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醴陵瓷业的兴起与社会变迁
2020-03-03文雨欣
文雨欣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田野调查法的方式,探讨近代醴陵瓷业兴起的背景以及醴陵瓷业与社会变迁之联系,证实了伴随醴陵瓷业的发展,社会出现了樊公崇拜、吃神福肉等习俗,同时行会、行帮等地方性社会组织也随之产生。
关键词:近代、醴陵瓷业、兴起、社会变迁
一、近代醴陵瓷业兴起的背景
(一)自然环境因素
1. 优厚的地理位置:
醴陵地处湖南东部,“东邻江西萍乡,南界攸县,北连浏阳,西接湘潭”。相比于景德镇,它离两广和云贵川诸省更近,且由于这些省需瓷器较多,利于开发其广阔的市场。再者,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传统土瓷瓷业历来有“粉碎靠水力,干燥靠太阳”的说法。因而醴陵充沛的降雨量,使得了制瓷所需要的水力资源皆可从河流、井泉中取得。日照时间较长,有利于传统土瓷的干燥。
2.丰富的瓷业原料:
得天独厚的瓷业原料是醴陵瓷业发展的一大重要“利器”。而瓷土当属最重要的资源,境内的东北二乡尤为盛产。按历史上开采地域的划分主要有12个矿区。其中马颈坳矿区的规模最大,且由于地质结构较为简单,矿体裸露在外,露天开采难度不大。耐火粘土则为另一种主要原料。“凡陶瓷烧成各种各式窑炉所用之耐火砖,与烧细瓷所用之外匣”均由耐火粘土炼制而成。
瓷器的烧制离不开燃料的使用。过去烧窑多用松柴。醴陵地属丘陵地带,松树、杉木等森林资源较为丰富。东乡和北乡由于窑户众多,松柴供不应求。为解决此问题,当地民众大量种植松树苗,经过数年封育,以致松林面积占到整个森林面积的百分之八十。葛藤作为一种草本植物,茎细却韧性强,则成为捆绑包扎的一种重要材料。
(二)社会环境因素
1.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20世紀以前醴陵未建有铁路、公路,故瓷器运输主要通过水运的方式。渌江自江西萍乡发源,向西流经醴陵市,最后在渌口镇汇入湘江。由于醴陵的河流较浅,当时的民船,前头较窄,后头较宽,且可以在水中逆行,颇为灵活,故又有“倒划子”之称。陆路交通运输则主要靠车。“土瓷、煤炭之类皆用土车”,土车为独轮,能承三百多斤的重物。据悉,今醴陵境内尚存有古道总长6000米。古道路上仍依稀可见独轮车压过后的凹痕。
至20世纪初,醴陵县内陆续建有铁路。其中1905年竣工的株萍铁路是湖南境内的第一条铁路。株萍铁路“自安源、萍乡至老关入境,经阳山石、板杉铺、姚家坝、出湘潭之白关铺,至株洲与粤汉铁路湘鄂线相连接,直达长沙及武汉,计此线在本县境内共有三站,长约四十七公里”其开通原本是为汉冶萍公司运输煤而修建,客观上亦为醴陵瓷器外销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2.瓷业改革
在清末实业救国政策思潮的影响下,熊希龄在参加戊戌变法失败后亦萌生了实业救国的想法。在醴陵实地考察后,熊希龄认为醴陵瓷土丰富,产地不少,但是“惟瓷器粗陋,仅供下级贫民购买且在当时存在着技术设备落后、资金不足、管理混乱等诸多问题。
基于此,熊希龄提出了振兴醴陵瓷业三个方面的措施。其一为兴办学校,培养人才;其二为成立股份公司;其三为选择厂址。经改革后,醴陵瓷业重新焕发生机,逐步从乡村扩展到城镇,从粗瓷生产转向细瓷生产。
二、醴陵瓷业与社会变迁
(一)醴陵瓷业与社会风气变化
近代醴陵瓷业上承古代陶业之发展,下启现代化工业化大生产。伴随其发展,地方社会风俗业亦发生了较大变化。每年开工前以祈祷来年烧窑顺利的拜祭樊公,为改善生活祭祀牙祭,吃神福肉的习俗,以及成为学徒前的拜师仪式这些都是在社会风气,风俗方面产生的新气象。
1.樊公祖师崇拜
在沩山地区的田野调查过程中,经常能听到当地百姓谈及樊公。他们认为樊公是发明用瓷土造碗的祖先。然而,对于樊公的由来难以考证。《县志》中有“先师樊进得,明朝人,业瓷者每开窑必祀”。据老手艺人讲述,每次如窑厂老板要开新窑,古洞天最负盛名的法师就会被邀请来进行祭拜活动。在设好的神坛面前,向天、地、以及窑方向的樊公各三拜,然后念经祈福,祈祷新窑能成功烧制好窑器。结束后,工人们会被组织一起会餐,又叫“打神福”。会餐过程中只吃猪肉,且吃几斤猪肉就代表新开几个窑。除此之外,烧窑的普通家庭一般在春节末尾,即将开工之时也要祭拜樊公;入山采瓷石的工人也会在开工之前祭拜樊公。以致后来,沩山以外的窑户甚至外乡窑户都会慕名来到樊公庙,因而其香火十分旺盛。
据当地人介绍,祭拜樊公也并未有太多繁文缛节,心诚则灵。因而祭拜者大多手持香炷,双手合拢,行鞠躬礼即可。祭品也只需一些水果,或是鸡肉、猪肉等。樊公的诞辰在农历的五月十六日,为贺其诞辰,当地百姓每每会在祝融宫举行歌舞戏剧等表演,场面十分宏伟。
当今由于经济的发展,沩山地区的窑户日益减少,对樊公祖师的崇拜也再无昔日的辉煌。樊公庙也于1956年被毁。一直到2010年,古洞天觉悟法师重建了樊公祖师像,且樊公庙会再一次举行。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下,湖南陶瓷行业协会在沩山醴陵古窑开办了祭窑大典,通过奏小乐,奏大乐,点红烛,恭读祭文并祈福等一系列程序后,祭窑大典结束。最后,全体各界人士依次上香祭拜樊公祖师。此举无疑是赋予了传统樊公祖师崇拜以新的生命力量。
2.牙祭神福肉
由于建国前土瓷的生产大多都靠手工,因而瓷器的销售受市场影响大,工人失业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工人的工资低,工作不稳定,处境较为艰难的情况下,在当时便有工人作有打油诗:“回想旧社会,瓷工苦连绵;做到两头黑,难得几文钱。坯房是卧房,睡得冒脚床;吃的无娘菜,光饭淘米汤;穿的钉补钉,盖的一铺筋。无钱娶妻室,孤独打单身;病了医无钱,痛苦咬床弦。三节踏板苦,年关苦连天。今天忧明天,天天受熬煎!”此打油诗深刻反映了陶瓷工人艰苦的工作环境以及内心的困苦和不甘。
“打牙祭、吃神福肉”这一习俗最初就是在工人生存条件艰辛的情况下,为争取更多利益而展开的的各种斗争中所获得。传说在瓷业中圆器工人的工资一直以来都低于琢器工人的工资。一个绰号为牙祭的圆器工人,不满这种现象,为改善圆器工人的待遇,组织工人们要求老闾每月发三次肉,每人每次四两。后来因相争不下,闹到官府之中。厂主以“牙祭不要脑壳,我就给圆器工人发肉吃”为由威胁牙祭。牙祭毅然决然答应只要能够改善圆器工人的生活,工人们能有肉吃,他就不要这个脑壳。这便是打牙祭、吃神福肉的由来。在当时,每当要吃神福肉,工人们用长条白色毛巾围住腰,将盛好的肉放在晒架上面,在祭祀完牙祭后开始就餐。
3.拜师习俗
要想学艺,先得拜师。传统的师徒关系仅次于父子关系,正所谓“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傅”,因而拜师便需要一种隆重的风俗礼仪加以确认和保护。古时徒弟多为制瓷师傅的亲戚或同乡,醴陵制瓷业的师徒关系也多是如此。在瓷业中,还有着“招男不招女”的习俗。此习俗一方面使得技艺不外流,保证了制瓷技艺的醇正;另一方面也防碍了技艺的交流和生产规模的扩大。
拜师通常需要引荐人,或者担保人,醴陵瓷业拜师习俗也不例外。醴陵沩山、王仙等地若要收徒拜师,通常是要找保人或者“荐头”。保头领人去见师傅,先奉上礼,师傅若有意收徒,则会收下见面礼。再挑选一个黄道吉日,举行拜师仪式。拜师仪式必须严谨,首先须烧香供樊公祖师神位,向樊公行跪拜礼。其次向师傅行礼,并奉上红包。于此之时会有其他制瓷师傅作证,并签订“师徒契约”。签订契约则主要为了更好地明确师徒之间的责任与义务。仪式毕,学徒方多设酒席,宴请师傅及师祖、师伯等人,旧称“拜师酒”。若观礼人越多,越体现一个好兆头。一般来说,学徒期为三年,在此三年内,师傅不用给徒弟工钱,但提供住宿等条件,或每月给徒弟些许零用钱。学艺的过程中,师傅大多不会很快将所知内容合盘托出,传授内容多是根据学徒表现进行定夺。出师时亦需办“满师酒”以谢师,师傅则多以劳动工具回赠学徒。
(二)行会行帮及其交流
伴随醴陵瓷业之发展,社会上亦出现了为保护自身利益而设置的行会,这些封建性的行会名义上为保障工人利益,实則成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一种工具。除行会组织外,具有地方色彩的醴陵帮和江西帮的对立也是其特色之一,瓷帮内部之间分工协作,各司其职,瓷帮与其他各帮派之间的交流亦十分频繁。
1.行会
行会是封建社会的手工业者,为保护自身利益和防止竞争而建立的封建性组织。各个行会都有自己的行规,行会明确规定了产品的价格、数量、质量、劳动时间等,因而行会中的手工业者都需要遵守其规定。在行会中也存在着等级制度,分为师傅、帮工和学徒三个等级。中国自唐代起就已产生了行会制度,这种制度一直保存至建国前。
在近代醴陵的私人瓷厂,依然保留着同业公会等组织。这些行会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对维护工人利益,保障工人生活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民国十五年,粗瓷产业公会为保证工人生活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与土瓷窑业同业公会协定,每千对碗以售价银元150元为标准牌价。工资单价随粗瓷售价之涨跌而浮动。”此规定使得工人工资一定程度上得到保障,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但另一方面这些行会制定的相关规定损害了劳动工人的利益。如“1947年8月细瓷窑业同业公会制订了‘劳资合作分资办法草案,其中第八条规定‘劳资双方,务候瓷器出售后方可领,不得要求资方垫给或贷款”可见这些封建性质的行会名义上是为了维护瓷工的利益,实则代表的是资本家的利益。
2.行帮
醴陵瓷业中,除了行会组织外,还长期存在带地方色彩的帮派对立,即醴陵帮和江西帮。醴陵瓷器的历史比江西晚,据说醴陵的制瓷技术也是由江西人传授的。但是“江西景德镇私规最严,不准工人用于他省”因而即使受雇于外省,也抱团成帮,在技术上实行保密。因而在醴陵瓷业中便形成了由景德镇工人组成的江西帮和由本地职工组成的醴陵帮。醴陵帮多生产圆器,江西帮则更多生产琢器。琢器生产对技术要求更高,江西帮的工人通常利用其优势采取保密和垄断等措施,阻挠醴陵瓷器质量的提高”。此二帮各司其职,但这种帮派对立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技术改进和工人之间的团结协作。
除了地方上的帮派对立,亦有瓷器内部分工上的三帮协作,醴陵瓷器生产初期主要一人成器,后经改良,分工细化,逐渐改为三帮分工操作。据《醴陵乡土志》记载,“土瓷历分做、画、泥三帮,帮各有会,入会需钱,非入会即不得做工”。即当时若想做工,需先入其帮会。三个帮主要分管任务也有所不同。一为杂工帮:主要从事采泥、揉泥等事项。二为做坯帮:主要从事拉坯、印坯、利坯等事项。三为画坯帮:主要对做好的坯进行装饰上釉等。三帮之间各司其职,各尽其力,互相协作。
瓷帮与各其他帮派间的交往也十分密切。如船帮,由于瓷业的兴起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民国时期的姜湾作为湖南制造瓷业公司选址所在地,成为了重要的转运中心,以至于拥有了“粗瓷产品上船的集散码头”之称。再如杂帮,杂帮中箩业、茭草业与瓷帮交往甚密。箩业主要从事挑运工作,主要穿梭于码头和制瓷作坊之间。而茭草即为打包,用茭草、葛藤包装好的瓷器在运输过程中不易受损,且材料易获得,因而成为重要的打包材料。此外行帮之间也会有集会活动,比如瓷帮每年还需请民间救火组织的木龙会喝龙工酒。各帮的集会多为端午节前后,在做会的同时演习救火,之后举行聚餐活动并发莲碗面和包子票给出龙人员。
参考文献:
[1](民国)朱羲农,朱保训编纂.湖南实业志 2[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醴陵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醴陵文史 第3辑[M].1986.
[3]江普光.醴陵县志(同治版)[M].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
[4]周秋光编.熊希龄集:上集[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
[5]朱方义.醴陵陶瓷志[M].醴陵:醴陵瓷业总公司.1989.
[6]傅熊湘.醴陵乡土志[M].台湾: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