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导向下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创新

2020-03-04

经济师 2020年2期
关键词:职业化校企英语教学

●邹 贞

相较于一般高校的英语教学,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具有更强的社会性和职业性特点,以便促进学生毕业后更好地就职发展,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求。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融合发展下,加强学生的商务英语应用能力和口语交流能力成为当代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和重点任务,在这种现状下,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教学目标也难以实现,同时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也很难发挥,为此,推进职业导向下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创新已是势在必行,对于充分发挥出高职英语教育意义和价值来说,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情分析

现在高职院校中的学生多为“95 后”“00 后”,这些年轻人生活在物质水平较高的环境中,对于教师和父母存在较强依赖性,自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不强,没有明确学习的意义与价值,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方面都比较薄弱,这就给新时期的高职英语教学提出了新问题。教师需要结合学情,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兴趣爱好,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从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引导学生科学合理的安排与分配学习内容、学习时间,从而保证教学质量,不过在实际情况中,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尚未做到这一点。

(二)教学内容单一

社会在不断发展,各个领域的技术也在快速更新换代,这种趋势下,如果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依旧只是依托单一的公共英语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势必会造成教学内容越来越单一、越来越跟不上形势发展的现象。同时,缺少与专业课程相关的英语知识教学更会导致以职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没办法渗透英语课堂,导致学生毕业后其英语能力无法满足职业发展需求,削弱了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岗位工作技能水平和岗位要求难免会发生脱节情况,需要用人单位通过岗位培训,才能够胜任岗位工作,增加了用人单位的资源消耗。

(三)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是实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工作的执行者,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对于高职学校人才培养的影响非常大。通过对多家国内不同地区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情况调查走访发现,很多学校都存在英语教师队伍师资力量不足问题,教师在课堂上侧重于语言知识、语法知识的讲授,枯燥的教学内容难以调动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学生缺少丰富的语言环境完成英语理论知识到实践能力的迁移,且课堂呈现出以教师为主体的特征,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充分尊重,以上种种都严重影响了英语教学的质量,阻碍了英语教学的创新改革。

二、职业导向下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创新探索

(一)推行职业化教学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要树立起以职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在课程教学中积极推行职业化教学模式和方式方法,将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作为教学重点,明确教学改革创新的目标和方向,在实践工作中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创新教学手段。教师要意识到传统教学手段对于学生思维、自主思考探究方面的束缚,通过增加课堂互动环节、引入职业案例、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等方式方法,将英语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专业学习联系到一起,营造充满职业氛围的英语课堂,保证学生可以感受到应用教学的职业化特点,明确学习英语的意义,将其视为自己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而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主动投入到课堂中。

其次,课内外深度融合。多年来,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和地点比较固定,所以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地点也比较固定,学生课余时间学习英语和应用英语的情况并不多,这也是影响学生英语能力提升的一个主要因素。基于此,英语教师要在重视课内外学习的深度融合,通过任务驱动项目等活动,让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主动阅读英语材料、获取更多英语知识,积极在生活中使用英语口语能力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学习成果,满足教学职业化创新发展的需求。

(二)提升教师执教水平

新时期,用人单位在考核聘用人才过程中,英语能力在人才职业技能整体水平中占据的位置越来越重要,甚至可以说是人才职业技能核心素养中不可缺少的支撑。为此,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成为当代高职院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任务,英语教学也不例外,只有师资力量充足的教师队伍,才能够肩负起高职英语教学重任,促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保障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因此,高职院校要重视英语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一方面,学校要积极为英语教师创造再深造学习、企业学校双岗轮行、聘请专家来校指导等深入学习的机会,让教师可以接触到行业最前沿的信息,观察到现代企业的运作真实情况,了解到不同专业岗位的英语技能需求,从而将所获取的这些信息及能力融入到英语课程教学中,从课堂上带给学生与时俱进的学习内容,弥补教材内容单一的缺陷,让学生可以在英语课堂得到更多职业化、社会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学校要提高英语教师的聘用标准,并且制定出与之配套的晋升制度、奖惩制度、绩效考核制度,从聘用的源头上保证英语教师的高素质、高水平和英语职业化教学能力,用健全的规章制度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促使教师可以树立起“学无止境”的终身学习理念,注重自身职教水平的不断提升,为学生带来一节节生动、高效的职业化英语教学课堂。

(三)改变教学模式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相较于高中生而言,已经在行为和能力上有了一定发展,所以这里指的教学模式革新,主要针对构建以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学习方法为主体的模式而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要在课堂上转变师生角色,明确自身的引导作用,积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念、展示自己的综合能力、分享自己适用的学习方法、提出自己学习中存在的客观问题,从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好专业英语的内在驱动力,减少学生学习过程中对教师和家长的依赖,使其能够转变被动学习态度,树立起积极向上的学习思想,从而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质量,这无论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还是未来生活来说,都会令其受益终身。

(四)加强校企合作

尽管很多高职院校现在都已经开始了或多或少的校企合作项目,不过深入了解这些项目实施情况可以发现,多数存在合作程度不深、项目流于形式、面子工程政绩严重等问题,并未充分发挥出校企合作对于人才培养的辅助作用,这一点也体现在了英语教学中。基于此,高职英语教学必须要打破以往校企合作项目的种种局限问题,加强校企合作深入,拓展校企合作途径,为学生提供到企业实习机会,使其可以在真正的工作岗位上锻炼英语运用能力,明确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学生英语知识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运用与岗位工作切实联系到一起,从而打造学生学好英语、用准英语的新道路。

例如,针对旅游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在暑假期间,通过与当地的旅游企业联系合作,形成校企合作共识,由企业为学生提供公司英语邮件的收发、旅游产品英文编辑文案工作,并且给予学生相应的岗位指导和培训教育,让企业真正参与到高职旅游人才培养体系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和价值。而由于学生的加入,也会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因为假期旅游高峰而产生的工作压力,达到企业、学生和高职院校三者共赢的局面。

(五)创新考核评价体系

现代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评价,不能再以成绩为唯一的标准,而是要不断完善创新考核评价体系,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在考核评价体系建设中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综合能力、学习过程的体现,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及时了解学生真实学习情况,为教师接下来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安排提供可靠参考依据和指导作用,从而促进英语教学职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例如,针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教师可以在课堂采取“快问快答”方式,教师用英语提问会计岗位工作相关的事项,学生用英语进行回答,不仅考察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也进一步增强了教学的职业化效果,同时创新了教学评价方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客观存在着一些不足问题,影响了学生英语实力的提升,不利于学生个人和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新形势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要意识到基于职业导向的教学职业化重要性,树立起职业导向教学观念,深入分析英语教学中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创新措施推进教学的职业化发展,革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力度,创新考核评价体系,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英语综合实力和职业素养,为学生的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职业化校企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关于完善军代表职业化制度的思考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职业化建设解决村官带头乏力问题
中国篮球职业化发展探析
职业化院长尚无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