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程丑夫教授从肝论治胃痛经验浅析

2020-03-04张炜宁聂桂元鲁凌飞梁长才

光明中医 2020年9期
关键词:脉弦浙贝母延胡索

赵 婷 张炜宁 聂桂元 朱 洁 杨 涛 鲁凌飞 吴 佳 梁长才

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症,亦称“胃脘痛”[1],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痉挛等疾病。据统计[2],全球每年胃癌新发病例42%来自中国,我国胃炎的发病率非常高,约为60%。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转变,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日渐增多,西医治疗上多以抑酸护胃、修复胃黏膜等药物治疗为主,缺乏针对性,症状易反复,长期使用不良反应较为明显,而中医药论治脾胃病历史悠久,方法多样,疗效颇佳。程丑夫教授生于中医世家,自幼熟读中医经典,现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程丑夫教授从医40余年,在论治胃痛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显著。

1 胃痛中医认识

胃痛病因多为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虚弱及药物损害等[3]。胃痛病因虽多,但基本病机为胃气郁滞,失于和降,不通则痛。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为五脏六腑之大源,以通为用,和降为顺,不宜郁滞[4]。程丑夫教授认为无论虚实,胃痛的共同特征皆为胃气壅滞不通,故通降和胃为常用治法。而“通”法离不开条畅气机,因此疏通气机在治疗胃痛尤为重要。《临证指南医案》曰:“厥阴之气上干,阳明之气失降。”肝主疏泄,主一身之气,协调五脏气机之升降,故脾胃气机的通降,必赖肝气的调达。因此,程丑夫教授提出从肝论治胃痛的学术思想。而胃痛病理因素虽以气滞为主,但常并见食积、热郁、湿阻、血瘀等。因此在使用通降和胃同时,根据不同证候,采取“消食”“泄热”“化瘀”等相应治法,但这些治法本质上也属于广义的“通”法,正如《医学真传》言:“所痛之部,有气血阴阳之不同,若概以行气消导为治,漫云通则不痛、夫通者则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

2 中医证型

2.1 肝胃气滞 张景岳云:“所以病之生也,不离乎气;而医之治病也,亦不离乎气”,因此程丑夫教授在辨证施治中重视人体气机调节,以和顺为贵。肝主疏泄,“要知肝气一逆,则诸气皆逆”。从五行来看,肝属木,胃属土,五行属相克的生理关系,临床病理常表现为“木旺乘土”和“土虚木乘”。《沈氏尊生·胃痛》有言:“胃痛,邪干胃脘病也……唯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以上均指出了肝之疏泄太过或不及均会影响到脾胃的功能。肝气不疏,木旺乘土;肝之疏泄太过,土旺克木;肝之疏泄不及,木郁土壅;脾胃亏虚,土虚木乘,因此肝胃不和为此病的主要病机。临床常见的表现为胃脘胀满疼痛,胸闷不舒,与情志有关,善太息,嗳气、矢气后可缓解,可兼见神疲乏力,四肢倦怠,食少纳呆,大便稀溏等症状。肝与脾胃同居中焦,脾升胃降,是一身气机升降的枢纽,肝主协调一身气机的升降,因此“土需木疏,土得木而达”。临床上常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以达疏肝理气,理气止痛之效。柴胡疏肝散中柴胡与枳壳相伍,一升一降,同时川芎、陈皮、香附以疏肝解郁、理气和中,共达调节全身气机之功。若兼见脾虚之症,可酌情加以健脾利湿之品以顾护脾胃。

病案1 罗某,女,45岁,2018年7月5日初诊。主诉:反复胃脘部疼痛1年余,加重1个月余。自诉1年前开始出现胃脘胀痛,近1个月自觉症状明显加重,与进食无关,矢气多,打嗝,厌油感,无反酸、恶心、呕吐等不适,大便稀溏,每日1~2次,夜寐欠安,入睡困难,舌质红,苔薄黄稍腻,脉弦。胃镜示:浅表性胃窦炎。中医诊断:胃痛。辨证:肝胃气滞证。治法:疏肝和胃,理气止痛。《友渔斋医话》言:“胃痛,因其治亦专责于肝”,故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从肝论治。处方:柴胡10 g,白芍15 g,枳壳10 g,香附10 g,陈皮6 g,川芎10 g,延胡索10 g,黄连6 g,木香6 g,浙贝母10 g,炒鸡内金10 g,甘草6 g。7剂,煎服,早晚各1次。二诊:药后胃脘部疼痛明显好转,诉右上腹时有疼痛,偶打嗝,纳可,稍口苦,大便稍溏,每日1~2次,夜寐安,舌淡红,苔薄黄,脉弦。上方加川楝子以疏肝理气。处方:柴胡10 g,白芍15 g,枳壳10 g,香附10 g,陈皮6 g,川芎10 g,延胡索10 g,黄连6 g,木香6 g,浙贝母10 g,炒鸡内金10 g,甘草6 g,川楝子10 g。14剂,煎服,早晚各1次。服药后诸症悉除,随访2个月未复发。

2.2 肝胃郁热 《类证治裁》曰:“故诸症多自肝来,以其犯中焦之脾,刚性难驯。”而肝郁气滞,不能疏泄脾土,或肝气过盛,侮犯及胃,以致脾失健运,痰湿内生,郁而化热,痰火内结上逆,则见胃痛、呕吐、反酸等症状。正如《类证治裁·肝气》曰:“肝木性升散,不受遏郁,郁则经气逆,为嗳、为胀、为呕吐、为暴怒胁痛”,因此,疏肝调整气机和健运脾胃是治疗胃脘痛的重要一环,即肝脾同治。“肝火最暴,燔灼无忌”,肝气郁结日久化火,横逆上灼犯胃,而胃本为阳土,多气多血之腑,且喜润恶燥,易受燥热之邪所累,肝胃阳盛,气机失调,胃失和降。治宜清肝泄热,疏肝和胃。临床常用柴平煎加减,即小柴胡汤疏肝解郁合平胃散燥湿健脾,佐以黄连、蒲公英等苦寒泄热之品。但需要注意的是久用辛香理气之品易耗伤阴气,故用药时辛香热燥、苦寒清热不宜多用,应该“忌刚用柔”,以免损伤胃阴,耗伤胃气,甚则苦寒败胃,使胃热未解,寒邪又生,寒热错杂,病情更为复杂。

病案2 郭某,男,49岁,2018年11月20日初诊。主诉:反复胃痛20余年,再发伴呕吐、反酸、打嗝半月余。自诉20年前开始反复胃痛,近半月上症再发,伴呕吐、反酸、打嗝,口干口苦,纳呆,寐安,二便调。舌红,苔薄黄,脉弦。胃镜示:胃溃疡。中医诊断:胃痛。辨证:肝胃郁热证。治法:疏肝泄热,和胃止痛。《临证指南》言:“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患者胃痛日久化热,故用柴平煎疏肝解郁、燥湿健脾,合用乌贝散制酸止痛。处方:柴胡10 g,黄芩10 g,法半夏10 g,党参10 g,苍术10 g,厚朴10 g,陈皮6 g,黄连6 g,浙贝母10 g,海螵蛸10 g,延胡索10 g,灵芝10 g,甘草6 g。14剂,煎服,早晚各1次。二诊:药后上症明显改善,自诉胃脘部稍疼痛,偶打嗝,口稍干苦,纳寐可,二便调,舌质红,苔薄黄,脉弦。证属郁热未尽,上方有效,守方加减,去苍术,加蒲公英以加强清热的力度。处方:柴胡10 g,黄芩10 g,法半夏10 g,党参10 g,厚朴10 g,陈皮6 g,黄连6 g,浙贝母10 g,海螵蛸10 g,延胡索10 g,灵芝10 g,甘草6 g,蒲公英15 g。14剂,煎服,早晚各1次。三诊:服药后上述症状进一步减轻,现仍有胃脘部隐痛,进食易感胃脘胀满,伴嗳气,偶口干苦,纳寐可,二便调。舌偏暗,苔薄黄,脉弦。此乃肝郁日久伤脾,运化失司。上方合用枳术丸健脾理气而获全功。处方:柴胡10 g,黄芩10 g,法半夏10 g,党参10 g,厚朴10 g,陈皮6 g,黄连6 g,浙贝母10 g,海螵蛸10 g,延胡索10 g,灵芝10 g,蒲公英15 g,枳实10 g,白术10 g,甘草6 g。10剂,煎服,早晚各1次。药后诸症悉除,随访2个月未复发。

2.3 郁热血瘀 《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说:“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肝主疏泄,促进血液与精液的运行分布,气能运血,气滞日久,气病及血,血行不畅,必见血瘀,胃络瘀阻,又瘀血阻滞,使得气滞更甚,则胃痛反复难愈。临床可见胃脘疼痛,痛如针刺,痛有定处,按之痛甚,食后加剧,入夜尤甚,或失眠多梦,两胁胀痛,心烦易怒等症状。《血证论》言:“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故在理气和胃的同时,需要合理运用活血化瘀之品,气血同治,气行血畅,病自愈。常用药如丹参、赤芍、延胡索等。

病案3 刘某,女,49岁,2017年8月10日初诊。主诉:反复胃痛、梗塞感1年余。自诉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胃痛、梗塞感,疼痛呈烧灼样疼痛,时有胸闷、欲呃,全身麻木,无胸痛、反酸等,纳可,寐欠安,二便调,舌淡红,边有齿痕,苔薄黄,脉弦。既往有高血压病、颈椎病、腰椎病病史。运动平板实验:阴性。中医诊断:胃痛。辨证:郁热血瘀证。治法:疏肝泄热,理气化瘀。胃痛日久必化火生瘀,故先予以柴胡丹参饮加减,即小柴胡汤和解少阳,疏肝理气,合用丹参饮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加用延胡索、全蝎通络止痛;处方:柴胡10 g,黄芩10 g,法半夏10 g,党参10 g,丹参15 g,砂仁6 g,木香6 g,枳实10 g,延胡索10 g,全蝎3 g,川芎10 g,甘草6 g。10剂,煎服,早晚各1次。二诊:服药后诸症减轻,但仍感胃脘部灼热、嗳气,无梗塞感、胸闷,舌红,苔薄黄,脉弦。证属郁热未尽,胃失和降。故酌情加乌贝散、黄连、蒲公英以清热、制酸止痛。处方:柴胡10 g,黄芩10 g,法半夏10 g,党参10 g,丹参15 g,砂仁6 g,木香6 g,海螵蛸10 g,浙贝母10 g,延胡索10 g,全蝎6 g,蒲公英15 g,甘草6 g。10剂,煎服,早晚各1次。服药后诸症悉除,随访2个月未复发。

3 小结

程丑夫教授提出“诸痛治肝,调理气机”,此为止痛之要法,不论头痛、胃痛、腹痛、痹痛、心痛、筋骨痛等,甚至癌痛均可采用治肝之法。因此,程丑夫教授提出从肝论治胃痛,但值得注意的是从肝论治,不是仅仅是“治肝”,而是以其为中心,同时要顾护胃气,忌刚用柔。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存在许多不良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及巨大的情绪压力,这些皆是导致胃痛形成及加重的因素[5],故程丑夫教授认为除药物治疗外,同时要调整饮食结构、改善生活方式及注重调畅情志,才能真正意义上达到痊愈之效,否则病情容易反复且迁延难愈。

猜你喜欢

脉弦浙贝母延胡索
国医大师熊继柏治胃痛医案两则
清热利湿,凉血护阴法治疗银屑病四则
手脚冰凉,两张古方暖起来
延胡索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产地鲜切加工、传统加工延胡索对痛经小鼠治疗作用的比较
浙贝母花总生物碱微波提取工艺的优化
浙贝母花与宁海白枇杷花配伍的抗炎及抗菌作用
浙贝母花配伍宁海白枇杷花的止咳化痰作用
分子印迹复合膜在拆分延胡索乙素对映体中的应用
浙贝母超微粉、粗粉和饮片中3 种生物碱体外溶出度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