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集团对外投资股权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0-03-04文|

经济视野 2020年23期

□ 文| 唐 进

引言

目前,纵观我国大中型企业集团的发展状况,基本不会直接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生产经营活动的权利往往交由其所属子公司。因此,使企业集团的管控能力有效提升,建设所属子公司的配合执行能力,应是当前各个企业集团需重点关注的首要管理任务。要想落实这一任务,其中较为关键的手段,就是提升对外投资股权管理水平。

投资股权管理是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整合被投资企业的部分股权,实现企业集团的战略部署,取得市场经济效益。但就目前部分企业集团股权管理现状来看,往往是“重投资,轻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如:信息交流不充分、参股股权失控、股权管理体系及团队缺乏等等,企业集团应积极探究内部存在的投资股权管理问题,并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从而推动企业集团的快速发展。

企业集团对外投资股权管理存在的问题

企业管理链条长,信息传递效率低

随着企业集团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内部层级也随之逐渐增多,很多企业集团管理层级都达到了三级、四级甚至更多。各企业集团对股权投资、收购等活动都极为重视,决策事宜普遍都由最高层级全权掌控,如此难免会形成管理链条庞杂、决策质量低下等现象。但一旦投资行为完成后,企业集团往往对投资股权的后续管理不够重视。尤其是企业的所属子公司内部,往往存在多家股东共同持股的现象,实际管理人对子公司的经营情况掌握得不够充分和及时。此时,一旦子公司出现经营风险,将真实信息进行故意隐瞒或更改,就会对企业集团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企业集团在管理子公司时,极易降低信息交流的真实性。

投资管理体系落后,缺乏股权管理约束

纵观我国部分企业集团的管理体系,大股东基本是由董事会成员担任,或安排高层管理人员承担,但董事会却通常形同虚设,董事会的功能和权利被逐渐架空,针对经营层无法采取有效的制约措施。特别是在国有独资企业中,董事会和经营班子高度重合,外部董事相对缺乏,难以形成有效的约束和制衡作用。与此同时,仍有众多企业集团,由不同部门实施企业股权管理工作。从表面上看是通过不同部门共同实施,但现实工作中这些部门之间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甚至还会发生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在具体开展对外投资股权工作时,往往考虑的是如何将自身利益最大化。

对参股企业的管理容易失控

企业集团往往偏重对自有的、具有控制权的以及具有稳定收益的所属公司及股权的管理,对参股企业的管理往往流于形式,对经营信息的掌握也不够全面和充分,针对参股股权没有形成强有力的股权管理团队和完善的股权管理体系。参股企业作为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典型企业组织形式,最大特点就是企业财产的原始所有者远离对企业的控制,管控难度较大,在某些管理不严、治理不力的参股企业,容易出现中小股东对参股企业管理失控的情况,导致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参股股权投资后续管理应引起企业集团的高度重视。

企业集团对外投资股权管理的改善对策

建立股权投资管理体系,提高投资风险防范能力

近年来,不少企业集团都开始意识到投资风险管控工作的重要性,在加大对外股权投资力度的同时不断加强企业内外部风控管理体系的建设。为此,企业集团应该积极探究科学合理的股权风险管理制度,将对外投资股权的潜在风险预警信息及时进行收集和分析,通过有效识别,将风险提前向企业相关部门进行反馈与预警,及时采取有效的风控措施,从而实现重大风险的有效规避。

企业集团还应建立完善的股权管理团队和配套管理制度。企业集团本部应指定专门的部门对投资股权特别是参股股权进行归口管理,制定相关的信息采集、风险分析、投资评价及退出等系列管理制度,对于不在主营业务范畴内以及与企业集团长期发展决策存在偏差的股权投资项目,应尽量选择良好时机实现科学退出。同时,还要建立强大的投资管理团队,特别要重视对派驻到投资企业工作的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配置和管理,建立外派董监高人员的定期汇报制度,以外派董监高人员为信息传递通道和管理手段,提升集团对投资企业的管控力度。此外,要高度重视对股权投资企业的跟踪评价工作,定期对企业经营风险和盈利能力进行分析评价,对照投资初期前的投资设定的目标进行评判,决定后续的管理策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完善投资决策流程。

加强对参股企业的管理,维护股东合法权益

参股企业的管理往往是企业集团投资管理的一项薄弱环节,由于持股比例不高,不能主导企业的日常经营和管理决策,参股股东往往无法采取有效的管控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企业集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去加强对参股企业的监管,首先要加强参股企业的制度建设,尤其是要推动治理结构的完善,明确董事会和经营班子的职责。要重视公司章程和合资合同条款制定,合同中对公司的哪些重大决策事项必须由董事会全体通过,哪些由董事会三分之二以上董事通过以及总经理的权限要规定得十分明确。当股东之间发生意见分歧时,章程和合资合同便是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工具。

其次是要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要求参股企业必须建立规范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注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认真监督财务预告算的编制和执行,定期对财务报告进行分析评价,对企业主要经营数据做到实时掌握,心中有数。再次是加强对参股企业外派董监高人员的选派和管理,充分发挥外派人员在重大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维护企业集团在参股企业董事会中的表决权和话事权。

加强股权信息化管理,提高集团投资决策能力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已经渗透在我国各个领域当中,并为各行各业带去极大的工作便利。因此,企业集团在完善投资股权管理工作时,要结合现代化技术手段,建设股权信息数据库,在对所属企业股权展开分析工作时,可以通过电子数据辅助完成相关工作,结合大数据行业信息,为企业高层人员制定发展战略时,提供准确、直观的投资决策参考信息。

企业集团在开展对外投资股权管理工作时,应以董事会决策为基础,建立完善的投资审核流程和风控管理制度,不断提升集团的投资决策能力。

一是对董事会、高级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责进行严格的制定,如彼此的权利、工作职能、义务等,明确董事会与高管人员的权责边界,提升董事会决策效率和高管层的执行力。

二是在董事会的基础上,设立对外投资股权委员会,辅助完成对外投资的运作,将委员会的作用意义合理发挥。最后是优化考核评估模式,针对企业集团的实际情况,设计科学的员工激励机制,将企业效益与员工利益挂钩,有力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结束语

综上说述,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各个企业集团逐渐重视对外投资股权管理工作,引起了部分学术界学者的广泛关注。企业集团应从实际出发,推动建立完善的对外投资股权管理制度,加强企业投资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结合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完善投资管理体系,有效提升企业投资决策能力。如此才能降低股权投资的潜在风险,保证企业集团的整体利益,实现对外投资的收益最大化,从而促进企业集团长期健康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