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卸下“不敢爱”的枷锁

2020-03-04徐小欣

中外文摘 2020年3期
关键词:王梓子女孩子

□ 徐小欣

为感情松松绑

“什么时候才能光明正大地约会呢?(此条屏蔽爹妈)”阿媛更新了朋友圈。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发类似的动态。大学毕业后回家乡工作的她一切顺利,唯独感情这件事很困扰,成了她和父母之间的隔阂。

阿媛有一个谈了5 年的男朋友,两个人是老乡,在大学期间总是一起相约回家,一来二去看对了眼,便走到了一起。大学毕业后,阿媛为了照顾父母回乡工作,男朋友小胖也跟着回来了。

“我们的感情一直很好,大学期间,爸妈是知道我们在一起的,并没有多加干涉,可我回来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他们却让我和小胖分手。”阿媛一直不明白父母的态度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转变,直到有一天矛盾彻底激化,阿媛和父母大吵了一架。

阿媛其实很早就有结婚的打算,可父母总说等她毕业后再多处处,了解一下他的人品。如今毕业也有两年了,接触的时间不算短,阿媛便和家里开了口,想让小胖来家里吃个饭,正式介绍一下。可父母突然改口,要求她和小胖分手,不要再联系了。阿媛父母说:“我们把你拉扯大,什么时候害过你?都是为了你好,你跟他在一起只能受苦,我们见不得你过得不好。”

阿媛的父母早就打听过小胖的家庭情况,小胖的父母离婚了,这几年他一直跟着母亲生活,大学毕业时小胖和阿媛一起备考公务员,阿媛进了司法系统,小胖没考上,他也没有再战的打算,在房地产售楼中心找了一份工作。在阿媛父母的眼中,小胖就是个临时工,还没有上进心,两个人如果执意在一起只会拖累女儿。

阿媛的父母算了一笔账。小胖的工资是阿媛的三分之二,如果两个人结婚。以后养家的重担还是压在了阿媛身上。如今都是独生子女,如果父母的身体不太好,那压力就更大了。“还要抚养孩子,现在的小孩随便报个培训班,一年下来也要一万多,他哪里出得起?”阿媛的爸爸试图劝服女儿。

阿媛其实也能理解父母的想法,“婚姻是要有经济基础的,不可能为了追求爱情,就不考虑物质条件,但我觉得小胖是有能力的,我们两个在一起努力奋斗,其实小日子还是不错的。”

阿媛和父母谁都不肯让步,事情就这么拖着。如今,父母总是在阿媛快到家的时候,从窗户观察她和谁一起回来。而阿媛每次见小胖都要选在离家较远的地方。避免被父母和街坊邻居看到。每次回家,她也只让小胖把自己送到街巷口,不让小胖进小区。

“虽然小胖没有太在意,但是时间久了,我也不知道我们会怎样。”阿媛叹了一口气。

阿媛不仅仅是一个个例,其实也是当下青年男女恋爱交友时不能爱的一个缩影。父母为子女的婚姻算经济账其实是一种力所能及的爱,佑爱文化恋爱咨询师王梓佑分析认为:“经济账其实就是中国传统的门当户对,在其他因素不明的情况下,父母认为这是最直观的选择标准,父母不希望子女结婚后生活条件有所下降,这是爱的表现。”但同时,中国父母最喜欢讲的一句话“我辛辛苦苦把你养大,都是为了你好”却也为这份爱戴上了枷锁。

情感绑架会让子女不舒服,甚至激发反抗心理,导致他们看不清现实,做出冲动的选择。王梓佑在为青年人提供恋爱咨询服务时就遇到了一位聪明的妈妈。“得知女儿跟一个自己不太满意的男人在一起,这个妈妈表示支持,甚至为女儿创造机会去了解这个男人,让女儿在接触中自己感受,做出选择。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女儿觉得这个男人不适合自己,选择主动分手。”所以,不如给彼此一点距离,让子女在相处过程中做独立判断,为情感松松绑。

我们不再是小孩子了

都说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没有几个青年男女能在恋爱的路上畅通无阻。除了阿媛,佩雯面临的苦恼也不小。

佩雯离过婚,但是没有孩子。

朋友都说,佩雯和第一任结婚之前,他们就不看好这段婚姻,佩雯聊起那个结婚对象时,总带着负面情绪。

佩雯家的条件不错,人长得也很清秀。在选择结婚对象这件事情上,父母却从不让佩雯拿主意,她也比较听父母的话,相亲都是父母安排的,即便是佩雯不太中意的人,只要是父母觉得合适,就不让佩雯和对方断了联系。在多次相亲对比后,父母选中了他们心中最为合适的对象,也就是佩雯的第一任老公。

“长相很好,高高大大的,看起来很精干,而且家庭条件也不错,他爸妈工作多好啊。”佩雯的父母像推销产品一样一直夸对方。但在佩雯看来,她和这个相亲对象没有太多可聊的话题,两个人喜欢的东西不一样,价值观也不太相同,而且对方对她似乎也不太主动。但因为两家是朋友,上一辈聊得来,就匆匆为儿女定下了婚事,稀里糊涂地佩雯就这么结了婚。

婚后的生活平平淡淡,两个人之间没有感情,佩雯的老公回家很晚,出去喝酒聚会也不会告诉佩雯。后来,她老公辞掉了工作,每天在家打游戏。佩雯父母看到这样的女婿,自然心里也不快,便劝佩雯离婚。

“我自己也不愿意和那样的人生活在一起。”爸妈让佩雯离婚,她一口就答应了,“本来也没什么感情,而且一直也没有孩子,离了也没负担。”

佩雯离婚那年刚满29 岁。“他们也没闲着,继续帮我参谋再婚的对象。”但是佩雯不打算继续顺从父母的意愿,在一次朋友聚会中,她遇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人,打算多接触一下,就带对方见了见父母。不像佩雯想象的那么顺利,父母认为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两家人的事情,他们对这个人并不满意,不希望佩雯和这个人再有什么联系。双方僵持不下,佩雯的父母总是用年纪大了、身体不舒服为由,让佩雯无法开口再谈这件事。

最终,佩雯拗不过父母,妥协了。

习惯替孩子拿主意,干涉子女的自由选择,甚至干涉择偶,是中国父母的一种常见行为。王梓佑认为,这样的父母其实还把子女视为小孩,结婚相当于引入了另一个家庭,这对父母的生活有很大影响,父母不想接受变化,所以希望一切都由他们做决定,而忽略了儿女的感受。

“不能爱”的绊脚石

“不能爱”的背后不仅仅有父母的原因,更多还是青年自身的选择。自己的爱情自己做不了主,其实还是自身不够成熟,不够相信自己。

王梓佑从原生家庭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不管是当下的婚恋自由,还是日常生活中的自由选择,都会表现出一个人究竟是否有完备的独立人格。独立人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一个培养的过程。如果父母不让孩子自己做决定,或者在孩子做了错误的决定后给予其很大的惩罚,孩子的潜意识就会认为,自己做决定是得不到“好处”的,孩子没有学会选择,没有学会负责,长大以后更不敢为自己未来的生活负责任了。阿媛和爸妈“躲猫猫的游戏”其实就是她不敢为自己选择“买单”的一种表现,佩雯也同样如此。

现在的父母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选择能力,比如面对孩子不想吃饭的问题,父母会让孩子选择这顿午饭要不要吃,并且告诉孩子不吃饭的后果就是饿着肚子,直到晚上才能吃饭。一两次之后,孩子就会根据自己的感觉做选择。并且明白选择带来的后果是什么。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培养孩子做选择、自己承担责任,那么这个孩子长大之后是敢为自己做决定并承担后果的。

除了独立人格之外,“不能爱”还和“不够爱”有关系。王梓佑认为,没有只够的支撑,青年是很难为了恋爱而放弃一些东西的,因此会找各种理由,认为自己“不能爱”是因为被控制、被影响。其实每个人自己内心都是有选择的,只是还不敢为了爱情付出,因为一些顾虑而无法坚定自己的选择。

恋爱婚姻既是个人的事情,也是两个家庭的事情,这本就是一个社会化的复杂问题,但很多时候我们非要争个非此即彼的答案,其实是没有意义的。两个人从初见时的点头微笑到红装白纱的婚姻殿堂,就像游戏通关一样,需要打副本、做任务,面对爱而不能的境况,其实阿媛和佩雯们还有很多选择。

猜你喜欢

王梓子女孩子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挑食的小怪物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