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钳工工作任务课型的构建
2020-03-03汪盛如
汪盛如
摘要:对于工作任务型课程而言,它是一种有效的实施工学结合课程的重要课型。那么在当前我们如何进行使用这一种课型来开展教学便是教师从事者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因此在本篇文章当中,我们主要是简单的分析了在学校装配钳工教学中如何进行使用相关教学策略,使其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激发学生对于装配钳工的学习热情,提供教学的有效性,希望能够提供给相关从事者一些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装配钳工;工作任务;课型构建
1、工作任务课型以及结构探析
对于课型而言,它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最具有操作性的教学结构以及程序。而在工作任务型课型中它主要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来开展相关的学习内容,让他们能够在最大的限度当中将新的技能点以及新的理论知识使其能够逐步的融入到工作任务当中,让学生能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可以获取到知识,形成技能,真正的做到较好的教学结构以及操作程序。另外对于装配钳工而言,在进行采用工作任务课型来开展教学任务,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加强他们学习的兴趣以及信心。
另外在工作任务型课型当中,它涉及到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有着教学内容、学生情况以及教学环境等等一系列的因素。因此我们需要采用科学化的方式来进行安排这一些要素,才能够有效的对其课堂教学结构进行加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应当按照其行动的导向教学理论,使其能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构建装配钳工的工作任务型课型。在这一个课型当中,老师也需要重点的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这样不单单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并且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另外老师在对教学时间以及课程的安排上不应当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按照其实际的情況来做出一些调整和修正。
2、工作任务课型的特点分析
2.1 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现代教育的理念改变传统的接受性的学习方式,从而使其能够有效的实现自主学习,让在课堂当中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外对于应用工作任务型课型组织教学来讲,学生它是学习过程的主体,而老师则是学习过程当中的组织者以及协调者。那么当老师在开展相关的教学内容时,应当注重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沟通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最大的限度当中了解到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工作也是有着分工以及合作的。
2.2 学习任务的典型性分析
在教学当中,我们需要了解到其工作任务的设计它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着课型实施是否顺利,课堂教学开展是否有效等工作。因此,在当前我们便需要保障其相关的工作任务能够有着较好的典型性,另外学习任务也需要有着真实具体,例如当老师在开展凹凸配合件加工这一个过程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这一个学习任务它便十分的具有典型性。那么便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其学生进行充分的教导,让他们能够了解到凹凸配件的作用以及相关参数。
2.3 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分析
当我们在课型的实施当中,不单单学习任务要求是企业的工作任务,并且其相关的学习环境也应当能够接近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另外对于学习成果的考核标准而言,应当虫儿分的采用企业对于产品的考核标准,让学生的学习过程能够处于工作以及学习一体化的综合发展过程中。大体的说来便是在过程中能够自主的获取相关信息,习得相应的技能。
3、工作任务课型的实施
3.1前置任务,充分引导学生进行自学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首先需要给学生进行布置相关的生产任务,接着让每一个小组进行仔细的观察和研究。并且在课前的时候,老师也可以进行录制三段短小的教学视屏,在视频中需要有着较好的针对性,例如锉削的技巧以及加工流程等等分析。
3.2 小组合作,制定方案
在这一个过程当中,老师需要将班级中的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能够在小组中进行充分的谈论和分析。而老师则需要仔细的观察每一名同学之间的互动,另外也应当告诫学生一些相关的学习注意事项,对于一些涉及到安全方面的内容,需要及时进行纠正。而如果只是简单的涉及到零件质量问题的,则是可以让学生去寻找问题以及解决问题。
3.3 实施方案以及完成任务
在这一个环节当中,我们需要重点的了解到其加工的程序它比以往来讲,十分的复杂,那么老师则需要采用的教学策略应当是分段引导以及合作学习等教学策略。对于分段引导而言,它则是将学生加工工件的过程使其能够划分为好几个阶段,对于不同的加工阶段采用不同的阶段性引导方法。
阶段一,当学生在进行选号相关材料之后,使其能够锉削为外轮廓基准面,并且达成相关的尺寸标注之后,老师便需要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分工,选择较好的基准面。
阶段二,选择好基准面之后,老师需要教导学生进行加工凹凸形面,在这一个过程中,老师需要告诫学生一些相关的注意事项以及方式,使其学生能按照测量的结果来对工程进行不断的调整加工。
阶段三,配合凹凸件,在这一个过程当中,老师可以充分的指导学生拿出自己加工好的凹凸件使其放在一起进行配合,如何发现配合之后的工件,两边的边都是平整的那么则保障了端面的配合精度标准。
结束语:
总体的说来,在当前我们可以了解到在进行装配钳工的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开展相关工作任务型课堂教学,它能够使其课堂发生较大的变化,主要是体现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兴趣能够有所较为明显的提高,学生不管是在理论知识方面还是实践操作方面都有着较大符合的提升,这便能够较好的使其课堂质量以及教学效果有着明显的改善。
参考文献:
[1]谢艳彬.中职装配钳工教学策略探究[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9(04):20-23.
[2]徐超.《装配钳工实训与考级》课程教学中的微课程应用研究[J].科技视界,2019(23):144-145.
[3]叶碧芬.装配钳工工作任务课型的构建[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7(01):131-134.
[4]江林兴.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装配钳工》课程建设[J].现代农业装备,2016(05):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