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辨证施治70例效果观察

2020-03-04袁卉屏杨旭雯叶巧玲

宁夏医学杂志 2020年10期
关键词:麻杏石普通型汤加减

邱 蕾,付 婷,徐 麟,袁卉屏,杨旭雯,王 剑,贾 丹,陈 冲,叶巧玲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呼吸道病毒性疾病,可发生于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人群,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干咳无痰、乏力,部分患者可表现为腹泻、胸闷、气短、痰中带血等[1]。中医认为此病属“疫病”范畴[2],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正气亏虚是疫戾之气入侵人体的决定性因素。人群普遍易感,但合并基础疾病的身体亏虚的老年人死亡率较高。基本病机特点为“风、热、湿、毒、瘀”,其中以“湿、毒”为新冠肺炎的核心病理因素[3],其治疗当根据患者不同体质、结合本地气候特征进行辨证施治。本组患者均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20 年1 月24 日-2020 年2月15 日收住宁夏第四人民医院住院的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70 例,其中男性39 例(55.71%),女性31 例(44.29%);年龄7~77 岁,中位年龄39岁。分型:轻型9 例,普通型52 例,重症9 例;合并糖尿病4 例,高血压9 例,冠心病2 例,过敏性哮喘1 例,乳腺癌根治术后1 例。

1.2 诊断标准[4]:中医辨证参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的诊断标准。

1.3 方法

1.3.1 西医诊断:完善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C 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检测、鼻咽拭子、痰、便病毒核酸检测及胸部CT 检查。

1.3.2 中医诊断:采用问诊与望诊、脉诊相结合的方法。医生在进行脉诊时因需要戴二层乳胶手套,对脉诊存在很大的干扰性,因此多采用问诊与望诊(多是望舌象),一般由四名中医主任医师会诊进行中医辨证,判定患者证型。

1.3.3 西医治疗:给予氧疗,干扰素雾化、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口服抗病毒治疗,止咳对症治疗等。监测生命体征如有间断发热,予对症治疗。对重症患者接受康复者恢复期的血浆输注治疗。

1.3.4 辨证治疗:①轻型患者辨证分型为疫毒闭肺证者,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②普通型患者辨证为疫病初期寒湿郁肺者,采用平胃散合达原饮加减;辨证为疫病中期疫毒闭肺者,采用麻杏石甘汤合升降散合小柴胡汤加减;痰中带血辨证为疫病恢复期肺脾气虚者,采用六君子汤合麦门冬汤治疗。③重症患者是指静息状态下氧饱和度≤93%,动脉血氧分压/吸氧浓度≤300 mmHg,胸部影像学显示24~48 h病灶明显进展>50%。西医治疗主要以抗病毒治疗为主,对于合并有呼衰者,可根据病情给予经鼻高流量吸氧,如合并有感染和(或)合并有基础疾病的患者,积极治疗基础性疾病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中医辨证为疫病中期疫毒闭肺,用麻杏石甘汤与升降散及小柴胡汤加减;对于反复发热,体温≥38.5 ℃的患者,可给予安宫牛黄丸温开水融化后口服以清热解毒。

1.4 观察指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核酸阴转情况及胸部CT 提示病灶吸收情况。

1.5 临床疗效评价:①临床症状,如发热、咳嗽、咳痰、乏力、胸闷、气短等症状明显缓解;②核酸阴转情况,连续2 次核酸检测(间隔24 h)为阴性;③病灶吸收情况,显效:病灶吸收≥1/2 原病灶;有效:病灶吸收≤1/2 原病灶;不变:病灶无明显变化;无效:病灶扩大或播散出新的病灶。

1.6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 19.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精确概率法。

2 结果

2.1 轻型患者治疗效果:9 例患者入院后有2 例发热(22.2%)、6 例咳嗽(66.7%)、2 例乏力(22.2%)、1例腹泻(11.1%),经西医抗病毒及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2~3 d 后症状均有明显好转;平均治疗7 d 后复查咽试子核酸检测2 次(间隔24 h)阴性率100%,且无病情加重等。

2.2 普通型患者治疗效果:52 例患者在西医抗病毒治疗基础上中医辨证施治,辅助平胃散合达原饮加减、麻杏石甘汤与升降散合小柴胡汤加减、六君子汤合麦门冬汤治疗。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胸部CT检查好转情况:显效26 例,有效25 例,不变1 例;治疗7~14 d 后复查胸部CT 提示病灶吸收,行咽试子核酸2 次(间隔24 h)检测阴转率达100%,见表1。

表1 52 例普通型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n(%)]

2.3 重症型患者治疗效果:9 例重症型患者中发热7 例(77.78%),咳嗽、咳痰8 例(88.89%),胸闷、气短7 例(77.78%),痰中带血3 例(33.33%),合并有感染和(或)合并有基础疾病的患者积极治疗基础性疾病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在西医抗病毒治疗基础上辨证施治。治疗后胸部CT 检查好转情况:显效5 例(55.56%),有效4 例(44.44%)。经过治疗7~14 d 后复查胸部CT 提示病灶吸收,行咽试子核酸2 次(间隔24 h)检测阴转率达100%,且发热、咳嗽、乏力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3 讨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新发、突发性传染病,是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经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的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肺部感染性疾病[4]。从中医学角度看,新冠肺炎仍属“疫病”范畴[5-8]。明代吴又可的《温疫论》中明确指出:“气充满,邪不易入,本气适逢亏欠,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本。”他认为疫疠之邪感染人体,“凡人口鼻之气,通乎天气”“邪从口鼻而入”,且“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所感虽殊,其病则一。”其易感人群不分老幼,普遍易感,“皆相染矣”。

总结收治的70 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结合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给予分期辨证治疗。分寒湿郁肺(初期)、疫毒闭肺(中期)和肺脾气虚(恢复期)三期论治。疾病初期,病机特点为湿邪郁于表,侵犯肺脾,再分寒湿或湿热,分别采用芳香化湿或清热化湿之法;中期,湿多转化为热,或湿热郁蒸为痰,痰湿内郁,阻闭肺气,肺失宣降,痰湿重者,治以化湿泄浊,佐以清肺;湿热重者,治以清热化湿;恢复期肺脾气虚,治以补肺健脾,益气养阴。

湿邪是新冠肺炎的主要病理因素,总以湿性体质、正气不足之人多见。脾为生痰之源,内湿、外湿都与脾失健运有关,故治疗上始终以祛湿健脾为主。湿蕴上焦,用藿香、杏仁芳香化湿,宣肺祛痰;湿困中焦,以陈皮、半夏健脾化湿;湿注下焦,以泽泻、茯苓健脾利湿;痰湿化热,以黄芩、半夏、瓜蒌、桑白皮清化痰热,或以麻杏石甘汤加减。还有部分新冠肺炎患者表现为湿毒秽浊壅盛,可参考达原饮之意,用黄芩、黄连清热燥湿,槟榔、草果苦温燥湿。在上述治法中可配伍苍术、白术、山药、茯苓、薏苡仁健脾化湿。

对于疾病恢复期,因被寒、湿、瘀、毒所伤,故多表现为肺脾气虚,多以六君子汤合生脉饮益气养阴,同时加入化痰、祛湿、解毒之品,扶正兼祛余邪。虽然新冠病毒人群普遍易感,但必须考虑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尤其是普通型转为重症、危重症的病例,多与正虚邪毒内陷有关。因此,顾护正气也是整个病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在本次新冠肺炎防治过程中,中医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其独特优势和重要性也逐渐得到了体现,同时也得到更多期待[9]。权威数据显示,中医药在新冠治疗中的参与率达到75%以上,其他地区超过90%。目前中医药发挥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0-12]:①对于轻型、普通型患者,不仅可以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疗程,同时还能减少轻型、普通型转为重症或危重症的可能性。②对于重症、危重症患者,中医药在稳定血氧饱和度、抑制炎性因子释放、减少呼吸支持力度和使用抗生素程度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③对于恢复期患者,虽然此期患者病毒核酸检测为阴性,但肺部炎症并没有完全吸收,仍然存在余邪未尽、气阴两虚的情况,采用中药扶助正气、清除余邪,可促进炎症吸收,加快康复进程。④中医药在提高人体免疫力方面优势显著,能激发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而早日痊愈。然而,新冠肺炎是全新的疾病,无论西医还是中医,都是在探索中前行。目前许多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也在进行中[13],相信随着研究结果的公布,中医药在防治传染病方面的优势会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认可。

猜你喜欢

麻杏石普通型汤加减
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信必可都保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寒包热证)的疗效研究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麻杏石甘口服液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应用试验
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胸部HRCT影像分析
调峰保供型和普通型LNG接收站罐容计算
麻杏石甘汤改善肺间质水肿、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改善休克脱证的作用机理
观察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
康复新液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112例临床观察
归脾汤加减联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48例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