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如何实现财务共享服务下管理会计信息化
2020-03-04□文|鲁嘉
□ 文| 鲁 嘉
财务共享服务是新时期背景下的产物,通过建设财务共享服务,能够帮助企业制定一套健全、完善的财务管理流程,从而降低企业成本支出、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减少财务人员工作强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力资源的不必要浪费。保证财务人员能够将更多精力转移到实现企业长远发展战略方面。而企业想要实现财务共享目标,需要满足两方面需求,一方面是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另一方面是强化资金投入力度。因此,本文针对实现财务共享服务下管理会计信息化实施策略进行分析,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奠定良好基础。
财务共享服务和管理会计信息化简介
财务共享服务概述
财务共享服务最早起源与西方发达国家,后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在国际上逐渐流行和推崇。现如今,随着市场竞争压力的日益剧增,大部分企业都认识到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并广泛运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所谓财务共享服务管理模式,主要是将企业多种标准化运营业务进行整合,并形成一种适合企业发展的新型财务管理流程,从而有效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水平。一方面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支出,另一方面能够提高企业服务水平,能够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解决企业财务组织重复建设等问题奠定良好基础。然而,想要充分发挥财务共享服务的作用和价值,需要企业提高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现代化财务系统分析财务数据,保证企业所有财务信息统一管理。为保证财务数据安全性,还应做好技术和信息更新工作。并且在应用财务共享服务管理模式过程中,财务人员应合理安排信息和成本核算,并不断优化和完善财务管理工作。
管理会计信息化概述
管理会计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分析和评估企业财务数据为主,结合评估结果预测企业是否存在财务风险,同时为企业重大决策提供依据。可以看出,管理会计在企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而管理会计信息化,就是将管理会计与信息化技术相融合,使财务分析工作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保证财务分析结果更加准确和及时。从而为企业规避财务风险,提高决策水平奠定基础。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然而,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由于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起步较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稳定发展。
实现财务共享服务下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具体措施
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企业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是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必要前提。在财务共享服务管理模式下,企业应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大数据优势评估系统,用来分析和评估企业财务绩效以及成本核算等财务项目。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分析结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另外,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虽然能够高效传输财务数据,但是也为不法分子盗取财务信息提供了有利条件。为了保证财务信息安全、可靠,需要采取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分析:第一,通过监控系统对企业客户进行精细化管理,实施监督用户行为。另外,企业需要充分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针对故意泄露财务数据的用户。第二,企业需要设置财务信息访问权限,没有访问权限的用户不能查看或应用财务数据,从而保证信息安全性。第三,企业需要做好软硬件设施维护管理工作,通过定期更换设备、更新系统,为财务信息安全性提供保障。
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管理会计工作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提高管理会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有利于推动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进程。具体来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如果遇到员工没有真实回报出差时间,或差旅费上报存在疑点等情况,管理人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其真伪进行分析。另外,将大数据技术与管理会计融合,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有利于企业规避财务风险,强化决策水平。除此之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繁杂数据信息,通过大数据技术,能够将信息进行整合,并挖掘其中存在的有价值数据和存在关联的数据,有利于财务工作人员掌握企业财务工作各要素,保证相关工作顺利实施。
强化信息化人才培训力度
财务人员是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主体,在企业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当前,大部分企业都面临人才缺乏问题。导致管理会计信息化无法有效实施。因此,强化专业人才培训力度,成为企业实现财务共享服务的主要目标。在培训过程中,需要重视灌输财务技术方面的知识,强化信息化技术培养水平,保证所有财物人员能够熟练使用信息化技术,并做好维护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想要保证财务共享服务与管理会计信息化有效融合,就要重视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并构建信息数据保障体系,从而为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奠定基础,为企业获取最大化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