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三角一体化下的公共交通体系发展研究

2020-03-03仝炜

时代汽车 2020年21期
关键词:长三角一体化轨道交通

仝炜

摘 要:昆山毗邻上海,是江苏临沪的东大门,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昆山发展必然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交通一体化是长三角一体化地先行领域和关键支撑,而公共交通体系的一体化更是昆山“融入上海、面向世界、服务江苏”的发展定位的基础所在。本文从昆山公共交通体系发展现状的基础出发,分析了公共交通面临的新的挑战,并从轨道交通、定制客运、毗邻公交等方面提出若干意见,为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如何融入上海的昆山公共交通体系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长三角一体化 公共交通体系 轨道交通 定制客运 毗邻公交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Transport System under the Integra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Take Kunshan's integration into Shanghai as an example

Tong Wei

Abstract:Kunshan is adjacent to Shanghai and is the east gate of Jiangsu province. As the integra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becomes a national strategy, Kunshan's development is bound to face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ransportation integration is the leading area and key support for the integra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 is the foundation of Kunshan's development positioning of "integrating into Shanghai, facing the world, and serving Jiangsu".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basis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Kunshan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 analyzes the new challenges faced by public transporta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opin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rail transportation, customized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adjacent public transportation, etc., and how to integrate into Shanghai Kunsha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The paper provides idea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

Key words:integra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 rail transit, customized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adjacent to public transportation

2018年11月5日,習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次年,首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在芜湖开幕,长三角“一市三省”26城主要领导参加,共商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教育医疗、交通等民生实事互联互通,长三角一体化正式落地。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交通一体化必然是先行领域和关键支撑,必须牢牢把握住交通“先行官”的定位,推动交通发展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各种交通方式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

随着一体化的发展,都市圈的形成,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组成也将不再局限于以往的城市地铁、常规公交等,公共交通的内涵已经扩大为国家层面的铁路网络,市域层面的市域和城区轨道交通,城市内部的中运量网络,以及基础性的班线客运、定制客运、常规公交等从而形成多层次、多模式、多元化的网络与服务体系。

昆山毗邻上海,作为江苏省临沪的“东大门”,如何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下坚持“融入上海、面向世界、服务江苏”的发展定位,将成为今后发展的重中之重。昆山公共交通发展将进入战略机遇期。如何保持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营,满足市民对出行的需要,就迫切需要开展昆山公共交通的系统研究,从而提出符合昆山实情的发展对策。

1 昆山市公共交通一体化现状

2018年以来,昆山协调铁路部门增加经停昆山“复兴号”30趟,开通首列昆山始发到达上海的高铁列车G7215。目前,沪昆每日往返列车达132趟,沪苏每日往返列车130趟,很大程度上满足市民高铁通勤需求,沪苏昆城市中心的同城效应进一步扩大。

作为国内首条跨省地铁,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在昆山境内约6公里,兆丰路站、光明路站、花桥站总进出站客流超过一亿人次,2019年日均客流进出站客流为6.18万人次,沪昆同城效应日益凸显。昆山至上海班线每日60班,随着各种交通形式的普及,班线客流逐年萎缩。同时,从2013年昆山开始尝试探索开通昆山至上海市区的定制公交,2015年底“巴士管家”开通“定制客运”板块,陆续开通城际拼车、城际快线、定制包车等定制客运服务,通过不同形式满足市民通勤需要,经过几年的发展,客流明显增长,新的客运模式正在崛起并焕发生机。

常规公交一体化同样在稳步推进,截至目前,開通毗邻公交8条,连接上海4条(C3、C5、C6、C7),苏州市区4条(C1、C2、126、109),毗邻公交日均客流量突破13000人次,通勤客流占比达到70%。

2 昆山市公共交通一体化挑战

经过长时间的规划发展,昆山的公共交通现代化雏形已经建立,给市民出行创造了良好环境。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城市居民的出行方式在不断的改变,结构日益复杂化、多样化,如何建立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的公共交通体系仍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面临的一体化的挑战和问题,需要在下一阶段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改进。

2.1 沪宁(京沪)通道区域饱和,运力供给不足

目前上海方向经停昆山全天共有130班列车,最短发车时间间隔已达5分钟,但是一票难求现象仍然是有发生,无法满足随到随走的商务需求。2018年沪宁走廊运能已达到2040年设计能力的87%,通道已经趋于饱和,同时沪昆高铁客流主要集中在南京以南、苏锡常地区,短途出行严重挤占运力,长距离出行需求已经难以满足。

2.2 现有跨市城市轨道互通模式的时效性有待提升

作为大城市,昆山的大运量公共交通体系尚未建立,仅在花桥建成约6公里轨道,苏州市域轨道交通S1号线昆山段虽已经启动建设,但距建成通车仍需较长时间,更不论尚处于规划中的K1线,昆山与上海、苏州联系的轨道交通骨架建设需要继续加速推进。

同时,现有地铁速度相对较慢,从花桥镇政府至人民广场单程近两个小时,无法满足两市核心间出行时效性要求,而且目前11号线在上海地铁线网中位居拥挤第一名,乘坐舒适性较差。

2.3 定制客运供需匹配不平衡

虽然,目前昆山已经开展了道路客运定制服务试点工作,但是也存在着企业数量少,经营模式杂,业务规模少,行业影响力弱,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一些去也存在着服务不规范,没有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无法形成优良的“口碑”。尤其是今年上半年疫情爆发以来,市民对定制客运的需求更加旺盛,从而定制客运供需匹配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定制客运的业态发展。

2.4 毗邻地区普通公共交通系统对接有待加强

目前,昆山虽然开通了4条至上海的毗邻公交,但是跨区公交覆盖范围有限,发车间隔大于30分钟,无法满足两地市民网络化的出行需求。同时两市公交服务并不对等,上海白鹤7路在花桥绕行但不设站,两地公交无法做到无缝对接和同站换乘,市民要求改善的需求较为迫切。

3 昆山市公共交通一体化建议

昆山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标杆城市的新征程已经开始,城市交通进入了全新的转型和发展时期,在融入上海、服务江苏的进展中,公共交通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面对严峻的挑战,昆山充分发挥临沪第一站的优势,建议昆山市从轨道交通、定制客运、毗邻公交等方面制定对策和措施。

3.1 建立轨道交通为主导的互通模式

今年上半年江苏省发布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江苏实施方案》,方案明确要求要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以都市圈同城化通勤为目标,加快建设城际铁路网,推动市域(郊)铁路向周边中小城市延伸,构建高铁、城际、城市地铁一体化多层次的轨道交通网络。

昆山在今后时期内必须要从长三角区域、上海都市圈、城市自身三个层面谋划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轨道交通“四网融合”,以“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为目标,依托“一高一城一普”的干线铁路网络,拓展上海辐射发展空间,实现区域交通资源共享。一是强化昆山与上海中心城间的快速联系,积极推动既有京沪铁路开通“上海-昆山-苏州”的通勤线路,满足昆山与上海中心城的通勤、商务出行需求;二是统筹推动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规划建设苏锡常城际-上海嘉闵线,苏淀湖城际、吴昆太城际等线路,共享廊道资源,统筹优化入沪通道。三是继续加快苏州市域轨道交通S1线的建设进度,并尽快完成昆山K1、K2线的规划、报批等工作,力争昆山轨道交通尽快成网,填补昆山大运量公共交通形式的空白。

3.2 继续大力推动沪昆定制客运

任何新业态都要经过培育试点、改进完善、成熟发展等阶段,定制客运也不例外。在长三角交通一体化的背景下,昆山要继续大力发展沪昆定制客运,加快传统客运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打造线上平台“巴士管家”,推动传统道路客运转型升级,以用户为中心,深挖用户需求,通过车型多元化,线路定制化,价格差异化,服务品质化等方式丰富定制客运产品,实现客运线上和线下的深度融合。

3.3 共建毗邻地区同城化公交网络

以长三角交通一体化整体思维为导向,以打通毗邻地区断头路为基础,共建毗邻地区同城化公交一体化为抓手,打破行政区划壁垒,促进昆山公共交通网络更好质量发展。

(1)加快打通毗邻地区断头路。全面排摸昆山同上海毗邻地区各类断头路和交通堵点,打通金阳路对接宝安公路、绿地大道对接博园路等8条断头路,新增2条对接道路,推进道路交通堵点道路的改造扩容,畅通行政区划边界地区的道路联系,提高毗邻地区的路网联通程度。(2)尝试探索组建合资公交公司。借鉴杭州至湖州德清毗邻公交运营模式,加强昆山与上海、苏州的交通相关部门联系,共同协调管理毗邻公交的发展工作,按照“成熟一条、开通一条”的基本思路,建立“事前协商、一方审批、一方报备、共享站点、共同监管”的工作机制。同时尝试探索成立城市间合资公交公司,以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方式推进毗邻地区公交发展。(3)积极构建立体毗邻公交系统。积极构建毗邻地区同城化公交网络,城镇圈公交网络,重点发展城区间公交网络的三级立体公交体系,其中积极发展“展览中心-花桥-安亭”毗邻地区局域线;城镇圈线路为相邻行政区划城镇间市民的短距离出行提供服务,研究开通“花桥-安亭-白鹤”公交线路,采用“支线”模式运营;城区间线路为市民中长距离出行提供服务,采用“大站快车和区间线路”模式运营,保证公交资源的合理利用。

4 结语

公共交通水平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极为重要,一个便捷、畅通、舒适的公共交通体系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保障,也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体现。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历史契机,本文建议昆山从轨道交通、定制客运、毗邻公交等方面大力建立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尽快融入上海,引导城市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柳,徐佳峰,肖飞,刘宇,吴瑕.昆山高质量对接融入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对策研究[J].交通与港航,2020,7(02):47-52.

[2]卢山,金益波.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宁波都市圈交通发展的若干意见[J]宁波经济,2020(5):30-33.

[3]郭祥,沈兵.我国定制客运业务发展现状分析及建议[J]运输经理世界,2018(12):85-87.

[4]乐晓峰,温玉莎.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塑造江苏综合交通新格局[J].综合运输,2020(1):16-20.

猜你喜欢

长三角一体化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TOD模式创新引领宁波城市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及电力技术探析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长三角一体化下苏州市城市候机楼发展研究
重议城市边界的空间属性及其变迁
长三角一体化:省界毗邻基层政区治理的发展路径
上海青浦: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开展未成年人考察帮教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的盛泽思考
关于长三角地区吸引人才聚集的关键因素研究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