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音乐课
2020-03-04张文峰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
张文峰(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
为培养孩子们的规则意识和得体的举止,提高艺术修养,教会他们音乐欣赏的礼仪,同时打开学校大门,共享优质资源,我们从2015年初开始了周末艺术课。周末艺术课在隔周的周末举行,由青年教师们组成团队策划组织、设计课程。此课程从开始之初便采用了“家长+孩子”模式,必须家长陪伴孩子一起听课。同时,课程作为公益课程,面向社会开放。
三年时间里,44场课程,20000多人次观看。从最初的乐团演出,到后来的博物馆课程,再到舞台剧、音乐会、舞蹈、版画、名曲艺术赏析等,学校将大量的艺术形式呈现在家长和孩子眼前,学校用艺术打开了校园大门。
一、背景
三年前,在学校组织的一场活动上,我们发现,孩子们缺乏聆听的习惯和欣赏礼仪,演出的过程中很多孩子满场跑,家长们也是如此,演出结束后,场地留下不少垃圾。由此想起在国内很多的音乐厅,常常有音乐家因为场内秩序的问题愤而罢演。而一所学校的艺术教育使命应该是让孩子们经过六年的学校教育,通过学校的课程和活动让学生懂得如何尊重他人,如何欣赏音乐,懂得音乐欣赏的礼仪,让他们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和公民素养,这个课程迫在眉睫,且应该长期不懈。
为此,我们开始了长达三年的周末艺术课。起初,我们只面向我们自己的学生和家长,更多地只关注学生的礼仪和艺术修养的习成。到了第二年,我们愈发感觉到,学校的发展,除了关注教学本身,还需关注学生、老师、家长、学校管理者、社区及其他关联方等构成学校教育共同体,共建常态的、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而社区则是孩子们的另一个学习场所。于是,我们开放了课程,打开了校门,邀请左邻右舍亲朋好友来到学校一起参加我们的艺术课程。
二、过程与方法
(一)课程设计
在教学内容上,我们注重课程品质,坚持给孩子最好的。我们精心挑选演出内容,向艺术团体、剧团发出邀请。还要制作校园宣传,安排校园安保,制订紧急预案,联系演出前的彩排,还有老师负责审核每一个演出团体的教案。
我们把这个课程与学校的“大雁积极行为”融合一起,每次开始前都要由小主持人带领进行“大家三小的孩子,应该怎样听音乐”的互动,用三分钟的时间宣讲基本礼仪:手机调成震动、安静聆听,节目什么时候应该鼓掌,遇到熟人怎样打招呼,退场时应该让老人先走……不厌其烦,但始终坚持。家长和孩子的变化是潜移默化的,几次课后,学生们越来越安静,家长们也很自律,他们知道了得体的举止和礼仪,再也没有在音乐会上乱跑的孩子。
(二)听课群体
仅仅教导孩子是不够的,家长也应该参与进来,教育不止是教会孩子,也要教会家长。家长日日陪伴孩子,他们的言传身教更为重要。于是,从开始之初便采用了“家长+孩子”模式,家长必须陪伴孩子一起听课。
(三)听课路径
周末艺术课作为公益课程,面向社会开放。老师们把互联网技术也用在了课程上,每期课提前在学校微信上预告,采用抢票的方式入校。往往一次课放出150~300张票(一张票可以来一个大人一个孩子),很快就被秒杀一空。我们固定在周三的晚上七点半准时发出微信抢票,已成惯例,这样让周末艺术课有了一大批忠实粉丝。
三、流程与保障机制
(一)利用社会资源,实现共赢共进
北京市有一个“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这些演出都非常精彩,甚至还有非遗项目。每次一开学,我们立刻跟主管部门联系,根据需要提出我们想要的课程,一般可以安排1~2次。
满天星交响乐团是一个享有盛誉的公益乐团,我们邀请他们来给家长和孩子们演出,同时我们也把交响乐团的排练厅供他们平时排练,共享资源和场地。
(二)邀请优秀的团队和课程
我们也会选择一些优秀的、声誉很好、适合孩子的演出团队和课程,比如中央音乐学院的弦乐四重奏,中国美术馆的《走进美术馆》课程等等。这些优秀的课程让我们开阔视野,感受了高雅艺术的魅力和享受。
(三)发挥本校教师和社团专家的作用
我们学校也有很多有很好艺术造诣的艺术老师,比如我们的戏曲老师、美术老师,都在这个周末艺术课中讲课。还有我们的社团专家更是骨干力量,他们有的自己授课,有的带着学生一起表演,比如民乐团和交响乐团,每年都做一次乐团的展示课程——《走进民乐》和《交响乐是什么》,现场排练、现场讲解,普及音乐知识,打开艺术之门。
(四)策划团队
周末艺术课的整个组织与安排,需要很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课程与设计,需要对课程的理解和梳理;现场的管理,需要自信表达和驾驭现场能力;每一期宣传海报的制作、微信的编写,需要较好的文字功底和图文设计能力,而这些能力是能迁移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的,这一切让几位年轻老师迅速地成长起来。
(五)学校各部门支持
每次的周末艺术课都需要学校校务部和信息组大力支持。入校安全、会场纪律、道具搬运、信息技术支持、现场音频和视频等等。另外,学校还在资金上给予一些支持。因为是社会公益课,很多的团体都不收费或者收费很少,我们坚持选择有品质又有公益之心的团队,事实证明这是可以做到的。
四、意义与价值
(一)周末艺术课是社区与学校的深度融合
学校和家长、社区间形成了良性互动,社区以学校为中心,为学校发展提供资源与支撑,每个人都能成为知识的发生者与传递者;而学校无边界,敞开大门面向社区,从而拥有更好的教育生态环境。
(二)丰富学生艺术课程
周末艺术课以开放多元的艺术形式,带给孩子们在课堂上不容易欣赏和学习的艺术课程。比如走进博物馆课程、高水平的音乐会、近距离的艺术课程体验、博大精深的民间艺术,都让孩子们开阔视野、感受艺术的魅力。受艺术课的启发和影响,现在又衍生出了一个新的课程“周末阅读课”,这是学校图书馆老师牵头做的,同样是公益课程。
(三)创造一个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场所
周末艺术课要求的是一个孩子必须有一个家长陪同听课,教育不止是教会孩子,更要教会家长。家长日日陪伴孩子,他们的言传身教更为重要。同时,通过这个课程让家长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从而达成一致的教育观和价值观,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助力。
(四)是学校服务社区,成为“文化中心”的尝试
一所学校如果能成为一个社区的“文化中心”,一个社区的“精神高地”,使学校的功能最大化,是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第一步,学校成为社区的文化中心能更好地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的“双绿”时代正逐渐从理想走入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