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外治法治疗产后痹

2020-03-04

光明中医 2020年9期
关键词:外治法穴位疗法

唐 君

1 产后痹的定义

产后痹[1]是指女性围产褥期或产后百日内,体虚尚未复原之时感受风寒湿邪,导致肌肉和(或)关节疼痛重着、麻木发凉、酸胀晨僵等症状,中医诊断属“风湿痹病”范畴,又名“产后身痛”“产后风湿”,俗称 “产后风”。它相当于西医诊断中的腱鞘炎、反应性关节炎、纤维肌痛等疾病,治疗上多以非甾体类药物内服或外用,以达到抗炎止痛的目的[2],病情严重者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来对症治疗,必要时还可以选择手术治疗以缓解关节疼痛、屈伸障碍等临床症状[3],该病在围产褥期妇女中发病率较高,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

2 病因病机

该病的病因与产妇营卫不和、阳气不足、气血耗伤、多汗伤正、情志郁结、瘀血阻络等有关,如《类证治裁》中提到:“诸痹……良由营卫先虚,膝理不密,风寒湿乘虚内袭。正气为邪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滞,气血凝涩,久而成痹”。这段话阐述了痹病的发病原因多由于营卫不和、外邪侵袭机体导致,而产妇多在生产时腠理大开、气血外泄,故而易患产后痹病。该病的临床证候以气血亏虚证、肝肾亏虚证、肝郁气滞证、脾虚夹湿证及瘀血阻滞证这五种最为常见[4]。中医治则多以益气补血、补益肝肾、疏肝理气、健脾化湿、活血化瘀为主,可根据患者不同的证型辨证施治,口服中药汤剂或丸散剂。

3 中医外治法

口服中药对产后痹的治疗虽然疗效确切,但临床应用中多由于影响哺乳、胃肠虚弱不能耐受等原因而受到局限。因此,丰富多样的外治法为产后痹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临床中较为常用的中医外治法主要有三大种类:贴敷类、药浴类、针灸类,不同的治疗方法分别适用于不同情况的患者,疗效确切。

3.1 贴敷类 贴敷类治疗以中药粉为主要载体,根据不同的证型调以姜汁、白酒、米醋、白开水等,贴敷于患处或穴位处,使药物逐渐经皮渗透。与口服药相比,不仅减少了药物对胃肠的刺激,而且药物用量小、费用更低。

3.1.1 节气穴位贴敷 该疗法在临床中应用最为广泛,其操作简单、疗效显著。贴敷疗法又称天灸或药物灸,采用对人体皮肤具有刺激性的中药,比如白芥子等,打粉搅拌后贴敷于人体特定穴位皮肤表面,使穴位贴敷处的皮肤潮红、甚至发泡,产生灸疮瘢痕,从而达到刺激经络、调节阴阳、祛寒除湿、活血温阳的作用。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出现相关的记载,如:“桂心渍酒热熨寒痹”“马膏膏法缓筋急”等外敷疗法的描述[5]。它以“顺应天时”“未病防治”为理论依据,根据二十四节气变化特点,于春分、秋分开始每5天贴敷一次,一九开始每9天贴敷一次、头伏开始每10天贴敷一次,连续3~4次,每次4~8 h。常用药物如: 川乌、草乌、独活、羌活、威灵仙、麻黄、姜黄、红花、马钱子、丁香、肉桂、艾叶、细辛、透骨草、吴茱萸、白芷、冰片等药物,打粉后姜汁拌匀成膏状。药膏涂抹于贴敷贴,贴于合谷、大椎、风门、外关、足三里、神阙、中脘、关元、丘墟、阿是穴等穴位[6]。该疗法适用于产后痹慢性迁延、反复发作的治疗及预防,但因受到节气限制,一般不用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3.1.2 中药封包 中药封包疗法对产后的多种疾病均有较好的疗效,比如产后关节疼痛的治疗、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促进产褥期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治疗产后尿潴留等[7-9]。在产后痹治疗方面,方药可分为祛寒类、清热类、久痹类、祛风类4类中药。祛寒类中药例如干姜、花椒、肉桂、艾叶等,治以温阳祛寒;清热类中药例如石膏、知母、黄柏、栀子等,治以清热消肿;久痹类中药例如威灵仙、姜黄、三棱、莪术、川乌、草乌、马钱子等,治以通络消痹;祛风类中药例如透骨草、防风、白芷、细辛等,治以祛风固表。除清热类药物为水调,其余均为姜汁调成膏状,根据患者证型对症用药,外敷痛处,并酌情配合红外线照射疗法以促进药物吸收。该疗法适用于大关节红肿热痛、怕凉、怕风等症状。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病症选择一种或多种药类混合调配,比固定方药更对症、疗效更佳。

3.2 药浴类 药浴类疗法是将中药饮片煎煮成汤剂后熏洗或外敷患处。与贴敷类疗法相比,经过煎煮的药液更易经皮吸收,因此起效更迅速,适合各种风湿痹病急性期疼痛、僵硬、麻木等症状的缓解和慢性迁延期的治疗。

3.2.1 中药熏洗 中药熏洗相比于其他疗法,使用起来更简单方便,患者可以带药回家治疗,解决了产褥期患者不宜经常外出的问题。适合产褥期患者手、腕、踝、足等部位关节怕凉、疼痛、晨僵、麻木以及雷诺氏症的改善,疗效显著[10]。方中常用鸡血藤、赤芍、红花、苏木、土鳖虫、生姜、延胡索、花椒、艾叶、三棱、莪术等药物加减,操作时水煎中药饮片,纱布蘸取温热药液外敷患处或直接浸泡熏洗患处,也可加入适量冰片、白酒以芳香开窍,促进药物吸收渗透,每次熏洗20~30 min,每日1~2次,晨起及入睡前使用疗效更佳。

3.2.2 中药蒸汽浴 中药蒸汽浴疗法在《理瀹骈文》中多有记载,其阐述了“病先从皮毛入,药即可由此进”的思想。产后痹的成因多与外感寒湿密不可分,而蒸汽浴疗法可有效打开腠理,加以药气祛风除湿,功效倍增。现在我们借助现代医疗设备——蒸汽治疗床,可以实现多个大关节、肢体、部位同时用药治疗,快速便捷,尤其对外感寒湿的产后痹患者的病情改善迅速。方药多选择解表祛风除湿药,如麻黄、桂枝、细辛、白芷、羌活、生姜、荆芥、苍术等。操作时每次熏蒸患处30 min,每天1次,治疗后应立即穿衣或盖被休息,待肌表水湿散尽、腠理闭合后方可外出,以防风寒湿邪再次侵入,导致病情反复。该疗法的缺点是治疗时需要借助蒸汽床等相关设备,处于围产褥期不宜外出的患者就诊时多有不便。

3.2.3 中药塌渍 中药塌渍是把药粉装入棉布袋或无纺布煎药袋中,使用时先将中药包浸入温水,使其湿透,再置于微波炉中加热2~3 min,或倒入炒锅中炒炙,使其热度达到50 ℃左右,装袋并隔棉布放置患处热敷20~30 min,每日1~2次,操作中注意避免烫伤。方药多选用鸡血藤、伸筋草、丹参、路路通、王不留行、小通草、艾叶、川芎、赤芍、粗盐等。该疗法可由患者在家中自行施治,较为方便,适用于单一关节或单处痛点患者,治以温通经络、祛风活血,还可用于产后腰腹疼痛、缺乳等产褥期常见疾病的治疗[11],适用范围广泛,一个疗法即可解决产妇围产褥期中多种常见问题。

3.3 针灸类 针灸疗法是针刺与灸法的合称,是治疗风湿痹病历史最久、应用最广泛的疗法之一。它通过对穴位、经络的刺激达到祛邪通络、调节气血的功效,不仅兼顾了局部病痛部位,更能系统调节气血阴阳、治病求本。

3.3.1 温针灸 针刺疗法是对穴位刺激最精准、起效最快的疗法之一,艾灸疗法则偏于温补,驱寒除湿之效更优。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即针刺得气后,在针柄上插上艾柱并点燃,使穴位受到针刺与艾灸的共同作用,相比单一使用针刺疗法,温针灸能够温热性地刺激经络腧穴,艾灸的热感通过针体直达穴位得气之处,达到“1+1>2”的效果。且针刺调气、艾灸温阳,不仅能够治疗患者疾病发作时疼痛、麻木、僵硬等病症,还能在患者病情缓解时扶助正气,有效防止病情复发[12]。针对产后痹的患者,可选取大椎、外关、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等穴位施针以系统调节阴阳气血;也可选取背俞穴以调节脏腑气机,如膈俞、肺俞、脾俞、肾俞等;还可根据患者具体疼痛不适部位近端施针以加强疗效,如上肢痛者选取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下肢痛者选取内外膝眼、委中、昆仑,颈肩背痛者选取肩井、风池、颈百劳,腰骶痛者选取命门、八髎、秩边、环跳等。施针手法多为平补平泻,针刺得气后留针并放置点燃的艾柱20~30 min。施治时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晕针等不适症状,同时注意避免烫伤。该疗法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汤药[13],但由于产后患者大多气血亏虚,晕针概率较常人更大,需根据患者体质酌情应用。

3.3.2 掀针 掀针又名皮内针,是传统埋针法的现代新形式,早在《灵枢·官针》篇“十二刺”中所记载:“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就是掀针的原型。它由短针改良成图钉型或麦粒型的小型针具固定于皮内或皮下,相当于传统针法中的浅刺或浮刺,进行较长时间留置埋藏,虽然刺激轻浅不剧烈,但通过刺激时间长度的累积,获得持续性的治疗效果,从而疏通经络、调和气血[14]。《玄珠密语》曰:“入皮三分,心肺之部,阳气所行;入皮五分,肝肝之部,阴气所行”。掀针的穴位刺激虽不如普通毫针剧烈,但同样具有调和阴阳的作用,且操作简单安全、痛感小、患者易接受,因此近年来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比如经络病、脏腑病症的治疗等,尤其对肩颈疼痛、偏头痛等多种疼痛性病症均有较理想的疗效[15-17]。现代医学的角度认为,掀针的主要功效是微弱持久的刺激神经末梢感受器、中枢神经,抑制病理兴奋,改善机体反应性等[18]。在产后痹的治疗方面,它以“微以久留,扶正除痹”为治则,主要用于改善手部小关节的晨僵、麻木、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状,尤其是针对中药熏洗或中药塌渍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病程较长、病情较重的患者。治疗时选取八邪、外劳宫、合谷、养老等穴位,用无菌镊子夹住图钉型掀针,将掀针与皮肤垂直按下,圆环平整贴合皮肤后胶布固定,轻压无刺痛感即可,留针3~4 d,皮肤敏感的患者可酌情缩短留针时间。取针时用镊子夹住胶布直接向外拉出针体即可[19]。

3.3.3 雷火灸 雷火灸是中医传统外治法中明火悬灸法的一种,和普通艾灸相比,雷火灸中加入了一些温阳活血的中药,具有药力强、火力猛、渗透快的特点,其走窜经络、活血消痹、温通散寒、扶正祛邪的功效要大大优于普通艾灸[20]。现代研究表明,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药物粉末燃烧时产生的热力、红外线辐射力、药化因子以及物理因子等物质通过经络和腧穴的循经调节人体功能[21]。在产后痹的治疗方面,可根据患者疼痛部位不同而针对性治疗。比如表现为多关节疼痛的患者可选取神阙、中脘、大椎、命门等穴位健脾益肾、祛风除湿;表现为单一关节疼痛、或多关节疼痛而其中一关节疼痛更剧烈的患者,可针对患者具体疼痛部位单独施灸,从而有的放矢、加强疗效。操作时每次施灸0.5~1 h,每天1次,选穴一般不宜超过3个,以避免温热太过,损伤阴津;活血太过,耗气动血。

4 病案举例

患者张某某,女,33岁。产后22 d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关节、腕关节的疼痛和屈伸不利,晨僵持续10 min左右,伴腰膝重着乏力、恶风怕凉、趾尖麻木。纳可,寐可,二便正常。于本地中心医院查风湿3项、血沉、血常规未见异常,医生建议口服双氯芬酸钠肠溶片以对症治疗,患者因正在哺乳期内而拒绝用药,为求中医外治法来诊。查体:神清语明,舌淡红,苔白滑,脉弦细。周身关节无肿大,双手指间关节压痛(+),膝关节压痛(-)。中医诊断:产后痹病(气血亏虚、寒湿痹阻证)。治疗:予鸡血藤30 g,伸筋草30 g,透骨草30 g,姜黄20 g,艾叶30 g,干姜20 g,花椒20 g,川芎20 g,红花20 g,延胡索30 g。上方浸泡1 h后煮水500 ml,冰片10 g用适量白酒溶化后兑入上药中,水温40~42 ℃左右日2次熏洗双手及手腕。每剂药使用2 d,共3剂。患者因处于围产褥期,不方便每天外出,因此未予其他治疗,患者带药回家自行熏洗。一个月后患者二诊,自述上次就诊后用药6 d,双手关节、双腕关节无疼痛、无晨僵、活动自如,仍有腰膝重着乏力、恶风怕凉、趾尖麻木。予独活30 g,川牛膝30 g,延胡索30 g,忍冬藤30 g,苏木30 g,干姜20 g,苍术20 g。上方煮水500 ml加入中药蒸汽浴治疗床中,熏蒸腰骶及双下肢日1次以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每次30 min;雷火灸置于神阙穴日1次以扶正温阳、活血祛湿,每次30 min。14 d后患者自觉上述不适症状均消失,嘱患者注意保暖、病变随诊。半年后回访,上症无复发。

5 讨论

产后痹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当归草堂医学丛书·产育保庆集方》认为“产后百节开张,血脉流走,遇气弱则经络分肉之间,血多留滞,累日不散则骨节不利,筋脉引急,故腰背不能转侧,手脚不能动摇,身头痛也”,说明产妇产后气血失和、筋骨失养,常常会出现腰背、手足、头身等部位疼痛、活动不利。该病患者虽然自觉症状较重,但理化检查结果多为阴性,诊治率低,严重影响产后女性的生活质量。中药汤剂在治疗产后痹方面疗效确切,但由于患者多为哺乳期女性,口服用药受到较大限制,导致患者病痛无法得到有效改善。中医外治法历史悠久、疗效确切、安全性好、不影响哺乳,既可以直接作用于病痛部位,又可以经皮渗透、循经入脏腑,系统调节人体气血阴阳,在多种急、慢性疾病的治疗及亚健康状态的调养方面均有应用。在产后痹的外治法应用方面,除了上述疗法外,梅花针、拔罐、督脉灸等中医外治法在产后痹的治疗中也有很好的疗效[22,23],丰富多样的疗法可以针对不同的疼痛部位、不同的病证分型、不同的患者需求对症治疗,有效地减轻或治愈了患者的病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适合在临床工作中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外治法穴位疗法
中医外治法在ICU内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胰腺癌所致疼痛的中医外治法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中医毫火针疗法的研究进展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