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

2020-03-04吉林省榆树市弓棚镇武龙中心小学

关键词:德育学科数学

■吉林省榆树市弓棚镇武龙中心小学 李 颖

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当中,德育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学校必须坚持德育为先,将提高学生道德素质放在首位,正确把握教学和德育之间的关联,将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深处。要想培养合格的现代化人才,就必须将提高人才的品格和道德素质作为重中之重,假如一个人只是有了高超学术本领,但是不具备良好道德素质的话,会给社会带来一定危害。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探寻数学学科中德育渗透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数学贯穿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利用数学学科当中的德育要素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情操,将会更好地助推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为数学教育带来活力。本文将着重就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小学数学教学和德育结合的必要性

德育为首是学校教育的主旋律,所以德育必须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贯穿学科教学的方方面面,从而体现出德育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德育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超越和补充,有助于转变应试教育思想,让师生都能够在接受德育熏陶的过程中收获知识能力的进步,获得一个全面发展的综合平台。在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认知体系当中,一直都认为德育是班主任在班会上的事,又或者是可以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与语文学科教学当中进行一定的渗透。反观数学学科是自然科学学科,具有严谨性以及科学性的特征,也是因为这样的特性,不允许进行感性思想道德教育。事实上这样的观念和思想认识是片面且不可取的,因为德育应贯穿学校教育各个环节,应该贯穿到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当中。在小学数学教育实践中,适时恰当地引入道德教育内容,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优秀品格,还能够让学生在解决疑难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探究精神、合作精神,在学习有关知识时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感与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等。可以说小学数学教学是德育渗透的重要渠道,是完善数学教学内容、丰富数学学科教育功能的有力措施。

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和德育的结合点

从内容角度上进行分析,小学数学和德育存在着很多的交叉和结合之处,这正是开展数学德育的基础,有效降低了德育渗透的难度,也给数学教育发展带来了积极正面影响。通过对小学数学学科当中的教材内容和与数学相关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后发现,数学学科当中所蕴含的德育素材是非常丰富的,这些材料除了有益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之外,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是不可多得的综合教育财富。数学学科和德育内容的结合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材中有大量和爱国教育相关的德育素材。爱国教育是德育的核心内容,能够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感的熏陶。比如对于圆周率的介绍、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数据资料的介绍等,都能够让学生真实感受到国家的发展,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在各个领域所获得的突出成就,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二是数学学科中包含着科学精神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数学学科是十分重要的,理科学科存在着内在逻辑与矛盾,在教学当中要求学生掌握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等科学包含着辩证唯物主义,在指导学生形成正确认知观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三是数学和生活实践应用存在着密切关联,是增强德育动力的关键。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在我们的生产生活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引导学生对数学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观念,在增强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还能够更好地落实德育,增加数学德育工作的活力。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

(一)教师以身作则,强化人格魅力

亲其师,而信其道。这句话所说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学当中的重要作用。只有在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敬仰的情况之下,学生才会积极聆听教师讲授的内容,努力从教师的讲解当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与营养,保证课堂教学高质量完成。毋庸置疑,德育既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说理与训练的过程,还是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与潜移默化支撑的发展过程。对此,教师要充分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通过强化专业素质和提升人格魅力,来进一步扩大学生在德育品质发展和数学学习方面的积极影响。教师对待教学和学生的态度,会影响到学生对待数学学科的态度和为人处世的观点,所以教师需要言传身教,凭借自身过硬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推动学生未来进步。例如,在正式进行数学教学前,教师先要做好一系列的教学准备,以更加从容的姿态投入教学活动;课堂着装必须得体大方,语言表达清楚生动富有逻辑,板书整齐规范,让学生时时刻刻都能够感知教师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在学习当中身体力行,做到认真细致,学习教师的人格精髓。

(二)挖掘数学教材,开展爱国教育

假如我们在对数学教材进行利用的过程中,只是从表面上阅读课本,可以发现的德育题材是非常少的,这是因为简单地阅读教材而不进行深入挖掘的话是不能够发现埋藏在教材深处的德育内容的。对此,教师要注意对数学教材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挖掘,在教材当中找寻德育渗透着力点,然后把这些要素恰当地引入数学课堂,让学生既收获知识营养又受到德育熏陶,给学生今后步入社会创造良好条件。考虑到爱国教育是德育的核心,教材当中又包含着很多显现出爱国情怀的德育内容,教师可以挖掘这部分材料,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爱国品格培养。例如,在学习圆周率时,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中运用数学史的相关材料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如给学生介绍早在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家祖冲之就推算出圆周率π的值,并提出了密率值,这样的成果比欧洲人早了1000年。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补充在数学研究当中不懈钻研和催人奋进的故事,让学生对学好数学满怀信心。再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提及节日内容,就可以引入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然后利用这些传统文化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利用解题环节,推动德育渗透

解决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是小学数学教育的主体内容;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教师必须要关注的内容。数学问题具有抽象复杂的特点,所以让很多学生在学习当中遇到了重重困难,更让很多学生产生了抵触和恐惧的心理,影响到了解题教学的实施。根据这样的情况,教师需要运用恰当的方法对数学问题进行简化,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断梳理和优化解题思路,保证解题质量。在德育渗透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好解题环节,在问题的设置方面,尽可能向德育方面靠拢,既让学生解得了问题,又让学生受到一定的德育熏陶。例如,在教学利息利率时,可以设置以下问题让学生解答:小华有1000元压岁钱,运用整存整取的方法存一年,年利率是2.25%,想要到期后把所有的钱捐给希望工程,到期后小华总共能捐多少钱?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爱心。

(四)联系实际生活,促进德育延伸

德育除了要在课堂上进行渗透和推进之外,还必须做好课下延伸,在具体生活中抓住典型事例,引导学生深层次思考,也能够促进数学和德育的融合,让学生在感知数学学习乐趣和实用价值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数学学科本身就有着实践性强的特点,组织实践活动符合学科特征,也可以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感受,使得学生学会在课外实践中从不同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在德育培养方面更为有效。例如,在学习了千克这部分内容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以下课外任务:请统计家人体重,绘制表格,并提出一定的意见和建议。这样的实践活动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会增加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度。在此基础之上,教师给学生提供标准体重参考表,让学生在对照当中发现家庭成员中的超重问题,然后与家长共同制订锻炼计划保持健康,不仅拉近了亲子关系,也获得了良好的德育成效。再如,在学习认识时间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制作作息时间表,让学生学会正确进行时间安排,培养学生节约时间的观念。

德育在基础教育当中始终居于重要地位,伴随着新课改的落实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又再一次将德育摆在了一个突出地位,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任务,坚持以德育为先。面对这样的要求,小学阶段各个学科都应该担当起德育的责任,让学科教育和德育同步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人。小学数学教师要深入挖掘数学学科当中的德育内容,抓住数学课堂的教育时机开展德育渗透,拓展数学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提高数学核心素养的同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猜你喜欢

德育学科数学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学科新书导览】
《中国德育》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