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村人才振兴战略实施对策
2020-03-04张静
张 静
浅谈乡村人才振兴战略实施对策
张静
(山东华宇工学院山东德州253034)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在于人才振兴。当前我国乡村人才体系存在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素质水平低、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此,要进行多方位筹划,多渠道解决,更新理念,健全人才管理机制,做好人才的“引、培、考、用、留”,方能实现乡村人才的全面振兴,最终推动乡村的产业、文化、生态和组织的全面振兴。
乡村人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振兴提出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推动农村产业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中提到,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乡村振兴是乡村全方位、全布局的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美丽中国梦、建造美好家园的重要使命。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够指导乡村逐步实现全面振兴,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落成,使广大农民生活得幸福、满意。
乡村振兴以人才振兴最为关键,没有人才体系的振兴,乡村振兴将是一句空话。一直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后,党中央大力倡导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优化农村的人力资源配置,推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乡村人才是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是物质、资金等其他资源替代不了的能动性资源,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目前乡村存在着各类建设问题仍需解决,管理机制也存在很大问题,所以乡村人才目前无法充分发挥其优势作用。
1 乡村人才体系存在的问题
乡村振兴,人才为先。要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需要有强有力的人才体系支撑,将乡村人才振兴摆在首要位置。然而,目前乡村人才体系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
1.1 乡村人才数量不足
我国农村人口最为众多,然而人口多并没有给农村经济带来良好发展,原因之一就是在农村发展中做贡献的人才数量不足。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乡村人才流失严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统计,农村人口已从2010年67 113 万减少到2017年的57 661 万。农村虽然空气好、自然资源丰富、生活压力小,但是由于乡村产业长期处于低迷状态,农民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尤其在子女教育投资、父母供养、个人发展等方面都有所受限,所以目前农村不论男女,中青年劳动力都选择了外出打工增收,基本放弃了在家务农,这造成农村劳动力的数量严重不足,乡村振兴根本无法进行。
1.2 乡村人才结构不合理
乡村人才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1)人才区域结构不合理。中国西北部经济发展缓慢,而东南部经济发展水平高,所以人才的流动自然是从经济发展缓慢地区慢慢流向发达地区,造成人才区域结构不合理。(2)乡村本地人才结构不合理。《2017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2017年农民工人数总量达到2 856.52 万人,平均年龄为39.7岁,总体年龄分布中,40 岁及以上人员占比为52.4 %。农村大多数的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造成目前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以老年人为主。结构不合理严重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提升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加剧了乡村产业的不景气,更加无法留住,甚至吸引优秀的人才去振兴乡村。(3)乡村人才知识结构不合理。乡村青壮年人才的向外流失,造成了大多“空心村庄”的出现。留守在农村的群体,即“386199”留守部队,大多老弱病残,根本无法肩负乡村振兴的战略重任。(4)产业和行业间人才分布不均。目前第一产业人才最为集中,而第二、三产业人才数量相对较少,尤其是高新技术、公共发展等行业领域,人才奇缺,无法为新农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动力。
1.3 乡村人才素质水平较低
随着中国逐步推进改革开放,中国农村在教育上投入有了大幅的提升,然而目前中国农村整体的人才素质水平仍处于较低的水平,无法为乡村振兴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本支持,也成为传统集约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阻碍。中国农村整体人才质量不好,学历低、素质低、技能低,加之乡村青壮年人才的大量流失,进一步降低了乡村人才的整体素质水平。目前,留在家里务农的多半是家中妻儿或老人,甚至妻子也会选择外出打工。留在乡村进行农业作业的老人普遍学历较低,甚至都不识字,年龄过大或过小,他们只能从事一些常规性的农耕事宜,没有意识也没有能力去接受一些现农业现代化的培训和学习,导致整体乡村人才的素质水平无法得到提高,也必然无法成为脱贫致富的领路人。
1.4 乡村基层组织人才匮乏
由于乡村人才的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素质不高,使得乡村基层的组织结构较弱,后备青年人才严重不足。一方面,许多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干部限于乡村发展空间小,而选择放弃乡村;另一方面,来到农村基层的大学生村官,大多只将农村工作作为自身的资历积累,一旦有合适的机会,便会选择“返城”,最终留在乡村基层组织的多为中老年干部。虽然中老年干部的乡村工作经验丰富,但知识的更新速度慢,很难跟上经济和时代的发展,不利于乡村的发展。而农村目前的村干部土生土长,年龄大、文化素质不高、思想保守,缺乏开拓创新的拼劲,容易导致基层组织涣散,进而使整个村庄缺乏活力,乡村基层组织体系弱化、虚化、边缘化现象日趋明显。
1.5 乡村人才管理机制不健全
“引、培、考、用、留”是人才管理的五项重要工作,乡村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管理机制,才能引来想引的人,并留住想留的人。乡村人才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的技术工作,必须由专业的人才来从事。目前乡村人才匮乏,没有专业的人才管理人员,更没有配套的人才管理制度,缺乏有效的政策引人、留人,从根源上便无法解决乡村的人才问题。
2 乡村人才振兴战略的实施对策
基于乡村人才体系存在的问题,要实现乡村人才振兴,就要多方位筹划、多渠道解决,方能改变目前乡村人才管理的局面。
2.1 改变乡村人才管理理念
改变乡村人才管理理念是实施乡村人才振兴战略的基础。思想是统领,政府主管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将人才振兴摆在乡村振兴的首位,加强对人才振兴的重视程度,加大力度采取多方面、强有力的措施规范乡村人才管理。各级领导干部对乡村人才振兴的理念应从上至下做到宣贯到位、讲解到位、考核到位,真正让乡村人才振兴的理念深入人心,融入日常的工作中。同时,对于乡村广大农民,要广泛利用广播、网络、讲座等各种渠道宣传文化素质、科学技术对农民的重要性,让广大农民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思维,逐渐根除传统小农意识的旧思想和旧观念,明白只有人才振兴才能推动乡村振兴,从意识上更加重视自身的学习。
2.2 建立乡村人才管理机制
建立乡村人才管理机制是实施乡村人才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机制是导向。从人才引进的源头到留住人才的最终目的,建立“引、培、考、用、留”各个人才管理环节的管理规定和实施办法,将优秀的人才引进来,做好乡村人才的培养、培育,公开、公平、公正地考核乡村人才,根据乡村人才实际需要,提供适合其发展的职业生涯通道,合理使用乡村人才,充分发挥乡村人才的聪明才智,有效激励乡村人才,确保乡村人才队伍的稳定。如此,才能从根本上保障乡村人才的振兴。
2.3 拓宽乡村人才引进渠道
乡村人才引进渠道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内引”,也就是对所在农村自有人才的“引进”,通过有吸引力的政策和措施吸引外出打工的人员回归家乡参与乡村农业生产和发展。农村自有人才外出打工本就是迫于生存压力而不得已的选择,如果有合适的政策,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本着对乡土的热爱,会更加积极地投入乡村振兴的工作中;另一方面是“外引”,即“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通过国家倡导的“三支一扶”“东西部人才扶贫协作”“大学生村官”“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能人返乡创业”等多种方式,积极动员各大高校应届毕业生、部队退伍的军人和各行各业的创业能人自发自愿地到农村参加工作或进行创业,通过有效的宣传和引导,增强其荣誉感,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2.4 加强培育乡村人才
加强培育乡村人才,需要从两方面进行,(1)加强乡村人才的“培养”,在思想理念、理念知识和实操技能等方面提供充足的培训资料,提供有效的培养方式,不断开辟新的培养模式,同时完善人才培养机制。(2)加强乡村人才的“培育”,加大教育资金投入,重点放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大力培育上。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骨干力量,要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作为一项工程,通过立机制、定标准、严考核,实现农业经理人、现代青年农场主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等分类培育计划。通过推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与各类经营主体的有效融合,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乡村振兴生力军。
2.5 健全乡村人才保障机制
对乡村人才按照“适用”原则进行合理配置,在“用好”的基础上,逐步健全乡村人才保障机制,制订完善的管理和激励制度,促进乡村人才就地就近就业创业,激发广大农民的内生动力,让农民找到理想的源头、事业的出口,通过充分激励,让乡村人才带动农业产业发展,让农业产业成为有吸引力的产业,从而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1]吴国清.多措并举推动乡村人才振兴[N].经济日报.2019-12-24.
[2]徐姗姗.乡村振兴发展中的人力资源制约因素及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农民问题,2020(7):66-68.
张静(1980- ),女,汉族,江苏邳州人,本科,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管理。
F320
A
2095-1205(2020)05-133-02
10.3969/j.issn.2095-1205.2020.0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