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护“土壤”就是保护万物共有的家园

2020-03-04于宝源

环境与生活 2020年12期
关键词:土壤人类生态

于宝源

本届论坛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任官平和艺术家宋陈发起。论坛以2013年世界土壤日作为原点;以艺术家十余年泥土艺术创作之路及对土地的关怀为脉络;以土壤生态与地球环境可持续为理念;以人文、生态艺术美学为空间与载体。希望借助论坛的发起,集合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相关产学研领域的政策、法规、技术、文化、设计、施工、艺术、视觉呈现等手段,联合生态建筑、绿色材料的应用渠道,携手各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老师们,结合生态环境领域改善、教育、宣传及推进的指导策略与指引,对我们世代生存的这片土地,以人文、艺术、生态综合美学的方式,反哺大地、重构审美、唤起民心,恢复青山绿水,焕发自然与生命相和谐的勃勃生机。苏州本色美术馆馆长陈翰星,资深媒体人陈凤玲,艺术家薛中,规划工程师卢新宇,生态艺术评论家张辉等专家、嘉宾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环保志愿者、艺术爱好者60余人参加了论坛。论坛由心理学者德兰主持。

土壤与人类的福祉和环境密不可分

论坛上,多位专家、嘉宾进行了演讲和分享。任官平副理事长作了题为“关爱土壤:学会在这块大地上过日子”的主旨演讲;陈翰星馆长发表题为“敬天爱人:与自然友好和谐相处”的致辞;艺术家宋陈作了题为“土地关怀”的主题演讲;规划工程师卢新宇作了题为“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漫谈”的报告;艺术家薛中分享了题为“竹——来自土壤反哺土壤”的演讲;评论家张辉进行了题为“略论宋陈艺术建构东方人文生态美学之意义”的发言。

论坛现场,任官平、宋陈、陈翰星共同发表了以“从土壤和大地出发,创新精神生态资源,迈向人类生态共同体!”为主题的《2020土壤生态宣言》。宣言指出,土壤就像空气、水和阳光一样,在维系人类生存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很少有人知道可种植土壤的形成,需要花费一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把它毁掉,只需要短短的几十年、十几年甚至更短。土壤既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又是土地的组成部分,而土地则是一切自然资源中最基本的资源。在第7个世界土壤日,让我们从土壤和大地出发,去关心空气、水、植物、动物以及地球上所有的自然资源!

据介绍,同期举办的《艺术家科普系列》——土壤生态艺术实验展以艺术的方式,强化公众的土壤环保概念和土地关怀意识。

人类还得好好在地球上生活

任官平副理事长发表主旨演讲时一连串的发问引人深思,人类还得好好在地球上生活。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离开土壤,人类不知道要去哪里。以土壤为支撑的自然生物圈,高天厚土和万物众生是我们人类的物质和精神家园,要好好关爱,不能虐待它。关爱和保护土壤就是护佑人类的生存基础。过去人们对土壤的认识、关爱和保护不够,犯了很多错误,甚至有些错误是不可原谅的。如工业化、城市化对土壤的过度开发、利用和污染破坏,损害难以挽回,教训极为深刻。大米不能吃了,某个地方被铅污染了,土壤病了,人类还安全吗?答案是不安全的。因为不健康的土壤,會生长出不健康的食品,人类的健康就会受到威胁,生物链就是这样决定的。人体所需的30多种生命元素,都是通过摄取食物获得,也正是这些生命元素和蛋白质一起合成人体新陈代谢所必需的酶。如果酶缺乏或是不足,就不能很好地转化食物中各种营养。发生在人们身体上的各种“富贵病”,如肥胖症、高血压、高血脂,实际上都是身体所需要的酶分解力下降造成的。而造成酶减少的根本原因就是土壤中所蕴含的元素失去了平衡,不是缺这少那,就是多这多那,该有的没有,不该有的倒是有了。把现在很多疾病称之为“环境病”一点都不为过。当土壤缺乏一些相应的元素时,会使得人体发生诸如骨质疏松、贫血,甚至某些脑障碍疾病。现在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与土壤不健康及土壤元素的不平衡有很大关系。

任官平强调,未来几十年,随着人口的增长,全球气候变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土壤的保护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人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用理性的认识、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对策处理好人类与土壤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对此,任官平归纳总结,提出以下八个方面的思考与见解。

第一,如何在不损害土壤和环境的前提下,生产更多的食物,以满足未来人口不断增长的需要?根据预测,未来30年世界人口将由现在的70亿增加到90亿。当前,世界上还有贫困国家和地区,温饱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那么20亿新增人口的粮食问题又将如何解决?当然,现在中国解决了粮食供应和百姓温饱的问题,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所领导的团队已把水稻亩产增收到1000公斤。这对中国和世界来说都是一个大好的消息。然而,尽管现在有很多科学技术上的进展,我们还是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科技突破上,大面积的土地仍是支撑我国粮食生产的根本,所以说土地的问题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坚决保护好我国的耕地。

第二,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尽量少占耕地良田,不让古老的村庄消失殆尽,不让类似于江南鱼米之乡不复存在之事一再发生,要让人有家园可恋、有乡愁可寄。我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来过江南,那和现在的感受是不一样的。长三角的经济发展起来了是好事,但是在中国最好的粮食产区发展了工业,占用了大量鱼米之乡的土地。这里还是过去的鱼米之乡吗?今天的鱼米之乡一眼望去,除了城市还是城市,同样的城市,同样的高楼,同样的道路,同样的厂房,已经失去了烟雨江南的美好记忆。

第三,如何管理好与土壤密切相关的地上和地下的淡水资源。水是人类生命之源,通过近几年的系统治理,我国的水资源和水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和提升。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特别是经济高速发展地区,能看见几条干净的家乡河?能看见几片干净的湖泊?尤其是在土壤下面的淡水资源更是我们应该时刻关注的。

第四,在逐渐减少使用化石能源的大背景下,更好地利用土壤所提供的生物质能。生物质能需要科学有效利用,而不是随意乱用。因为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的缘故,逐步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怎样开发和利用好替代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是个很重要的课题。

第五,如何保护土壤养分。我们要避免生长出来的食物营养成分缺失,导致人类饮食不健康而罹患疾病。要认识到土壤被破坏、被污染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

第六,如何保护以土壤为基础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土壤是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地带,除了人类还有各种生物、植物、微生物。这是一个大千世界,可以说“保护土壤”就是保护人类和万物共有的家园。

第七,如何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对土壤的影响以及土壤损坏对气候变化的负面作用。当前,这一科学认知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使得海洋岛国面临严重威胁。而作为处在纬度最高端的国家——俄罗斯,虽然有着广袤的土地,但其国土中的大量冻土一旦解封,就会释放出甲烷等物质,进一步加重温室气体的浓度,届时问题将非常严重。

第八,土壤科学研究应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走在保护和利用的前面,为人类提供前进的方向和科学的依据。从生态环境角度来讲,土壤是我们重点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前几年国家对大气、水的污染和防治的科学研究非常重视,但是对土壤污染和防治的科学研究不够,现在国家对此非常重视,并制定出台“土十条”作为保护土壤的依据。即便如此,我们对土壤的科学研究还是处于薄弱位置,研究机构和人员相对少一些,在研究水和气时也常常不顾及土壤。事实上,生物圈是一体,应该把水、气、土壤放在一起进行系统研究。

最后,任官平表示,论坛的发起与召开的目的,就是以艺术创作和艺术家的情怀,来关注脚下的大地,通过生态艺术引起人们的共鸣和重视。

任官平副理事长所作的主旨演讲既有深度又通俗易懂,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位听众,把论坛气氛推向了高潮。

不要向地球过度索取资源

苏州本色美术馆馆长陈翰星发表致辞时表示,通过艺术家的眼光和思考,表达他们对生态环境的理解或主张;通过个人的行为艺术,践行对生态的保护、对生命的理解;通过一种艺术形态,影响身边每一个人对环境的保护意识,这是20年前建设美术馆的初衷。美术馆原来的用地性质属于工业用地,建成后栽种了1000多棵树木和多种多样的草本植物,同时还挖了几个湖塘。现在,美术馆计划建设一个岛,目前建岛的方案与规划已经征得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和同意。这个岛将在生态环境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并将其作为学术价值理念最终的体现。陈翰星还介绍,这个岛作为环境资源的一种承载方式,对地球来说不是一件大事情,但对一个美术馆来说,它是一个符号,它让生物有一个栖息之地。因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类侵占了太多的自然资源。其实,看得见的物种和看不见的物种是一直和人类共存的,人类能够理解的有细菌和病毒。陈翰星指出,我国一些城市的湿地公园变成人类居住的别墅,其实这是最糟糕的行为,这些栖息地是很多菌种或是病毒存在的独立空间。人类文明与它们之间应该互相隔离,也就是说人类不去干扰它,它也不会来干扰人类。现在,很多城市都在提出栖息湿地概念,建设别墅,把大量的人引到里面去参观,这样就破坏了微生物生存的环境,然后把病毒带到人们的生活空间中来,导致人类感染病毒。美术馆通过小岛,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出来,将生态环境做个浓缩,告诉人类——其实我们有更好、更文明的生活、生产、生存方式,既做到敬天爱人,又能够与自然友好和谐相处。陈翰星强调,其实回到土壤、回到环境,人类与自然一定要和平共处,做到人和自然不对立,建筑和自然不对立,人和建筑也不对立。印度尼西亚万隆机场的建筑架构就非常简约,空间得到很好的应用,后期的消耗成本又很低,同时也满足了国际机场的功能和需要。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空间的支撑,但是不要过度地向地球索取资源。“我每天尽量不开车而是乘坐公共汽车出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环境保护出一份力量。如果人类能够把对土壤和环境的保护上升到对人和自然的保護以及人和自然关系的保护,意义就更加非同小可,这才称得上是人对生态环境真正意义的保护。”在致辞的最后,陈翰星如是说。

土壤扮演哺育地球万物的母亲角色

“艺术带领我走向了对土地的爱。站在土地之上,我们看到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的生物链,健康肥沃的土地所发出的气息,那是一种生命的味道。泥土,不仅是泥土那么简单,新鲜的土壤使我们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生命……”这是宋陈在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时的真情告白。

“今天的我们,需要在艺术和文化的层面做出宣讲,重新审视人们对待土地以及土壤的态度。保护土壤是中华文明延续的必要条件,我们需要保持土壤的原始肥力,保证一定量的肥沃泥土,才能够支持我们文明的长久生存。”宋陈恳切地说,其实历史上很多农业文明的兴衰之路,早已由土地资源的状况所决定。

随着土壤有机物结构的下降,其上生长农作物的营养密度也会随之下降,人们需要认清供养身体所需食物营养密度被稀释这一本质性的内在变化。如今的土壤凸显出慢性侵蚀、有机质流失、生物群破坏、土壤厚度缩减等一系列问题,这样长期下去,土地的生产力会难以维系,因为地球资源消耗的速度远远大于资源再生的速度,这会导致我们未来陷入生态资源严重匮乏的险境。

宋陈呼唤,人类在对浩瀚宇宙充满无限的探寻和遐想的同时,不要遗忘对被我们踩在脚下的泥土的关爱,它是支持地球上亿万生命生存的基础。如果没有土壤,地球就无法成为人与万物居住之地,土壤为动植物以及人类得以在地球上繁衍创造了前提条件。

最后,宋陈强调,这是一场无声的土壤危机,土壤受到的侵蚀和肥力的退化将会威胁人类共同的未来,而覆盖地球表面的这层薄薄的土壤,始终扮演着哺育地球万物生命生态之母亲的角色。

绿色集约之路是必然方向

卢新宇在作报告时表示,中央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大计”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以及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奠定了政治保证和政策基础。“国土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绿色集约之路是必然方向。”国土空间规划包括:生态规划、林业规划、水利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国土空间利用模式向存量挖潜、集约高效转变。卢新宇进一步解释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的出台,标志着北京市进入“减量发展”时代,疏解、协调、减量、控制、优化等词汇是其核心工作要素。上海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的出台,标志着上海进入“存量规划”时代,底线约束、内涵发展、弹性适应等词汇是其核心工作要点。卢新宇还向参会者分享了苏州市和张家港市的生态实践。张家港沿江实施“进”与“退”规划,即生态进,生产退;修复进,建设退;绿色进、污染退。加快推进“退港还城”和“港产城”融合,滨江新城生态岸线初具形态。在产业转型方面,张家港加快推动“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等产业基地链式发展;加快推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大健康、氢能等新经济业态集成式发展。在港口提升方面,加快建设智慧物流港区,促进港口航运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

竹产业才是名副其实的绿色产业

在论坛现场,薛中先是给与会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他说,如果每年生产60万立方米的竹材,消耗的原竹可达180万根,需要竹林基地9万亩,增收金额为3600万元,可让1800个竹林户受益。紧接着,他又给大家算了一笔环保账。他说,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的蓄积,就可吸收1.83吨的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同等生物量的竹子释放的氧气量超出其它植被的30%。1公顷竹林能吸收1000吨二氧化碳,并且每年能够制作出20立方米的竹材料,可用来制成耐用品。

薛中介绍,以原竹为加工原料的成品很多。“我国应大力发展竹产业,因其成本最低、转型最快,是名副其实的绿色产业,同时还是助力实现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一个有效途径”。

东方艺术与文化具有长久魅力

张辉在发言中表示:中华文化因其在世界文化中独特的地位而长久屹立。究其原因,乃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传承史中始终一脉相承,绵延至今,这是整个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以宋陈的泥土文化为例,其艺术灵感正是源于博大且传承有序的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它体现了中华乃至东方文化经久不息的艺术魅力。”

从土地关爱中探寻人类爱的源头

在论坛的互动环节,来自苏州大学环境专业的学生在现场向艺术家宋陈发问,“什么引发了您对土地、土壤和环境的思考?”“泥土创作的艺术灵感又是从何而来?”“如何克服在土壤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艰辛?”宋陈对提问一一作答。

综合材料艺术是西方一个新的艺术形式,包括对日常材料的实验和装置。在学习综合材料艺术实验的过程中,宋陈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探索期,探寻什么样的艺术语言和材质更适合自己。有一次散步,宋陈偶然低头看到了一棵小树,它的根扎在泥土里 ,安静地生长。“那个瞬间,我知道孕育着生命的泥土就是我要寻找的媒介和材质。”泥土里包含着各种复杂的成分,混沌的颜色,虽然不是一种特别纯粹、特别晶莹透亮或是特别美化的材质,却很真实,就像生活本身。“我觉得土这种材质就是我个人生活的一个缩写”。从与东方元素相结合的土山水到后来的土书法,更多的作品开始延伸,像是自然的流淌。宋陈逐渐触摸和感知到了生态土壤艺术。从艺术创作中探寻对土地的关爱,探寻人的爱从哪里来?

“我们在土地之上生活、索取和滋养的同时,又能反思和回馈给土地些什么?”宋陈说,土壤材质从视觉上不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处在一个很卑微的状态,因此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宋陈需要用很长的时间折服自己,去发现它的耐人寻味,去挖掘它的与众不同;需要用内心世界的力量去克服外界的种种阻力,去触摸土壤的内在本质,透过艺术对万事的本质和万物的本源进行传达和思索。

既有绿水青山又有金山银山

德兰在主持论坛时也表达了她对生态艺术和土壤关怀的思考和看法。德兰表示,世界土壤日的诞生在于唤醒人类集体意识,提高对地球生态环境关注的重视程度,对世界自然资源、人类命运及行为主体的反思,对生存环境、资源开采、能源开发、社会生产模式、消费模式、思维观念等领域行为的反思。呼吁各国有识之士共同努力,采取科学、技术、人文、历史、地理、生态、教育等综合性的治理、修复、反哺手段,协力保护我们唯一的蓝色星球。“事实将会证明,可以既有绿水青山,又有金山银山,在推进社会良性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保护好人类与其他生命共同的绿色生态家园。中华民族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治国方略,将成为人类现代文明发展史上又一次非常伟大的历史贡献。”

关爱自然就是关爱人类自己

“地球不需要人类,但是人类需要地球,保护和关爱自然就是保护和关爱人类自己。”

来自北京的一位参会者表示,生态艺术是环保科普的有益补充和拓展,艺术创作与科学研究的有机融合是未来科普的方向。大地的土壤需要保护和修复,人类的生命需要救赎和更新。生态可以理解为人类对生活的态度以及万物生命的状态。生态即代表着人们生活的时间和质量,环境即代表着人们生活的空间与容量,生态环境就形成了一个“小宇宙”观的概念。艺术家宋陈创作的《土壤婴孩》《殇土》《行走的山水》等生态艺术作品,震撼人心。特别是《土壤婴孩》这幅作品采用了大地母亲这种拟人的艺术手法,向人们发出了“母亲病了,腹中的胎儿还能够健康成长吗?”这一直抵心间的灵魂之问!

【环境人物】

宋陈

宋陈,1979年出生于洛阳,2003年到上海创作、生活,是以泥土文化为载体进行当代艺术创作的东方土壤生态艺术家。以固守本土精神家园、关注人类终极归宿的执着精神,在这片泥土艺术世界中默默耕耘,创作出大量入人心髓的艺术作品。她所创作的泥土系列艺术作品曾参加香港艺术博览会、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上海艺术博览会以及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展、上海西岸艺术展等展览会,其作品《行走的山水系列(之一)》《行走的山水系列(之二)》被余德耀艺术基金会收藏;《草木同腐》《骨竹图》被北京现在画廊收藏。

猜你喜欢

土壤人类生态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土壤
改造土壤小能手
人类第一杀手
为什么土壤中的微生物丰富?
土壤的平行宇宙
谁变成了人类?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