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疗设备应用安全与质量控制工程的重要性

2020-03-04文|

经济视野 2020年23期

□ 文| 孙 镭

近些年市场经济逐渐放开给医疗事业发展提供了契机。设备作为医疗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医疗服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医改的推进,医疗设备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攀升。医疗设备功能提升的同时,其质量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为了给患者提供最优服务,需要医院打造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本文就如何提升医疗设备安全质量控制效率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医疗设备安全应用的意义

医疗设备在临床医疗中发挥很大作用,是提升医疗质量水平的关键所在。当前医院常见设备有B超仪、CT机、心电图机、超声仪、激光仪等,如果这些仪器的质量控制不到位,就会导致测量值出现偏差,进而影响诊断效果。要想扭转这个局面,需要医院重视医疗设备质控工作,通过采取一系列控制手段,让医疗设备保持在正常状态。

在医疗设备的帮助下,医生准确掌握患者病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在医患共同努力下,病情得到好转,直至恢复健康。患者摆脱病魔,心情会变得愉悦,会自愿为医院做宣传。医院接收更多患者,一方面可丰富临床诊疗经验,另一方面可增加经济效益。

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1.完善质控体系。医院只有建立完善的质控体系,才能保证医疗设备始终保持健康状态。首先,医院要严把设备采购关。医院要成立采购小组,成立采购流程。采购人员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并获得相关资质认证。当采购小组组建后,即可对医院诊疗情况进行充分调研,整合调查结果,以此作为采购方案的制定依据。在方案中要明确设备规格、数量等要素,同时方案中要包含性能指标,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列出售后服务细节。当一切准备工作做好后,采购小组深入设备市场,获取市场信息。通过对比分析,从市场中选出几家具有资质的供应商,对其设备进行检测,剔除不符合要求的产品。通过此举,既可满足日常需要,又能节约设备采购成本。在设备进场后,需对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待设备稳定运行后,验收工作才算完成。当然,医院要和供应商完成技术交底,确保医务人员熟练使用设备。其次,严把设备应用关。

医院要建立完善的设备应用手册,包括设备应用流程及应用细节。医院全员要严格遵照应用手册,以此规范设备操作行为。倘若出现违反手册的行为,需第一时间进行制止,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最后,严把人员素质关。医务人员要持证上岗,并将设备应用手册牢记于心。在设备应用时按照相关流程执行,以此降低医疗事故的出现概率。

2.强化应用检测。在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医院要组织人员对设备进行全测试,一方面可排查设备故障,确保设备保持最佳状态,另一方面可掌握设备性能状况,为后续的养管工作提供依据。通常情况下,医院要对比设备初始状态及当前状态的区别,以便判断出设备的应用状态。倘若设备应用状况不佳,医院需要思考问题形成原因。一般来说,设备应用效果不佳,要么是设备不符合实际需要,要么是设备质控措施不得当。前者,医院要考虑更换设备,以提升应用的准确性。后者,医院要调整质控标准,以降低设备误差。设备调试工作要由设备工程人员完成,这样才能确保调试的规范性。

3.严控安全检测。倘若医疗设备漏电,不仅会给患者的身心带去伤害,还会降低医院形象,因此需要严控安全监测关,避免医疗设备事故。对设备进行检测,尽可能将漏电流引入地下,这样就可降低影响。检测流程:第一步,对电线进行细致检查,尤其是插头、连接器等部位,要采取全面检测手段。第二步,要按照相关流程测量接地阻抗。第三步,测试设备外壳的漏电流数值。第四步,将设备接地后,进行绝缘测试。在测试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有关规范执行,这样才能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保障医疗设备具有较强的安全性。

4.加强预防维护。认真开展深维护工作,不仅能最大程度预防安全事故,还能让设备一直保持最佳运行状态,这对提升诊疗效率大有益处。维护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测试设备性能、二是测试电气安全,三是清理及润滑设备。要想维护工作卓有成效,需要医院安排人员负责此项事宜。每种设备的维护流程不同,需要人员特别注意。在规定时间内对设备进行全面维护,及时排除设备故障,以保证设备能够正常应用。需要注意的是,设备始终保持超负荷状态,会加快损耗,因此需要医院购进设备,以缓解设备的工作压力。通过合理安排设备,让设备安全稳定被应用,推动医院的临床诊疗工作顺利开展。

5.加强信息管理。医院要加强信息管理,这样能提升设备质控水平。信息管理工作由医院技术人员及厂家人员共同负责,将各类设备的基本信息录入管理系统,方便人员查询。尤其是要将维护信息录入系统,为后续的维护工作提供参考。

总结

在新时期下,医疗设备质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因此需要进行革新。医院要建立完善的质控体系,同时强化应用安全检测,加强维护管理工作,以此打造高效的质控模式。只有医疗设备保持在最佳状态,才能推动医疗活动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