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名言拾粹

2020-03-04

光明中医 2020年9期
关键词:涂药自汗血脉

夫治此疾也,咽嗌闭塞,膈胸痞闷,似属气滞,然有服耗气药过多中气不运而致者,当补气而自运。大使燥结如羊矢,似属血热,然服通利药过多,致血液耗竭者,当补血润血而自行。有因火逆冲上,食不得入,其脉洪大而数者,或痰饮阻滞而脉结涩者,当清痰泄热,其火自降。有因脾胃阳火亦衰,其脉沉细而微者,当以辛香之药温其气,仍以益阴养胃为主,非若《局方》之惟务燥裂也。若夫不守戒忌厚味房劳之人,及年高无血者,皆不能疗也。

——明·徐彦纯《玉机微义》

疮肿初生,似有头而未起,即当贴温热药,引出其热毒,火就燥之义也。若疮肿初生,即高起四畔 赤,宜捣生寒药贴 ,折伏其热势,驱逐其邪恶,扑火之义也。大抵敷贴之法,欲消散肿毒,疏通血脉,寒热错综,皆期于不成脓也。凡肿皮浓者,以软帛或绵纸,涂药贴 之,待其药干方换。肿皮薄者,用疏纱或薄纸,涂药贴 之,其药未干即当换之,至脓溃之后,即贴温肌生肉膏药,要在逐臭腐,排恶汁,取死肌,生良肉,全藉温热膏剂之力也,切勿用寒凉药水调贴,令血滞而难瘥,盖血脉喜温而恶寒故也。

——明·王肯堂《证治准绳·疡医·卷之一·敷贴》

更有不求汗而自汗解者。如里热闭甚,用大承气以通其里,一不已而再,再不已而三,直待里邪逐尽,表里自和,多有战汗而解,此不求汗而自汗解者一。又如里热燥甚,病者思得凉水,久而不得,忽得痛饮,饮盏落枕而汗大出,汗出即解,此不求汗而自汗解者二。又如平素气虚,屡用汗药不得汗,后加人参于诸解表药中,复杯立汗,凡不求汗而自汗解者三。又如阴虚及夺血,枯竭之极,用表药全然无汗,用大滋阴、润燥、生津药数剂而汗出如水,此不求汗而自汗解者四。

——清·戴天章《 广瘟疫论·卷之四·汗法》

温疫发热一二日,舌上白苔如积粉,早服达原饮一剂,午前舌变黄色,随现胸膈满痛,大渴烦躁,此伏邪即溃,邪毒传胃也。前方加大黄下之,烦渴少减,热去六七,午后复加烦躁发热,通舌变黑生刺,鼻如烟煤,此邪毒最重,复瘀到胃,急投大承气汤。傍晚大下,至夜半热退,次早鼻黑苔刺如失。此一日之间,而有三变,数日之法,一日行之。因其毒甚,传变亦速,用药不得不紧。设此证不服药,或投缓剂,羁迟二三日,必死。设不死,服药亦无及矣。尝见温疫二三日即毙者,乃其类也。

——明·吴又可《瘟疫论·上卷·急证急攻》

曰: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何谓也?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腠理发泄,汗出腠理是谓津。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出泄,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中焦受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拥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也。

——西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卷一·阴阳清浊精气津液血脉第十二》

胆属阳,而头亦属阳,胆移热而上走于头,脑在头之中,头无可藏热之处,故遇穴而即入。况胆与脑原是相通,脑之穴大过于胆,遂乐于相安居之,而不肯还入于胆矣。迨居脑既久,而动极思迁,又寻窍而出,乃顺趋于鼻矣。

——清·陈世铎《辨证录·卷之三·鼻渊门》

凡热不清,用清凉药不效,即当察其热之所附丽。盖无所附丽之热,为虚而无形之气。如盛夏炎蒸,遇风雨即解,故人身之热,气清即退。有所附丽之热,为实而有物。如洪炉柴炭,虽沃以水,尤有沸腾之忧,必撤去柴炭而热始退。凡热之所附丽,非痰即滞,非滞即血,径清其热,不去其物,未能有效。必视其附丽何物,于清热诸方加入何药,效始能捷。此和法之精微神变者也。

——清·戴天章《 广瘟疫论·卷之四·和法》

里证发热,脉或滑,或沉数,或洪滑,关尺盛于寸,热必在肌肉、筋骨,初扪热轻,久按热甚,必兼烦渴,胸腹满,大便或不通,或自利,或便血及脓,小便黄赤,或谵妄、狂昏。诸证虽不必全现,必兼二、三证方是里证发热,栀子豉汤、黄连解毒汤、小陷胸汤、三承气汤、导赤散、泻心汤、猪苓汤、天水散选用。

——清·戴天章《 广瘟疫论·卷之二·表证》

猜你喜欢

涂药自汗血脉
松龄血脉康胶囊
赓续红色血脉,再创安仁辉煌
乌梅板栗壳治久咳自汗
基于运气理论应用紫菀汤辨治自汗经验
血脉里的眷恋
项颗教授治疗汗病经验研究
血脉之恋
神厥穴敷药对自汗、盗汗患者的疗效分析
扶他林软膏并非想用就用
浅谈藏医《四部医典》外涂药的开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