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铁车选址对区域经济影响研究

2020-03-04

经济师 2020年2期
关键词:片区站点车站

●周 阳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铁网络建设以及高铁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缩减了站点城市之间的旅行时间,将连接城市之间的可达弹性进行进一步提高,同时对高铁沿线区域的经济结构做出了改变,提升高铁沿线地区的经济要素流通,促进区域经济向着合理的方向发展。交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社会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两者之间协同发展,任何一方落后,都会限制经济发展与城市的全面建设,最终造成恶性循环。而高铁站作为高铁网络的中枢系统,在高铁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高铁站选址影响因素分析

高铁车站选址与城市发展两者间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同时,当地还有很多因素会对高铁站选址造成影响,下面就针对影响选址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

(一)城市发展方向对高铁站选址的影响

高铁站选址对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战略性规划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修编通常历时较长,通常情况下与高铁站选址存在脱节情况,无法实现完整严密的配合。同时,高铁线路网规划建设最先需要考虑的就是连接重点城市,使之满足高铁站选址与重点城市发展规划之间的协调性。其次,需要考虑的就是将沿线中小城市纳入高铁发展经济圈中,因此,在中小型城市中高铁站选址与城市建设规划应实现协调发展,完美契合。同时,因为在实际的选址过程中,受到原有储备土地与高铁技术特性的影响,所选择的站点与当地规划存在不协调的问题,进而造成高铁站建设出现沉没成本、投资浪费等情况。因此,高铁车站选址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其建设是否符合城市整体规划,站点选择一定要对城市发展有促进作用,如此,既可以提高客流量,又可以获得城市政策经济补贴,实现进一步吸引外来资金投入的目的。

(二)城市环境对高铁站选址的影响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国民生活质量和经济水平都在不断提高,大家对于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环境保护问题同样是尤为重要的。因此,在实施高铁线路网规划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对当地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问题引起重视,将其作为严格保护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充分满足国家规定的相关环境保护指标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高铁站点进行建设,并在采取有效措施的情况下开展建设和运营工作,保证不会影响高铁沿线地区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并为周边群众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三)自然条件对高铁站选址的影响

在高铁站点选址过程中,建设区域的自然气候、水文条件、地质条件以及片区地形均会影响高铁站的建设。

1.高铁站点片区的地形。由于高铁站点建设中各项设施的建设、完善都需要大面积的土地做基础,相关建筑设施包括动车段、整备所、站房等设施,同时要看片区地形是否合适,高铁车站选址的首要条件就是看片区的利用面积能不能满足相应要求。

2.车站片区的地质。在高铁车站建设过程中车库、旅客站房等建筑物的建设对基础的地质条件要求较高,地质条件事宜,可以大大提高施工建设的质量,降低施工难度,也可以减少土石方工程,同时,在建设过程中可以免除高填方和软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施工的资本投入。因此,土地地质条件良好是车站选址中的重要条件,所以,尽可能将车站建在地质条件良好的地段。

3.车站片区的水文条件。高铁站点建设选址应注重片区内的水文条件,水文条件主要包括:内涝水位、洪水位以及地下水位,高铁车站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片区水位的影响,如影响动车段、整备所、高铁车站、机务段等设计高程造成影响,在车站建成后,为了避免发生水灾问题,在车站建设过程中需要在水位高度的基础上在加上波高以及一定程度的安全高度,进行路肩高度设计,同时,要配合城市防洪降落措施进行建设。

4.车站片区的气候条件。在气象条件中,气温和风向是对高铁站点及段所设计造成影响的最大因素。

5.无法克服的因素。在高铁站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地形、地质条件,这些是无法用技术条件来克服的,或者一些受到国家相关规定和保护的设施,如文物保护。

二、高铁站点选址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高铁站点的建设与发展,给当地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带来非常大的改变,必将会对当地与相邻地域的经济合作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并且对于当地经济的优化和升级起到促进作用。

(一)改善区域交通条件

高铁作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压缩时间成本和时间距离的一种新型交通工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城市之间的可达性。拉近城市之间的主流经济圈时空距离,将当地经济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提升当地在全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地位,加速推动当地与周边区域经济开放的升级与合作。尤其是随着高铁的运行开通,使高铁站点建设区域以及沿线城市快速迈入半小时、1 小时生活圈,并与周边城市群形成2~3 小时的交通圈,加速我国各地区之间“一体化效应”与“同城效应”的显著发展,加快站点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

(二)加速新型城镇化建设

高铁的建设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时空距离,加速个各地区之间“区域化”“一体化”“同城化”发展速度,成为一线城市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的新动力。可以从点、线、面三个层次对高铁站点以及高铁网络给地区发展带来的机遇进行分析。就“点”进行分析,高铁站点在哪个区域建设起来,就会引导当地经济发张,成为新的增长点;就“线”进行分析,高铁线路的建设对于沿线经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可以带动城镇经济发展,形成经济走廊;从“面”进行分析,高铁线路网可以将网络覆盖地区连接起来,促进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形成城市群。

(三)开拓旅游市场空间

高铁运输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便捷、快速、公交化等特征,不仅能够扩大当地旅游出行的频率和规模,还可以大大降低游客的交通成本。而高铁站点的建设可以对当地旅游的可达性进行较大程度的改善,还可以提高当地旅游业的竞争优势,改变旅游格局。高铁站点的建设可以给当地带来诸多商机,其中旅游业是最大收益行业,同时,也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

三、加快推进高铁站点建设的建议

高铁建设发展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不仅可以加速沿线资源、要素的流通,对于经济发展可以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会加剧区域经济竞争,给城市是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只有对高铁站建设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和建设。

(一)高标准建设高铁站点,大力发展周边经济

对高铁站点的选择和建设进行综合考虑和规划,建设高铁站点,不仅要考虑当地产业优势、人口规模和扶贫开发项目等因素,还要结合当地既有的城市规划和交通建设情况。高铁站点的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周边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带动高铁站周边文化创意、房地产、金融、旅游等服务业的发展。高铁站点建设应该发挥出其促进新老城区相互协调发展和有机结合的作用,将站点设置、线路规划等事项做好,对连接高铁的“最后一公里”进行完善,加强公路、航空、快速路与高铁之间的联系,实现公共交通的“零距离”换乘、无缝连接,将高铁站点建设区域打造成现代化综合新城。

(二)建立健全跨区域合作机制

加强高铁站点建设区域与高铁沿线地区之间的联系,加强沿线跨区域合作机制建设,促进重大基础设施之间的生态建设、互联互通等。健全各地区之间的高层互访与交流制度,实施重大合作项目的交流、研究;进行省级常态化合作机制建设,对地区之间的工作协调、联系与沟通事项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鼓励高铁沿线的各级区域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强区域间的经济交往,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铁站点建设对于当地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同时,可以加强站点区域与高铁沿线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系与经济交流。同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当地旅游的交通成本,提高游客量,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而且高铁站点和线路网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周边和沿线“一体化”城市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片区站点车站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基于Web站点的SQL注入分析与防范
白塔寺片区地图
2017~2018年冬季西北地区某站点流感流行特征分析
车站一角
首届欧洲自行车共享站点协商会召开
怕被人认出
热闹的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