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时代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路径
2020-03-04孟玉青
□ 文| 孟玉青
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以经济学、人事管理、人本思想等为指导,通过招聘、培训等管理模式,满足企业各部门的专业人员需求,保证企业以员工为基础的正常运转。事业单位聚集了社会人才,而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其的效益和作用。基于我国正处于新经济时代的大环境下,优化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能够满足这一时代推动经济发展的刚需,同时促进了事业单位员工的个性化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职工参与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制度不够完善。思想认识主要表现在思想层面上,是一项主观性很强的工作。然而在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管理当中,改革仍在继续,相关规定及专业制度不完善,考核机制不成熟,导致不能对工作人员进行更加公平完善的考核,从而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不能高效认真的完成自己的工作,甚至还有一定的怠慢态度,如果这种现象长期存在,将会导致工作人员对单位出现不信任,从而降低工作人员之间的凝聚力,甚至将直接导致单位不能持续发展。(2)管理效率低下。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没有及时更新,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不能有效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效率。实际工作中,很多事业单位的人事决策需要整个系统内的所有领导同意才能实现,人事管理程序繁琐,不能满足单位快速发展的需求。而且事业单位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常常会受到领导的影响,只能听从上级的命令执行任务,使得领导与工作人员不能实现有效的沟通,导致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十分低下。(3)管理文化氛围欠缺,忽视基层的关怀。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建设管理和营造文化氛围上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存在着管理的观念比较陈旧,没有真正把资源管理工作作为一项战略性的工作来看待,未注重管理的效率和模式的统一化,往往都是管理制度和办法有一套,但是在管理效率方面却很少有人注意。忽视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激情、态度,基层职工的想法得不到重视,这就使得基层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认为只要完成了自己手头的工作就行了,认为单位人力资源的优化管理是上层的工作,严重削弱了他们积极建言献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新经济时代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1)营造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为了迎合目前新经济时代关于创新的发展要求,事业首先必须给予创新性的思维和意识足够的重视度,通过营造以创新为核心思想的环境文化氛围,使得创新的思维模式深入到每一个员工内心。要想将这一关键点细化到人力资源管理上,就需要事业单位注重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推进。首先,事业单位需要塑造自由开放的工作环境,尊重员工的个体个性化差异,分配工作任务要求时将员工自身特点作为主要的考量范围。其次,事业单位可以成立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工作的专项小组,通过开展个性化的技能培训班、向员工征询个性化管理的方案与实施路径等方式,营造事业单位内部由上而下的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从而探索更多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可能性。(2)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树立服务意识理念。单位内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必须要完整、科学,这样才可以对下层工作人员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激励他们积极工作,全方位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为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导向。所以,健全并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是事业单位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所要重视的问题。单位的高层领导人物以及管理人员有必要针对这一方面展开讨论,融合每个人的观点和意见,设计并制定出一套合理的,并符合该单位未来发展方向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通过给工作人员安排有关思想政治工作的培训和讲座来提升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通过后期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讨论以及培训考核来巩固他们对其的正确认识。(3)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事业单位应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业务上的培训,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自身综合能力。事业单位在招聘、招考工作人员的过程中,需要增加对新进工作人员的考察,筛选出符合单位价值理念的人才,并且在新工作人员入职之后,其进行岗前培训,让每位工作人员都详细了解各项管理制度,加深对单位文化的理解,为构建良好的工作氛围提供保障。事业单位还应转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工作人员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4)加强人力绩效管理。对于事业单位来说,人力绩效体现工作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而对于员工自己来说,人力绩效则是上级和同事之间对自己工作成果的认可程度。所以说人力绩效对他们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它会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并直接决定着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益如何,因此事业单位必须完善人力绩效考核制度,加强人力绩效的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发展,符合新经济时代大环境下创新思维意识的要求。因此事业单位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的改进,把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做到最好,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