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白车身质量控制思路及方法探究

2020-03-03姜爱珠

时代汽车 2020年21期
关键词:生产工艺质量控制

姜爱珠

摘 要:文章从产品结构质量、连接工艺质量以及生产尺寸精度三个角度入手,分析了汽车白车身质量控制思路下的关键因素;围绕把关产品正确性、重视连接合格率以及强化尺寸精度管理力度三个方面,提出了汽车白车身质量控制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汽车白车身 质量控制 生产工艺

Research on Ideas and Methods of Quality Control of Automobile Body-in-White

Jiang Aizhu

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key factors of the quality control of automobile body-in-white from the three perspectives of product structure quality, connection process quality and production dimensional accuracy.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correctness of the product,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connection qualification rate and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dimensional accuracy. The method and strategy of quality control of automobile body-in-white are proposed.

Key words:automobile body in white, quality control, production process

1 引言

汽车生产质量控制,是国内汽车制造企业产品开发品质的重要条件。尤其是在当前汽车行业迅速发展的环境之下,全方位的把握影响汽车整体性能的因素,为产业技术创新和产品更新提供了新的方向。

2 汽车白车身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素

2.1 产品结构质量

从本质上讲,可将白车身视为汽车的“骨架”,其结构体系不仅会为汽车提供出力学方面的支撑作用,还承担着后续安装环节中各类零件的装载任务。所以,白车身产品结构的设计与生产水平,会直接对白车身乃至汽车整体的产出质量构成影响。基于此,相关人员在开展汽车白车身质量控制工作时,必须要将产品框架结构质量作为关键性的把控要素。一方面,在保证白车身长度合理的同时,应做好其结构细节的合理设计,从而防止产品设计图纸中出现主体框架与安装零件相冲突的问题;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按图生产、按规检测,杜绝漏件、错装等情况发生,以免对白车身的力学体系造成破坏,并影响后续部件的顺利安装[1]。

2.2 连接工艺质量

在白车身的图纸设计与生产装配过程中,会涉及到焊接、涂胶、螺栓连接、拉铆等多种连接工艺,这些工艺对白车身结构的整体性、安全性与长寿性具有直接关联。

在众多连接工艺中,焊接是汽车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工艺类型,常用技术有点焊、氩弧焊、激光焊等。其中,点焊具有焊接速度快、加热时间短的特点,对材料的形变影响较小,因此多用于白车身车顶、车门等处的冲压薄板连接。氩弧焊则具有热量集中、热影响范围小的特点,多用于白车身车桥部位的生产连接。激光焊主要通过激光对钎料进行加热熔化,而不是对焊件本身进行熔融,因此焊接缝隙更加平整顺滑,其在白车身钣金构件的生产连接中应用较多;铆接即以铆钉为连接件的连接工艺,其在白车身的架体生产中应用较多。结合实践经验来看,铆接工艺具有连接紧密的特点,可使白车身形成较强的应力抗性,降低车架结构松动、异响的发生几率;螺栓连接在白车身生产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小到发动机、控制器等的装配,大到车架、覆盖件的组合,均可见该连接工艺的身影。与铆接工艺相比,螺栓连接的可靠性更高、稳定性更强,但使用与检查的难度相对较高;相较上述三种工艺而言,涂胶工艺的应力抗性相对较低,因此多用于内饰板件、碳纤维构件以及塑料构件的安装连接。此外,运用特殊的结构胶合剂对焊接件、螺栓连接件进行二次加固,通常能达到提升结构强度、缓解震动应力的强化效果。

基于此,如何选择正确的连接工艺,如何保证连接工艺的落实质量,也是相关人员在汽车白车身质量控制中必须思考的重点问题。

2.3 生产尺寸精度

在绝大部分工业产品的生产中,尺寸精度控制都是质量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汽车白车身的质量控制自然也不例外。实践中,为了保证汽车的最终产出效果符合功能定位、符合用户需求,相关人员往往会在设计阶段制定出相应的公差范围,以此为生产、检测等活动提供标准化的管控依据,并预留出一定的弹性空间。例如,某型汽车的部分公差参数如下:(1)后风窗玻璃:间隙公差4.0±2.0,段差2.0±2.0;(2)后风窗侧围:间隙公差5.0±1.5,段差2.0±2.0;(3)后保险杠:间隙公差6.0±1.0;(4)加油口盖:间隙公差3.0±1.0,段差0.8±1.0;(5)顶饰条和顶盖段差(由前至后):2.0±1.5。在此背景下,相关人员在汽车白车身质量控制的工作中,务必要采取出精细化、全面化的生产管理与检测管理手段,将白车身各项实际参数控制在规范标准的允差范围之内,以保证白车身乃至汽车整体的最终产出效果完全符合设计预期。

3 汽车白车身质量控制的策略方法

3.1 做好产品正确性的严格把关

为了避免白车身生產过程中发生结构质量的偏误问题,如两侧零件装反、螺母漏装、电器或机械设备漏装等,可进行相关防错防漏装置的设计运用。现阶段,防错防漏装置通常以PLC控制技术为核心,通过影像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等器件对生产现场进行全周期监控与动态化感知。一旦PLC系统检测到各类零件、连接件已发生漏装、错装等情况,会及时对相关生产系统停止运行,并触发报警机制,以引起相关人员的注意与处理。在此基础上,防错防漏装置还可基于运行信息自动生成检测报告(如表1),为相关人员在汽车白车身生产中的方案调整、维修处理、风险防范以及质量控制提供有力依据。

3.2 重视连接合格率的生产检测

在白车身质量控制的过程当中,相关人员应按照不同的生产检测标准,对不同工艺下的产品连接合格率进行分析评估。具体来讲:

第一,焊接。对于点焊,可采取肉眼观察的方式,对焊点的整体状态进行细致检查。若发现焊接点存在裂缝、焊穿、扭曲、变形、虚焊、严重毛刺等情况,则代表连接不合格。反之,若焊接点边缘平齐、形状圆润、无虚焊、无焊穿,且各项参数符合工艺标准,则代表连接合格;对于激光焊接和氩弧焊,可采取超声波测量与金相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其中,超声波测量主要以超声波的反射原理为基础,对白车身的氩弧焊点进行探伤检查。现阶段,相关人员多采用小型超探仪进行连接合格率的检测,可表现出便捷操作、无损检测、精确定位等技术特点;破拆检测则是先对焊接部分进行破拆处理,再通过目视检查的方式,评估焊点是否存在咬边、虚焊、焊接凹陷过大等情况。在探伤检测中,若发现氩弧焊的焊接效果并不理想,相关人员应及时对氩弧焊的各项参数进行调整,具体应包括基值电流、脉冲宽度、脉冲频率、输出模式等[2]。因超聲波检测和金相分析属于抽检或周期性检查活动,因此在日常生产中,对于光焊接和氩弧焊,应首先通过肉眼或放大镜进行外观检查,查看有无焊穿、虚焊、咬边、裂纹等情况,查看焊缝的尺寸规格是否符合工艺标准。外观确认无误后,再使用榔头敲击焊接处,进行无损检查。若检查通过,则可基本判定该焊接处达到合格水平,车辆可以放行;

第二,涂胶。在检查涂胶工艺的合格情况时,相关人员应结合不同的胶体类型,制定出差异性的评价标准。例如,对于舱盖、车门等部位的折边胶,应在保证涂胶部位、涂胶数量符合设计标准的基础上,避免转角部位打胶的情况发生;对于防撞梁、外板等部位的隔振胶,应保证胶体的粘稠度适当,吐出量均匀,以便为连接部位的受力分散提供支持。在实践中,主要通过破拆的方式进行涂胶检查。若发现涂胶存在数量、位置、粘稠度等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应对涂胶的压力、孔径等参数进行调整,再重新进行涂胶作业。

第三,螺栓连接。在汽车白车身螺栓连接工艺的合格检测中,相关人员通常会采取扭矩衰减测试的方法,其主要依托扭力扳手实现。首先,对扭力扳手施加平稳增长的作用力,直至螺栓开始出现微小转动。其后,当微小转动产生时,扭力扳手的扭矩值会瞬间升高。此时,仍需继续使用扳手转动螺栓。最后,随着转动进展,扭力扳手的扭矩值会回落到相对平稳的状态当中,即为螺栓连接检查的扭矩数值结果。在检查中,若发现螺栓连接的效果并不理想,相关人员可通过改变扭矩参数、控制拧紧速度等方式进行调整处理。

3.3 强化尺寸精度的管理力度

在控制汽车白车身的生产质量时,相关人员还应切实强化尺寸精度参数的管理力度。实践中,可遵循“小总成→分总成→总成”的流程逐步开展精度检测工作,评估对比白车身及零部件系统的尺寸精度是否处在设计公差的允许范围之内。在单一零部件与分总成的质量检测与控制改进过程中,相关人员可分别采取“冲压件质量问题→冲压件检测→模具修正→优化冲压件→冲压件再次检测→产出合格冲压件”、“分总成质量问题→焊接总成件检测→焊装线调整→优化焊接总成件→焊接总成件再次检测→产出合格分总成”的流程策略,以达到趋优性的尺寸精度管控效果,为汽车白车身的保质产出提供有利条件[3]。

4 结语

综上所述,汽车白车身生产质量的影响因素较多,比如结构参数不标准、焊接不够完善等。所以,为了规避汽车白车身生产环节的弊病问题,相关人员就必须要对“如何在汽车白车身制造环节进行质量控制”这一问题形成明确了解,并基于尺寸精度管理、焊接工艺检测等要素开展实践活动,以防止对车辆整体的产出效果造成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王达鹏,曲智,杨庆波,等.汽车车身热冲压成型技术的应用和质量控制综述[J].汽车工艺与材料,2020(04):36-44.

[2]王浩,迟洋,姚智文.汽车白车身质量控制思路及方法探究[J].汽车实用技术,2019(24):191-192.

[3]韩波,杜庆大.汽车白车身质量控制思路与方法的探讨[J].科技风,2018(25):64.

猜你喜欢

生产工艺质量控制
冷拔精密无缝钢管生产工艺控制要点
工业氧化钼生产工艺及污染治理分析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工艺
基于超声波压接技术在汽车线束生产工艺中的研究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
北豆根总碱胶囊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