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东盟贸易发展的挑战对策

2020-03-03王雨城邹佳瑶周悦孙嘉璐

青年生活 2020年4期
关键词:东盟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

王雨城 邹佳瑶 周悦 孙嘉璐

摘要:随着我国一带一路伟大战略的稳步实施,中国与以东盟为首的一众贸易伙伴间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入,在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中国在与东盟的贸易过程中所面临的这些挑战不仅会带来贸易上摩擦,同时也会影响“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实施。因此,把握“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盟贸易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深入挖掘贸易挑战的内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是向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迈进。

关键词:“一带一路”;东盟;贸易合作;人类命运共同体

自2013年习总书记提出建设“一带一路”伟大畅想以来,经过多年的努力与实践,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总额从2002年的552亿美元跃升到2017年的5148亿美元,年均增长率接近20%。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政策实施以后,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总额已经占到我国全年外汇总收入的五分之一,中亚与东南亚已经成为我国非常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在全新的历史路口,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贸易合作在迎接历史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深入探索“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东盟贸易发展中的挑战,对于深化双方贸易合作,促进国际经济繁荣,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极大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合作面临的挑战

(一)领土主权争端问题严重,影响双边贸易往来

因为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中国和部分东盟国家之间存在着一些领土主权纠纷问题,这种政治上的对抗很容易造成经济合作上的約束,影响双边贸易的正常开展。比如说南海问题,就一直是中国与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之间的边缘政治战场。从2009年的“外大陆架划界案”开始到2016年“黄岩岛”事件的不断发酵,一度将中国与相关国家陷入到政治斗争的无尽螺旋之中,迫使双方矛盾不断升级,引起两国民众的强烈反对,在国内形成抵制外货的负面意识,严重侵扰双方经贸的正常开展,不利于国际经济形势的繁荣稳定。

(二)各国之间非关税贸易壁垒,贸易摩擦经常发生

在国家贸易中,有国家合作共赢,将视野投射到为全人类谋福祉的伟大事业当中,自然也会有为了眼前利益,建设贸易壁垒,独善其身的国家。尤其是在几轮全球性的金融动荡之后,世界整体局势风云变化,很多国家的经济复苏、发展动力匮乏,逆全球化思潮涌动,贸易保护主义悄然兴起。在于东盟的贸易合作中,我国也面临着很多类型的贸易壁垒。比如说,在关税以外,部分国家会在技术标准、检验检疫和通关程序来对中国对外贸易加以限制。尤其是以马来西亚为首的周边国家,因为国内的商品出口类别与国内贸易结构与我国近似,为了保护本国经济,经常会对我国产品加以限制,采用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等手段增加我国商品的出口成本,极不利于我国一带一路工程的落实。

(三)长期的贸易顺差,导致贸易不平衡加剧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往来愈发频繁,双方积极地取消了绝大多数产品的关税和非关税措施,双方服务业和投资市场逐渐开放,贸易壁垒不断削弱,整体向着自由、开放的现代化世界贸易发展,贸易转移趋势明显。自2012年以后,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合作就从过去的贸易逆差转变成为贸易顺差。我国近年来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优势已经初见端倪,国内整体经济发展局势平稳。反观东盟好很多国家,自金融危机之后,国家经济复苏缓慢,导致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致使双边贸易不平衡加剧。而这种贸易商的不平衡也让部分国家产生了仇视中国的情绪,宣扬“中国威胁论”,进而让担忧和恐慌的情绪在东盟各国之间蔓延,不利于我国与东盟贸易的长久发展。

二、加快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合作的对策

(一)积极建立落实双边谈判、磋商机制

商业合作的正常展开,离不开有效、积极的沟通,为了强化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合作,首先应该建立双边谈判和共同磋商机制,对于政治上的一些敏感话题,应该加以限制。中国和东盟国家应该加强双方政治层面的战略互信,立足于人类和平理念,避免军事化手段,坚持国际规范和各类共同准则,通过谈判和磋商来解决问题,求同存异,就事论事,在商业上寻求利益契合点,积极用多种手段来缓解、解决各种争端问题。另一方面,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应该建立起互利互信的统一战线,以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中国与东盟各国应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通过领导人外交,商会沟通等手段加强双方多层面的交往与互动,增进两国人民的了解与友谊,互利共赢,开放合作,积极交流,避免误会。

(二)加快双边贸易区建立,降低贸易壁垒

在一带一路伟大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无论是国内还是东盟各国都在积极建设境内外的经贸合作区,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阶段性的成果。为了实现一带一路战略中对于强化沿线国家工业化进程、产业升级等要求,需要以企业为主体,在坚持商业运作的基础下,建设互通有无的双边贸易区,充分发挥失常的主观能动性,

由投资主体根据市场情况、东道国投资环境和引资政策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决策。东道国以贸易合作区为起点,吸引外资,增加就业,扩大出口,交流技术,快速实现双边经济的共同发展。中国与东盟以贸易合作区为中心,有利于双方对合作伙伴贸易发展政策动态的了解,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在技术、基建、税收等多方面获得更加便利的条件,实现国家层面的企业“抱团”,大大降低世界市场经营的风险。

(三)深化新时代贸易,寻找贸易新需求

现阶段我国一带一路政策还是聚焦在基建环节,能够有效帮助东盟国家加快国内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实现工业化进程提速。但是我国除了基建以外,在很多其他延伸环节也有着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建设优势,新时代的中国很多装备和产能质优价廉,综合配套能力强,所以在于东盟国家合作的过程中,中国应该积极发挥产能与技术优势,在金属、建材、电力、化工、纺织、通信、生物、新能源交通等诸多领域寻求贸易可行性,减少国内过剩产能的同时,与东盟开展积极的贸易合作。深化新时代贸易,寻找贸易新需求不仅仅能够优化国内产业结构,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空间;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东盟国家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东盟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在合作中为双方提供更多的市场机遇,促进贸易平衡。

参考文献:

[1]曹云华,胡爱清.“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东盟农业互联互通合作研究[J].太平洋学报.2015(12)

[2]张纪凤,宣昌勇.“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升级版”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5(12).

[3]李文.“一带一路”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J].东南亚纵横.2015(10).

[4]冯氏惠.“一带一路”与中国—东盟互联互通:机遇、挑战与中越合作方向[J].东南亚纵横.2015(10).

猜你喜欢

东盟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前景展望
中国—东盟物流便利化研究综述
中国与东盟纺织品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