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林绿化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

2020-03-04王大艳

绿色环保建材 2020年6期
关键词:定额园林绿化工程造价

王大艳

贵州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

1 引言

随着城市的发展及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的提出,园林绿化工程作为绿色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城市公益产品,在给人们带来美景的同时,也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居民身心健康,为人们提供休闲游憩的活动空间起到重要作用,因而近年来,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建设数量也呈现上升趋势,工程项目投资也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园林绿化景观是唯一有生命的工程产品,与建筑产品相比,园林绿化工程在施工环境的要求、植物种类的选择、项目的艺术性及独特性选择与打造等与其他建设工程有较大的区别,导致造价控制存在一定难度,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园林绿化工程也与时俱进,一些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也逐渐加大,这也加大了园林工程造价控制的难度。本文将通过分析园林绿化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结合园林工程造价的特点,提出解决措施。

2 园林绿化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2.1 忽略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

园林绿化工程的决策阶段包括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设计费虽然只占整个工程费用的3%,但在设计阶段特别是方案设计及初步设计阶段的投资估算及概算对投资的决策及后续工程的投资影响却达到70%,而在施工图阶段,对项目投资的影响则可降至5-30%。因此,决策环节对整个园林工程所产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它不仅关系到工程能否顺利展开,还能影响到工程项目的定位、功能和投资。

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深度不够,设计人员对园林建筑、小品、植物材料的选型及运用存在专业性不足、周围环境了解不够、材料选用不当,方案定位不准确等因素,导致在方案设计、初步设计阶段的造价成果准确性不高,在后续的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大量的变更,导致造价管理出现偏差,甚至出现结算超估算的现象,使决策环节中的工程造价处于被忽视状态。

2.2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及定额体系不健全

现阶段,关于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方面的规范正在逐步完善中,引导了园林工程设计工作的规范化开展,但由于园林绿化工程涉及的专业多、施工工艺的简单与复杂并存,因而对园林绿化工程的验收及定额要求与其他专业相比,应以广而全为宜,但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验收规范》(2012版)中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未将园林绿化工程所有的分部分项工程包括进来,如水景工程、园林建筑工程等参考其他专业的相关规范,导致验收内容针对性不强。而对于园林植物的验收,虽然验收规范作了详尽规定,但未对施工期的植物养护的养护期作出明确规定,验收标准也不甚明细,导致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期出现混乱的现象,从而造成估价混乱现象;另外,《园林绿化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2013版)缺乏新技术、新工艺的清单项目;绿化养护定额在大部分省份缺失,这些都为园林绿化工程的造价控制的精细化带来不准确性。

2.3 园林造价形成因素植物材料占比较大,造价管理难度大

园林绿化工程造价从形成的因素来看,有硬景工程和软景工程之分,其中硬景工程包括园路园桥、园林景观工程等,软景工程则包括绿化工程。从工程造价构成占比上来说,一般绿化工程在整个项目中占比较大;从造价构成来说,园林工程的造价形成元素虽然都是人工、材料、机械费,但从具体园林工程项目组成来看,园林工程造价65%以上的为材料费,其中以绿化材料的占比较大,由于绿化苗木价格受地域因素、苗木是否造型及繁殖难易程度的影响,导致苗木价格的波动性较大,还有的设计单位为了短期达到效果,罔顾植物生长的习性,一味的采用大树、珍稀树,采用加大种植密度的方式来达到快速成景的目的,导致建设成本偏高,造成浪费;还有的设计方案大量采用外来树种达到标新立异的目的,大量引进外来树种的为后期养护增加了难度,由于受地域的影响,可能会出现植物水土不服导致死亡、病虫害防治难度大的现象,从而造成重复建设、投资浪费等现象。

3 园林绿化工程造价控制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加强决策阶段造价管理力度

在决策阶段,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单位一定要根据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定位及建设要求,合理规划项目建设功能及目标,强化项目前期技术、经济指标分析,通过技术分析、经济分析及效果评价,力求达到经济合理、技术合理或先进的要求,把造价控制管理的理念融入到基本建设程序的各阶段,在方案设计阶段,应通过多方案比较选择合理的建设方案,特别是在建设标准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施工工艺的选择、设备选用等,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的有关内容,应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后决定项目投资估算价;强化初步设计阶段的方案审查,保证设计深度达到概算要求,同时在投资估算的前提下,对初步设计采取限额设计方法,在最大限度保证功能和特色的基础上,全面考虑到当地技术水平、技术设备、管理标准等,展开合理的投资计划。达到投资控制的目的。

3.2 强化园林绿化行业标准及定额的制定和更新

近年来,虽然园林绿化行业修编和更新了不少标准定额,如公园设计规范、园林绿化消耗量定额、园林绿化养护概算定额等,但在实际工作中,和其他专业相比,园林绿化专业的标准定额还需加强,如可加紧编制海绵城市绿色雨水设施建设标准及定额内容、参考建筑气候区系图的分区标准,分区界定施工期的植物养护期;补充完善园林绿化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有关内容等达到规范化造价控制目的。

3.3 结合全寿命周期理论优选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的选择除了要考虑功能,还应考虑景观效果及植物材料的特殊性,植物材料作为唯一有生命的工程材料,且在园林绿化工程造价中占较大比重的情况下,在设计阶段,植物的选择应尽量避免用珍稀树种、造型树种、大面积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尽量多采用乔灌藤草复层搭配的方式,植物的规格尽量选生长旺盛的市场占比较大的规格,同时还应结合今后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而应多采用乡土树种以降低项目建成后的养护费用。

在景观类型的选择上,尽量避免选择大喷泉、高杆灯等能耗高的景观产品,景观材料或者构件设计应考虑当地的自然资源、气候、环境、施工工艺、使用要求等,尽可能满足美观、生态及使用要求的基础上,就地取材及废物利用,系统全面地综合考虑景观工程的建设费用和运营维护费用,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3.4 做好园林绿化工程招标阶段、施工准备阶段及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

在招投标阶段,建设单位应组织专业的园林工程造价人员编制招标控制价,在编制过程中,利用编制人员的专业素养及早发现设计图纸中的不合理之处,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大量的设计变更,导致投资控制工作难度加大。

在施工准备阶段,强化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工作的开展,通过设计交底,使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所有人员都对施工图设计有深刻的了解,并在今后的工作中知晓工程的重点和难点,为提前找到解决措施奠定基础;在图纸会审阶段,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应在业主的主持下,针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与设计单位进行商讨,及时变更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中的图纸变更。同时,健全设计变更审批制度,尽量把设计变更控制设计阶段。

在施工过程中,业主单位还应当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除了聘请专业的监理单位对项目进行管理,还要强化监理单位从业人员的专业性,除了严格按照《园林绿化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开展监理工作外,要求监理单位具备对设计变更出现的投资变化具备一定的判别能力,在每一变更设计之前,必须进行工程量及造价增减分析,认真按规范施工,按规范检查验收,认真对待每道工序,不符合要求不得进行下道工序,避免不应有的返工费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园林工程造价管理因其特殊性、艺术性、景观的多样性等,通过采取在设计阶段加强对决策阶段的科学合理优选方案,在管理上加强行业标准规范的更新和制订,强化监督管理力度,在施工中强化施工单位的专业性和诚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严格控制设计变更等措施,将极大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的成效,随着市场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工程造价行业也会不断发展,园林绿化工程造价管理也必须与时俱进,积极培养高素质造价管理人才,为园林行业与城市发展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定额园林绿化工程造价
建筑工程预结算中的定额与清单计价应用
“三新三化”在LNG接收站概算定额标准中应用的探讨
市政园林绿化设计创新思考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论园林绿化种植与养护管理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论豆科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损害赔偿举证责任的双刃作用——对提高定额赔偿立法趋势的质疑
工程造价之旅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