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下探讨国企税收如何筹划

2020-03-04李长席

经济视野 2020年23期

□ 文| 李长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法律制度的完善,国有企业也开始逐步实施和完善税收筹划。目前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的社会经济环境也要求国有企业依法纳税并能够进行税收筹划。因此,从纳税对国有企业价值的影响出发,探讨如何对国有企业的税收筹划实施有效管理。

税收筹划的概念

税收筹划是指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通过事先规划和安排业务、投资、财务管理等活动,选择最佳的纳税方案来降低税收负担,尽可能获得节税效益。西方国家对税收筹划的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早,作为经济排头兵的国有企业,现在也逐步并高度重视税收筹划工作。

税务筹划的原则

国有企业税收筹划已经成为现代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充分发挥税收筹划在现代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促进现代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国有企业税收筹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1.依法性原则。合法性原则是税收筹划的基本原则,国有企业进行税收划必须遵守国家的税收等法律法规。

首先,国有企业的税收筹划只能在税法范围内进行规范调整。国有企业作为纳税人必须要做到依法纳税,依据不同的纳税税基、税率、纳税时限、纳税地点以及纳税主体等的差异,依法选择不同的税收筹划方案。其次,国有企业的税收筹划不能违反国家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和其他相关经济规定,财政部制定的财务会计制度是国有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具体指引,国有企业作为最重要的经济和会计实体,绝对不能违反国家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及其他经济规定。最后,国有企业的税收规划必须特别关注国家法律和监管环境的变化,该税收筹划计划通常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法律环境下制定的,以国有企业的某些经营活动为脉络,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的法律法规可能发生变化,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者必须相应地改变和完善税收筹划计划。

2.事先筹划原则。事先筹划原则要求国有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时,应根据国家税法的差异化政策,对国有企业的各项活动等,尽可能提前进行规划和组织,以减少不必要纳税行为的发生,切实减轻国有企业的税收负担,从而实现税收筹划的目标。

3.服从于财务管理总体目标原则。税收筹划必须支持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始终着眼于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国有企业税收筹划不仅仅是对国有企业整体税收负担的简单比较,我们需要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因为一个可以减轻当前税收负担的税收方案,可能会增加国有企业未来的税收负担,这就要求我们国有企业财务经理在评估税收方案时,要引入资金的时间价值,不能过于追求眼前税收利益,而忽视了整个国有企业长远的税收利益。因此,国有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如果没有考虑到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只以税收负担作为选择税收方案的唯一标准,可能会影响财务管理总体目标的实现。

4.服务于财务决策过程性原则。国有企业的税收筹划是通过组织国有企业的相关活动来进行的,它直接影响到国有企业投资、融资、生产经营和利润分配等决策的各个方面,如果国有企业的一系列财务决策过程中没有税收筹划的服务,那么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会做出错误的财务决策。

税务筹划的基本方法

税收筹划的方法很多,在实践中,很多方法是结合在一起的,为了便于分析和理解,本文仅简单介绍税收优惠政策、会计处理方法等规划方法。

1.利用税收立法进行筹划,是指纳税人根据国家税收立法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税收筹划。从税收制度的结构来看,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的税收规划主要基于以下优惠要素的使用: 利用免税、利用减税、利用税率差异、利用分劈技术、利用税收扣除、利用税收抵免、利用退税等八种方式。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法技术简单,适用范围窄,有一定的风险。第三、四种方法相对适用范围广,技术复杂。按照第五种至第八种方法进行税收筹划的项目,主要是规模较大的项目。

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经济政策,在使用税收优惠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尽量挖掘信息来源,多渠道获取税收优惠,如果信息不充分或不及时,国有企业可能会失去可以利用的优惠政策,信息来源是主要是税务机关、税务报刊、税务网站、税务中介和税务专家等渠道;(2)充分利用但不得有不适当的条件,同时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3)与税务机关保持良好的沟通。在税收筹划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可。

2.会计处理方法是指有选择地进行会计处理计划的方法。在当前的经济活动中,同一经济事件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这将对国有企业产生不同的财务状况,这些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已经得到税法的认可。因此,国有企业可以通过相关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规划,当然也能达到尽可能获得节税收益的目的。

总结与讨论

国有企业税收筹划是在完全依法纳税前提下进行的,国有企业通过合理税收筹划,有助于实现国有企业价值最大化。新时期的税收筹划工作,国有企业必须充分重视并积极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