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丹东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2020-03-04文|

经济视野 2020年23期

□ 文| 邹 辉

“十三五”时期丹东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1.在节能环保产业上,工业循环水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业余热回收利用、无水印染技术,以及新型高效节能助燃、高效清洁燃烧、高效节能照明、城市节能路灯控制、智能电网节能控制、多功能电机节能保护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得到很好地开发和应用,为今后产业发展积蓄了后劲。丹东环保产业园、东港再生资源加工产业园初具规模,正在加快发展,有望成为丹东市新兴产业的中坚骨干力量。

2.在新能源产业上,围绕风电、核电、生物质能的发展,正在引进和自主研发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围绕生物能源发展,启动实施了丹东德成塑胶科技有限公司的海藻制生物柴油和丹东市承天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生物质制气及发电项目。

围绕国家风电、核电建设,丹东丰能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专门为风电、核电、火电等配套大型环镘件生产基地已经上马,年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

3.在生物产业上,生物育种方面的成就比较突出,丹东农科院作为国家玉米原种基地和国家863计划抗虫转基因玉米课题的重要承担单位,正在建设国家级玉米生物育种重点实验室,通过研究应用细胞工程育种技术,进行抗虫基因以及高效利用基因转化,选育出一批具有早熟、抗病、优质等优良性状的稳定改良玉米自交系。

丹东市与辽宁大学合作,攻克林蛙雌性诱变这一诱变育种关键技术,使雌雄比例由原来的4:6提高到目前6:4,回捕率由千分之三提高到百分之三,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林蛙养殖效益,为丹东市林蛙产业快速发展扫清了技术障碍。

4.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丹东市有较好的信息产业基础,有一批像达荣地理、东方测控、奥龙射线、朗琪科技等软件骨干企业。华通测控等部分企业正在研发应用于物联网的网络测控仪表、智能保护控制单元、网络通讯管理机、变配电综合监控系统等技术和产品。另外,在为三网融合配套用的三频段信号混/分离器、应用于高性能集成电路的新一代微波等离子体离子源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方面,也都取得较好成效。

5.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主要是辽宁曙光汽车集团的混合动力车项目。目前,企业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合作研发的12米混联式的混合动力低入口公交车,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现已生产2批次70余台,并成功投放市场,被歹入国家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示范试点推荐使用目录。该车的突出优点是采用高效电驱动,有效改善发动机的不良工況,大大降低燃油消耗率,减少尾气排放,实现低噪音。

6.在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上,一些技术问题正在不断解决。尽管目前产业规模和经济总量不大,但极具特色。如:以硼为主要特色的超细高纯度硼粉、新型硼化物等,以节能降耗和提高效率为主要特点的无水印染装备、智能动态实时磁控电抗新技术、医用胶囊生产及填充装备、重大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等。

丹东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

一是规模较小。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新兴产业发展的骨干群体,其拥有数量与企业总量比较数量太少,仅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1%,高新技术产品増加值仅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7.8%,对全市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强。二是产品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产品种类较少、产品领域较窄,市场发展空间不足。缺少核心技术,产品档次偏低,产品技术水平与国外高端产品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市场竟争力不强。三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丹东市很多企业缺少新兴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端研究开发人才,特别是缺少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能够主持担纲国家、省级重大课题的人才凤毛麟角。核心技术依赖外部引进,自主创新能力弱,自我发展能力弱,缺乏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四是缺乏依靠科技创新发展新兴产业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主要表现在一些企业自身对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认识不足,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创新机制建立、研发资金投入、研发队伍建设等方面,力度不足,作为不大。

新形势下丹东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是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立足现有基础,加大扶持力度,筛选出一批如无水印染、超级电容、磁控电气装备、生物育种、新能源汽车、生物质能源等重大新兴产业项目,给予连续几年的扶持,纳入市领导工作日程,进行重点调度推进。二是建立新型创新体系。根据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和丹东市人才匮乏的现状,加快建立“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引导和鼓励企业向高校科研单位要人才、要智力、要科技成果。积极做好丹东市国家和省级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的申报和建设工作。鼓励企业兼并收购国外科技型企业和研发团队。三是加强产业发展环境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孵化基地和各类产业园区等作为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是未来丹东推进新兴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要对发展新兴产业有具体和行之有效的扶持政策,以确保新兴产业能够优先发展、快速发展。四是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瞄准国家重点,把丹东市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尽快融入国家发展的大框架内。丹东市在培育新兴产业过程中,要紧跟国家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把握行业技术发展趋勢和市场需求,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提升,使丹东市新兴产业的发展能符合和适应国家发展新兴产业的需要,从而得到国家和省层面的支持与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