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乡村振兴中农村社会组织的作为空间

2020-03-04李盛翠

经济视野 2020年23期

□ 文| 李盛翠

农村社会组织根植于农村和农民,是一种内生型组织,与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相符合,能够有效帮助农村解决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的一些实际问题,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巨大的价值。党的十九大指出:“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因此推动农村社会组织的创新发展有着实际意义,是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促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有效路径。

农村社会组织的政治空间

农村社会组织在政治领域的主要作用就是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在农村日常管理中,涉及到村民利益问题的事物一般有两种解决途径,即由村委会调解或者私下解决。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农村利益纠纷越来越多,涉及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村民个体在与组织的冲突中力量薄弱,发出的声音得不到重视,村民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在许多情况下问题得不到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社会组织自发形成。

农村社会组织成为村民某一利益需求的代表,成为与政府以及社会企业等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代表村民讲述利益需求,以组织的形式与利益冲突方进行对话和协商等,以此来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除此之外,农村社会组织还承担着推动乡村民主化进程的重要责任。农村社会组织的形成能够有效激发村民参与公共服务的热情,从而加强村民的凝聚力与参与意识。在农村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过程中,村民集体协商、共同讨论,促进了民主化的进程。

农村社会组织的经济空间

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大重要目标就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农村社会组织在这一过程中有着出色的表现。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经济以农业为主,受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经济市场不稳定等因素影响,村民的收入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农村社会组织自发地形成,村民形成一个整体,将生产、销售等规模化、产业化,共同承担经营风险,分享经济收益。

农村社会组织能够集合所有成员的力量购置基础设施,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规模化、产业化的生产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在市场竞争中有更大的话语权,争取更高的经济收益等,实现风险共担和农民增收。

除此之外,农村社会组织还承担着农业技术推广和创新的重任。农村社会组织的形成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改变了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有效推动各种先进的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促进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农村社会组织的文化空间

乡村振兴一个重要任务是促进乡村文化的振兴,农村社会组织在促进乡村文化发展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村民的文化需求也向多元化发展,原有的单调的乡村文化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农村社会组织的形成能够有效加强村民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反过来促进了各种爱好社团的形成,使各种乡村文化蓬勃发展。但是近年来,有许多乡村陋习死灰复燃,各种封建迷信以及黑恶势力等蠢蠢欲动,需要政府加强引导,使乡村文化向正能量方向发展,促进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思想观念的转变。农村社会组织能够有效加强对乡村文化的监督,与政府建立紧密的联系,将不正之风扼杀在摇篮之中,引导乡村正确的价值导向以及促进乡村德育建设。

农村社会组织的社会空间

农村社会组织在社会领域能够发挥很多作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育以家庭问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农村社会组织承担着促进基础教育实行以及促进乡村教育发展的重任。

当前,我国虽然加大了乡村教育的投入,但是相对于全国大量的乡村学校来说,这些投入还不足以完全改善所有的乡村学校教学条件和教育水平。农村社会组织能够对乡村教育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扶持,其中教育类型的组织是对乡村教育的有力补充,能够保障乡村教育的正常运行,促进乡村教育创新发展。除此之外,当前乡村养老问题成为一个难题,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等如何赡养困扰着基层政府。农村社会组织由村民形成,对乡村有困难的老人有着全面的了解,能够有效提供生活物质以及精神安慰等帮助,解决这些老人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安心养老生活。

结束语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会组织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效途径。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农村社会组织的关注,积极引导农村社会组织的形成,引导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方向,使农村社会组织充分发挥作用,促进美丽中国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