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2020-03-03赵美慧
赵美慧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领跑全球,因此和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充电设施行业具有广阔的前景。但由于这一行业尚处于摸索阶段,还存一定的不足因素。本文首先研究了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行业的发展现状并探讨了目前对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行业发展造成影响的因素,最后针对今后充电设施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新能源 汽车 充电行业 现状 趋势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New Energy Vehicle Charging Facility Industry
Zhao Meihui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s new energy vehicle industry leads the world, so the charging facility industry related to new energy vehicles has broad prospects. However, since this industry is still in the exploratory stage, there are still certain deficiencies. This article first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new energy vehicle charging facility industry and discusses the curre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energy vehicle charging facility industry, and finally explor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of the charging facility related industries.
Key words:new energy, automobile, charging industry, status quo, trend
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而言建设基本充电配套设备至关重要。随着全球范围的绿色汽车倡导趋势的发展,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速度不断提升,充电设施相关行业充分赋能,但是依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总体上看与快速发展并提升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来看有所滞后,其将会制约新能源汽车的可持续发展前景,因此必须要提高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关配套产业的重视。本文首先研究了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行业的发展现状,随后探讨了目前对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行业发展造成影响的因素,最后今后充电设施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探索。
1 充电设施行业的发展現状
1.1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规模和增速领跑全球
2020年2月,中国充电联盟最新发布《2019-2020年度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年度报告》截止到2020年2月份,国内电动汽车充电桩数量达到37.7万台,充电站保有量已由2015年1069座增加到2019年的35849座。各种类型的充电桩数量的增加主要是因为近些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事业的不断发展,在各种政策的支持下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之中,无论是制造业、汽车产业相关员工还是普通的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有很大的期待,很多家庭已经不仅仅停留在观望的态度,开始购买新能源汽车。2019年全年全球共售出约220万辆新能源汽车,中国在2019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销就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生产完成102万辆,销售完成97.2万辆,在全球上具有非常抢眼的表现。
1.2 充电桩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和东部省份
一般情况下,国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密集设置多数位于都在一、二线城市和东部省份,比如北上广深等地区。主要是这些地区的气候更加适宜电动汽的运行,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相对认可。并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用车的需求较大。特别是‘北上广地区燃油车牌照有限,而新能源汽车牌照更容易取得,这也是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销售表现。政策客观因素业促进了区域内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热情,间接的促进了充电桩行业的发展。不仅如此,在这些区域内,新能源汽车的停车位一般不独立,因此设置更多的充电桩就显得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2 对充电设施行业发展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
2.1 对政策扶持比较依赖
新能源汽车配套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较多,由于国家在宏观上管控电力行业,所以新能源配套设施企业难以自行制定供电价格,同时并没有设计出其他配套服务。所以,充电设施行业没有获得蓬勃的发展,且行业内企业的营利情况依然不明朗。在目前的实际情况下,其营利主要是依赖国家的相关政策扶持,也就意味着该行业的发展对政策的依赖程度较高,这对其今后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当前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行业的运营模式主要有四种。其一政府主导,这种运营模式的投资和运营方主要是政府。优点是推进力度较强,但同时业会提升当地地方政府的资金压力,无法提升运营效率与市场化运营不相符。其二是企业主导模式,这种模式的投资运营方主要是企业,搭配汽车对充电桩进行产品包的销售和生产。其优点是运行效率比较高,缺点是具有较差的统一性,可能会出现无序的竞争。其三是混合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企业和政府共同参与,其中企业负责制造,政府负责出台政策。这种模式的优点主要是企业和政府互为补充,形成产业联盟对整体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相关产业的发展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依旧是政府会占到主导地位企业很难有相应的话语权。其四是众筹模式,这种模式涉及到的角色较多,有企业,社会有政府,参与的力量较多。优点是能以充分的利用社会的相关资源,尽快的适应各方面的需要,不足是各方利益难以有效整合,对政策的依赖性也比较高。因此,归根结底,影响力最大的依旧是政策。国家层面上提出了相关的文件和政策支撑,但地方没有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或者实施细则,还是无法更好将政策完整的实行。
2.2 具有较多的充电安全隐患,需要进一步完善行业标准
近些年来,出现过几次新能源汽车自燃情况,进行事情原因调查的时候发现,主要是因为充电桩存在安全隐患所致。所以,我们需要在技术上科学的解决充电桩安全隐患。不仅如此,从行业标准的角度来看,充电设施行业还有待完善,没有统一规范的基础设备建设标准,运营商不同其具有不同的接口,同时收费标准也不一样,难以认定从业人员的职业资质,缺乏必要的法规支撑,严重影响了充电设施行业的有序发展。标准化操作以及规范化的流程的制定是该行业的当务之急。
2.3 有待明确盈利模式
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相关行业想实现收益,其主要来源无外乎电价差、服务费和增值服务三种。但是由于充电设施行业的增值服务尚没有得到有效的探索,国家电力部门又严格控制着电力差价,因此具有较小的盈利空间。但是区域内政府为了对新能源汽车更好的普及,所以限定了相应的服务费的额度。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相关企业只收取规定范围内的服务费,难以在短时间内收回建设成本,更无需探讨盈利,这对相关营运商投入的积极性造成严重的影响。
3 充电设施行业的发展趋势
3.1 充电桩不在对建设重视,而是开始重视运营
充电设施行业在布局初期,呈现出扩大基础建设规模的情况。相关企业为了获得国家财政的补贴等,投入了大量的建设和研发资金,因此导致一定程度的盲目建设的情况,在设计初期没有对其的选址布局进行科学性的思考,导致过早的资源固化,没有合理的布局现有的充电桩。不仅如此,在国家电网和行业利润空间在不断压缩的情况下,早在2017年的时候,国内新建充电桩的单月数量就有所回落,优胜劣汰的情况展现的比较显著。在该行业进入到第二阶段的时候,开发商开始由以往的不断盲目建设到重视运营,因此充电桩的利用效率在不断提升,服务的单一性也不断得到优化,更多的是在进行增值服务的开发与设计。因此,一些企业开始科学有效的探索充电业务之外的消费形式,比如保险业务、广告宣传费用等等。
3.2 需要进一步提升充电桩智能化程度
当前充电桩服务主要还是以人工服务为主,因此在用车高峰阶段排队充电的情况在所难免,由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花费的时间较长,所以会影响到车主的用车需求。同时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充电桩的智能化程度,比如我们可以把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引入到该行业之中,人们通过手机软件等技术手段,就可以对驾驶员周围充电桩的数量、位置等情况有所了解,合理避开充电高峰时间。或者汽车可以把充电情况同步到车主手機之中,可以让车主实时掌握汽车的充电情况,向人们供给更多的人性化的服务形式。
3.3 进一步多元化充电方式
就目前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看,充电模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慢充、其二为快充,因此具有充电方式比较单一,无法满足多元化的实际需求。事实上国内一些专业人士也在对新的充电技术进行探索和研究,比如电池更换技术、无线充电技术等,这些技术的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专家们根据电磁感应原理设计出了无线充电技术,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进行电能的传输。这种技术的优点主要是自动化的充电,驾驶员不需要下车,操作非常的简单,而且也比较容易实现电池的保养。当下,东风和中兴两家公司强强联合,在湖北建设国内无线公交充电示范点,经过相关探索,发现具有60千瓦的充电功率。所谓的电池更换技术,主要有两种形式,其一是全自动形式,其二是半自动形式,主要就是快速的更换电池,实现汽车动力的补充。目前事实上这种技术也应该开始运用,在电动公交车、环卫车等行业使用的比较多,不管使用何种方式,更换电池的时间要小于10分钟。同时还有其他的技术,借助相关监控设备的应用,集中控制充电、配电等设备,实现一次向多台车辆充电。
4 结语
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和充电基础设备行业领先全球,今后发展的空间也非常巨大。但是,该行业目前对政策的依赖性较强,其中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行业内的标准及规则有待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这一行业健康、快速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今后需要政府、行业或者企业对该体系加以扶持和促进,相信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沈阳师范大学博士、引进人才科研项目启动基金项目:中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环境的比较研究(编号:BS202001)。
参考文献:
[1]李浩东.把握形势,聚焦转型,引领创新——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0侧记[J].商用汽车,2020(Z1):30-35.
[2]叶国骏.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外企业家,2019(11):143-144.
[3]陈琪.我国新能源汽车营销策略分析研究——以比亚迪汽车为例[J].中国商论,2019(01):79-80.
[4]俞跃,吕亚君.新能源汽车行业与江苏新城区区域经济发展双赢模式研究[J].现代商业,2018(36):131-132.
[5]罗荣晋.四部委下发《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能力行动计划》[J].现代商业银行,2018(23):59.
[6]王玉玲.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秦皇岛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对策研究[J].城市公共交通,2016(11):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