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思维导图促进学生德育发展的研究
2020-03-04江苏省沭阳县东关实验小学邵平平
■江苏省沭阳县东关实验小学 邵平平
写作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英语综合学习能力的具体体现。但是由于小学生的英语词汇量积累不足或语法知识掌握不牢固,使得他们面对英语写作时常常不懂得如何下笔,影响了写作能力的提升。而如果可以灵活地运用思维导图,就可以优化学生的写作思路,降低学生写作的难度,同时也可以融入德育思想,从而可以促进小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和德育素养的协同发展。
一、基于思维导图指导下的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必要性
思维导图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工具,主要是借助符号、线条、图像或词汇等基本要素,按照大脑的思维模式,将某些相关的知识以树状分支结构展现出来,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尤其是可以辅助学习者梳理自己的思路,快速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点。对小学英语写作而言,其本质上也是一个梳理写作思维的过程,具体就是将写作的思路以及关键的知识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罗列出来,这样可以在写作的过程中更容易明确写作的要点,提高写作的质量与效率。由此可知,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有效地融入思维导图,可以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视角对写作内容的整体性与层次性进行展示,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实际的英语写作中依据思维导图来强化自己对写作内容中相关知识点关联性的认识,同时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辅助学生理清写作的思路,优化作文写作的构思,避免学生出现边写边思考的情况,否则会直接影响他们写作的质量与效率。此外,在写作的思维导图构思下,学生可以直观地在其中不同的部分灵活地添加必要的写作内容,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与效率。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促进学生德育发展的策略
(一)基于教材内容,培养思维导图应用意识
对小学生而言,他们当中的大多数可能并不是非常熟悉思维导图这个思维工具,所以为了让他们可以顺利地利用思维导图辅助自己完成写作任务,教师首先要为学生讲授思维导图的含义及其绘制方法与技巧等。基于此,在平时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期间,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文本内容,指导学生从初步尝试、模仿训练逐步到自主创作方向转变,逐步深化学生对思维导图的理解与认识,提高他们对思维导图使用的应用能力。而为了促进学生德育发展,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的过程中,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在其中融入一些德育方面的主题内容,这样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优化,确保他们身心健康发展,让他们可以逐步喜欢上英语写作,不再对英语写作产生畏惧感、陌生感或排斥感。
例如,在指导学生开展写作之前,教师可以抓住英语阅读时机,指导学生尝试归纳、总结其中必要的文本构思以及中心思想,尤其是要注意把握文本的关键词,指导学生可以将这些提取的关键词联系起来,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良好的文本构思情况。比如,在学习《Hobbies》这篇文章期间,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设计一些阅读活动与任务,鼓励他们挖掘出这篇阅读文本中的关键词语,并尝试利用这些关键词语对文章进行复述,逐步使他们熟悉思维导图这种方式。比如,可以以阅读文本中4个任务作为思维发散的关键点,之后扩展性地将不同人的爱好罗列出来,并灵活地运用哭脸、笑脸以及图标等对不同人的爱好进行补充说明或解释分析。通过该种阅读指导方式,可以基于思维导图的呈现来帮助学生树立整体的“篇章”意识,并学会利用思维导图来提炼关键词、标注以及线条等。然后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以“My mom’s love”“My friends”和“healthy life”等主题,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阅读任务,指导学生利用所学到的思维导图知识去自主归纳这些文章的核心思路与内容,这样可以在借助阅读活动锻炼学生对思维导图应用能力的同时,深化他们对这些德育相关文本知识的理解与认识,有效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发展。
(二)基于思维导图,激发学生关联想象意识
在当前的小学英语写作教学期间,学生的写作思路常常比较窄,并且容易受到限制,尤其是无法灵活地运用一些自己所学到的英语词句流利地进行英语表达,或者即便小学生已经积累了部分丰富的英语词汇知识与语法知识等相关基础知识,但是如果学生的关联想象意识不足,无法统筹这些英语要素,那么同样无法有效地促使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来完成写作任务,影响了整体的英语知识学习效果。基于此,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当中,教师要注意有机联系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拓展他们的写作思路,使他们可以灵活地使用自己所学的英语词汇知识来完成写作任务,这样更有利于借助思维导图来促进他们关联想象思维与意识的发展,提升他们的自主写作能力。而在指导学生完成写作任务的过程中,为了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发展,可以在指导学生进行关联想象训练的时候为他们设计一些有关德育的话题,这种写作训练方法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德育素养发展,如环境保护、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等都属于良好德育素养的知识范畴,也都可以成为训练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生活化素材。
例如,在平时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那些差距比较大的英语词句或者结构规则具有相似性的知识呈现在学生眼前,让他们展开深入思考和分析,借助多样化的思维模式去挖掘这些英语词句的个性和共性特征,之后再灵活地采用联想方式来找到同这些英语词句具有相关性的一些英语词句。该种指导训练方式可以使学生形成联系相似或相近英语词句的意识,这样之后可以使他们在写作的过程中实现从点到面,逐步拓宽自己写作知识面的学习目标,增加小学英语教学的趣味性。比如,在开展写作指导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以“My holiday activities”为主题的英语写作任务,指导学生以小作文的形式将自己上周末的活动进行描述。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述相应的写作内容,可以首先提供一个案例,如针对“广场放风筝”这一假期活动,指导他们从“fly a kite”逐步发散自己的思维,联想出“in the park”,借助这种方式逐步促使学生联想出更多的写作内容,这样可以逐步丰富他们写作的素材库。同理,基于“run”,相应地联想出“on the road”等关键的英语词句,这样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为了利用该教学环节促进学生德育思维的发展,教师要认真地审读英语写作的内容,其中如果发现学生写出了“乐于助人”“尊敬老人”“爱护环境”等一些良好的德育知识,教师要及时鼓励和赞扬学生,在使他们熟练掌握思维导图及应用情况的基础上,提升他们运用思维导图写作的能力,促进他们德育素养的发展,这对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基于思维导图,辐射学生多元化发散思维
思维导图本身是一种创新性思维工具,在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多元化发散等思维能力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有利于调动与发挥小学生的思维能动性,能够对提高他们的英语知识学习效果和写作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从本质上来讲,思维导图本质上就是以图画方式将自己的思维与想法呈现在画纸上,配合相应文字的展现,力求可以生动、传神地表达出写作的真实含义。在实际的思维导图制作和应用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灵活地以一些关键的英语主题词为核心,依据科学的分类方法来构成各个关键的英语词汇,同时还可以和中心连接起来形成放射性曲线,最终使初中生清晰地展现出自己的英语写作思路,增强他们写作思路的明确性,避免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出现混乱等写作问题。
例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积极地鼓励学生自主地结合写作的任务和主题,自主地去进行思维导图创作和运用,结合写作主题将自己的写作构思与思维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呈现,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多元化思维能力发展,完善学生的写作构思。比如,在指导学生以“My family”为主题写作时,为了帮助学生梳理自己的写作思路,可以指导他们首先以该写作主题为核心,通过发散思维的方式来明确写作的主要思路,如将其分别划分成Mother、Father和Sister等不同的描述对象;第二个层次可以分别描述不同对象的爱好、性格与习惯等。这种多元化思维发散及应用的训练方式,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丰富他们的写作内容,帮助他们理清写作思路,同时也可以使他们在写作的过程中逐步意识到家庭和睦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这一道理,促进他们良好德育素养的发展。
总之,思维导图是辅助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一个有效工具,也是帮助学生完成写作构思、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为了顺利地在小学英语写作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基于教材内容,培养思维导图应用意识,同时还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激发学生关联想象意识和辐射多元发散思维,加之德育知识的融入,可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和德育素养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