子过度控制,亲子关系紧张,孩子的自主性丧失,不能独立应对挑战。

思维方式转变:理解一觉察一接纳一反思

理解“以關系为中心”的教养方式

当父母与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达到一种相对平等的:l犬态,逐渐建立属于彼此和谐的相处模式时,就会形成健康的情绪状态。

这种教养思维引导父母既不能以孩子为中心,也不能以父母为中心,而是“以关系为中心”。父母都期望孩子长大后能够面对人生的挑战,自主、自律、自信,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遇到挫折具有韧性,能快速恢复。然而,孩子有其自身的成长规律,这些能力培养并不完全取决于父母,人类成长发展本身就已经有所设定。比起跟随某个“更优秀”的群体,或者对比某个“更好”的孩子,父母更重要的是读懂孩子的需求,尽最大的努力,为他们提供养分。

爱利克·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人有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规律,父母和环境的教养教育影响了其内在动力的发展朝向。比如,3~6岁的孩子会自发表现出主动性,他们有自己创造性的行为和想象力,也有自己想做的事情,会为了自己的目标,主动去寻求各种方法达成。此时,如果父母基于孩子当下的水平,给予支架式的帮助和支持,那么孩子能体验到自己有能力达到目标。这种价值感让孩子有了追求目标的勇气;相反,如果此时父母更多地否定孩子的创造性行为,嘲笑他们无根据的想象,要求孩子更多地按照小学生的要求来练习自己不易形成的能力,那么孩子可能就会因为自身做不到,而对未来目标的追逐产生退缩的心理。

觉察自己和孩子的真实情绪

强烈的情绪会诱发自动化的认知加工和行为。一般人处于压力情境下,可能会陷入“战斗逃跑僵化”的反应模式,此时,父母更容易产生自动化反应,例如,拒绝或控制孩子,对孩子的行为反应过度,给孩子的行为表现“贴标签”,破坏健康而平衡的教养。

因此,情绪应该首先被觉察、被关照。父母只有觉察到自身的情绪,才能有机会去思考自身是否对孩子行为做了自动化的归因和期望;父母只有先照顾好自己,才有能力去照顾好孩子,从而有意识地选择正确的教养行为。在孩子面前,父母不必掩饰自己的情绪,孩子需要通过观察父母的真实情绪才能进行真实的互动,这是孩子进入社会需要的基本技能。

而当孩子的情绪被觉察到,父母才有机会理解孩子情绪背后的需求,教导行为才会有正确的方向。当父母觉察到孩子有情绪时,不必惊慌。无论积极还是消极的情绪,对孩子而言,都是有功能的,即使孩子在气头上说出狠话,那也与孩子的品质无关,这只是孩子情绪的表达。

不评判地接纳自己和孩子的特质、品质和行为

当父母发现自身的育儿知识和技能不足以解决孩子所有的问题时,请接纳自己的不足,宽容地看待自己的教养努力。为人父母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允许自己犯错,这样也能允许孩子在成长中犯错。孩子有无限潜能,需要大量的亲身经历来充分成长和发挥潜能。

当孩子的行为表现与父母期待相去甚远,也要不加评判地接受,正如前文所说,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是父母基因的结合,像父像母,但又有无限可能性。孩子一旦偏离了父母既定的目标,我们要先停下原来的期待和控制,接纳孩子当下的表现。这样,父母才不会被周围环境的焦虑所裹挟,让孩子完成不能做、不愿做、不想做的事情。

反思自己的教养行为

父母应自我反思,其教养行为是否对自身或对孩子有反复性的先入为主的成见,是否无意识或自动化地重复自身所经历过的不良教养模式。先入为主的成见往往会使得父母放大孩子的行为问题,沉浸在自身的内在反刍思维中,从而降低了父母对孩子和亲子互动中情绪的同步注意,不能全神贯注地倾听孩子,还可能让父母对孩子的注意焦点发生转移。例如,如果父母认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那么即使孩子和其他同伴一样,发生正常的注意转移,都会被父母评判为注意力不集中,继而施展各种方式教导孩子,进入负性循环。父母也是从子女开始成长为父母,我们曾经经历过的教养行为,有些确实能够帮助建立与孩子的恰当关系,有些则不能。反思,可以让我们重新认识和建构自己所经历的教养模式,理解当前对孩子的教养图式,这样才能避免产生不良的代际传递。

猜你喜欢

教养育儿情绪
跟踪导练(三)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使人高贵的是根植于内心的教养
一只有教养的狼
所谓教养,不过是细节
情绪认同
育儿神器
育儿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