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零代码技术在S汽车公司中的应用

2020-03-03于强高书萍

时代汽车 2020年23期

于强 高书萍

摘 要:随着汽车产品快速迭代,客户个性化需求不断涌现,物流信息系统需要不断推陈出新,传统的开发IT开发流程往往存在开发周期长、成本高、维护难、对IT高度依赖的痛点,难以适应数字时代的物流IT需求。因此,S汽车公司引入零代码技术,紧贴零部件物流需求,搭建服务于物流并有效衔接部分信息系统平台,降低二次开发系统成本。本文将结合S汽车公司应用案例对零代码技术具有的三大主要功能:数据收集、线上电子化审批、可视化报表传输展开阐述。

关键词:零代码技术 数据收集 电子化审批 可视化报表 可追溯

Application of Zero Code Technology in S Automobile Company

Yu Qiang,Gao Shuping

Abstract:With the rapid iteration of automotive products, the individual needs of customers continue to emerge, and the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 needs to be constantly updated. The traditional IT development process often has pain points of long development cycle, high cost, difficult maintenance, and high dependence on IT, and it is difficult to adapt logistics IT needs in the digital age. Therefore, S Motor Company introduced zero-code technology to closely follow the parts logistics needs, build services for logistics and effectively connect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system platform, and reduce the cost of secondary development systems. This article will combine the three main functions of S Motor Company's application case for zero-code technology: data collection, online electronic approval, and visual report transmission.

Key words:zero-code technology, data collection, electronic approval, visual reports, traceability

1 引言

在汽車生产制造过程中,零部件物流作为汽车制造的重要一环,其关键在于信息数据的顺利运行,而随着产品的不断多样化,物流信息系统需不断推陈出新。基于此,S汽车公司物流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既熟练掌握IT信息技术,又熟悉物流运作基本规律,且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强的复合型人才,物流系统作为生产辅助部分,受成本及主营业务方向制约,缺乏专业IT技能人才,因此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的IT开发流程,寻求简单的IT开发工具,零代码技术平台具备易上手、搭建灵活、响应迅速等特点,据此,S汽车公司物流团队引入零代码技术平台,作为传统物流信息系统的延伸,围绕物流数据和业务管理场景,形成物流IT的快速开发工具,极大弥补了当前信息系统需求突发性、短周期性及低预算的弊端,能快速帮助现场解决问题。

2 项目目标

综合对比研究国内外较成熟的物流信息系统及无代码平台应用现状,围绕物流数据和业务管理场景需求,通过可视化方式设计数据结构、用户交互形式、设置访问权限和定义工作流程,探索理论技术与现场难题的契合点,细分以下五大开发方向:

①实现前端现场运行数据实时采集;②实现传统流程的线上电子审批及快速流转;③实现简易信息系统的快速构建,建立自主开发流程,实现系统的灵活性及可复制性;④实现数字化报表分析功能及数据的二次开发利用,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⑤实现供应链过程数字化、流程电子化、决策智能化,实现供应链过程可视及降本增效。

3 项目功能运用

零代码开发工具是一个灵活易用的应用搭建平台,旨在满足物流场景下的个性化管理需求。无需编程,以用户为中心,简单拖拽即可快速、灵活地构建库存管理、可疑物料退货等管理系统,帮助供应链规范业务流程、促进团队协作、实现数据追踪,最大程度为供应链管理降本增效!应用流程(如图1所示)。

零代码技术在S汽车公司物流的应用包含数据采集、流程流转、报表呈现、系统构建等四大开发方向,目前已具备20个成熟运用的平台,覆盖人员管理、车辆管理、库存管理、项目管理等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成为现场运行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3.1 数据收集平台

将平台集成至微信客户端,以手机/电脑为媒介,使数据采集系统遍布于供应链上每一环节和每一个人,实现数据的快速采集、随时调用以及定向共享。同时可完成数据的初始运用——数据本身的共享和透明,可被随时调用。

例如汽车零部件来料检查,日均收货量1500余单,抽检工作量巨大,传统纸质抽检记录工作繁琐,且无法采集证据,后期数据维护、再利用都比较困难。借助零代码技术构建抽检平台,以基础数据表、数据表单、3C关键件清单实现输入模糊查询、关键件识别,线上记录,抽检数据随时调用,兼带问题反馈升级流程及异常提醒通知,对执行过程监控、快速响应处理、数据分析利用均有显著的价值,目前来料抽检平台累计完成66968条数据采集,实现多次短装、混装、标签贴错等问题拦截及留证,避免经济损失100余万。当前团队借助零代码技术,搭建的零部件来料抽检数据采集平台、运输车辆点检平台、厂内设备点检平台都有不错运用。实现了管理人员对运行过程执行情况、运行数据进行实时、全局的掌控,并且可依托源数据,进行二次开发和利用,实现大数据分析。

3.2 线上电子化审批

借助零代码平台内流程表单进行新增、编辑、删除表单字段的设置,提供了快速绘制、修改流程的方式,可自定义流程给节点响应人。真正实现了快速设计流程,控制流程使用范围、操作权限,及全过程的流转监控。同时可实现“提醒”“催办”等定点定人推送,确保流程的快速流转。

如当前生产运行中的退货难题,退货面临审批手续繁琐,签批人员多,人员位置不固定等特点,传统退货审批流程平均需60分钟以上。线上审批流程从流程发起、审核、复核、审批签字等环节可全程在系统操作,平均流转时间约20分钟,减少人员及车辆等待浪费,效率提升66%。S汽车公司物流目前在退货、请假、发动机领用、批次隔离信息沟通、疫情来访审批流程上均有成熟运用。当前日均处理流程可达300单,流程处理效率提升70%。

3.3 可视化报表输送

借助零代码平台内报表模块(如图2所示),紧贴需求选用统计表、明细表、数据管理表格、甘特图等数据组件调用表单、聚合表或数据工厂数据,使其系统化、条理化,数据变化趋势清晰呈现至手机/PC端,极大提升用户分析效率、降低人为误差,管理者随时随地查看数据变化趋势,助力管理决策。

如传统物流系统专注于数据管理,鲜少开发数据分析模块,导致用户无法及时获取分析数据。针对该痛点,利用零代码技术中结构化模块调取所需数据,使其呈现数据变化趋势,较于人工分析数据,极大降低人为误差且可视化报表时效性达100%。S汽车公司物流目前已将来料抽检、可疑物料退货、问题跟踪状态等相关平台数据整合输出报表,实现了管理人员对物流运作整个过程的实时把控、快速锁定并精准解决问题。

4 结语

零代码技术为汽车零部件物流运输、仓储管理提供一种突破传统系统和流程的新平台。在当前汽车零部件物流的管理实践中,零代码技术能快速切入现场运行难点、瓶颈,应用平台具备项目周期短、成本低、技术无壁垒、以及系统运行媒介丰富等特点,即使普通工程技术人员也能快速上手,掌握其中逻辑后仅需1-2天便能快速搭建一个应用平台甚至是简易库存管理系统,同时能集成于手机微信端,在生产运行各环节的员工均可使用,实现了人与人、人与设备、人与系统之间简单高效的互联,为物流过程中的人员、车辆、设备、物料管理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以S汽车公司订单物料动态管理系统为例。

据该公司2019年生产数据,订单车月均产量达7311台,平均涉及135个品种,295个专用件,依据其小批量、多品种的特性,订单零件仓储管理压力剧增。传统系统已无法快速依据订单波动实现适应性改变,而以零代码技术搭建订单物料管理系统,实现订单物料的动态存储的收發存信息可视化、订单零件到货动态跟踪、订单滞留超期提醒、零件的先进先出管理等功能,打破现场管理部门与物料控制部门的信息壁垒。此系统具备以下特点:

◆ 库存库位可视化:通过出入库数据录入,借助仪表盘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多维度、实时展示;

◆ 零件追溯管理:通过数据管理,对出入库数据整合,每条数据均有提交人、提交时间等信息,易于问题数据追溯,提升订单管理水平;

◆ 订单滞留提醒:借助零件库龄时间,可准确定位、及时处理呆滞物料,提高库位周转率;

◆ 决策优化支持:通过数据发生频次及流转过程,选择维度、指标进行报表分析,为管理者优化物料布局及订单仓储配送策略提供支撑;

项目实施后,订单员工作效率提升40%,借助动态库位节省地面面积300平,节约金额30万。因此,可看出随着我国技术的不断发展,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前沿技术,相信在未来,还会有更多降本增效的技术被发掘,为我国物流领域贡献更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