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水情

2020-03-03秋月

小说林 2020年1期
关键词:民宿

秋月

邂逅山水间,总有一个地方,让你心旷神怡。

温州,第一次来。一个陌生的地方,总会给你想不到的惊喜。短短的几天,那山、那水、那人……难忘的记忆。

山,清秀绵延;水,碧绿婉约;人,重情重义。

这里是中国山水诗发祥地,山水诗鼻祖、晋宋诗人谢灵运笔下的温州是“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文化、文脉、文人、文气,浸透了温州的肌肤和灵魂,育养了温州的格局和风情,徐霞客的雁荡山、汪曾祺的楠溪江、余光中的洞头、朱自清的仙岩……无数名篇佳作,埋下了深邃耕读的底蕴。

有道是: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行走山水间,所到之处皆若入圣境,山也爱,水也爱,人也爱,一时间仿佛大觉大悟,醍醐灌顶,人似乎轻松聪颖起来,真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一  民宿文化

入住温州的第一夜住在名曰“楠溪花开”的民宿,据说这里在第四届上海国际民宿文化产业博览会上,获中国十大美宿第五名。

住处和村庄有一桥之隔,在路边下了车,远望四周群山环绕,峭壁百丈,摩崖石刻隐约可见。

“你们看这岩石上一道道黛色,像不像从上面泼下来的墨痕?”王剑冰老师指着山上对阿成老师和我说。举目望去,果真啊,岩石上一条条雄劲的曲线贴着陡脊、斜坡,缓缓流泻,飘逸而下,与苍松翠柏接壤,下面楠溪江水静静流淌,烟波渺茫中浑然天成一幅青山溪谷的水墨画。

这里是永嘉县大若岩镇。天然的风景,简朴的民居,但见耕地广阔,炊烟渺渺,路的两侧到处是卖蔬菜、水果、各种特产的村民们。黝黑的面庞透着淳朴,没有叫卖声,若是你近前,他们会热情地拿起自家的产品,让你品尝。

拖着行李,走过小桥,走进“楠溪花开”的大门,尘嚣隔在门外。

这是一栋三层L型的小楼房,青砖石瓦铺就的路,一条小溪在院落穿过,溪水里红鲤窈窕敏捷地游着,小溪旁石屏、石桌、石椅并排放置着。进了房间,木制的家居有返璞归真的味道,洗手间洁净整齐,甚至贴心地配备了一次性的浴缸塑料布。

民宿的老板叫陈宪敏,一位中年汉子,温州人。

交谈起来方知,这样的民宿他已经建了十五所。先前他是做眼镜生意的老板,经常在节假日带着家人沿着楠溪江的村落游玩。有时难免遇到食宿不便,忽一日心思灵转,为何不尝试做“民宿”呢?心动手动,他把生意交给伙伴打理,自己到国内外知名民宿考察学习,终于在七年前开了第一家民宿,继而一发不可收。

他是个做事认真、追求质量的人,从第一个民宿开始,就定位在有文化层次的高品位上,从选址、设计、监工、软装到运营,一手包办。民宿里建有书吧、茶吧、咖啡厅、自助超市等等,一经推出就受到市场的欢迎,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更是一房难求。

陈总如数家珍地和我说着每一个民宿的名字:择枫而居、水声书舍、楠溪若舍、江枫渔火、1958、楠溪花开、客船、南山南、安和桥、旧事、12客居、水车之恋等等。

每一个名字都那么浪漫,每一个名字后面都有故事。员工说他是个喜欢喝咖啡,喜欢弹吉他,喜欢读书的人。我体会到了。

“江枫渔火”取自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里的名句“江枫渔火对愁眠”,寓意期盼回归渔家的田园生活;“1958”是改建于1958年的一个水库管理房,这间民宿的主题是音乐,匡俊红、陈曦等国际上知名度的顶尖吉他乐手都来过多次;“楠溪若舍”打造的是耕读文化,民宿内有藏书万册的图书室,房间均以世界名著命名,如日式房的房间有《雪国》《金阁寺》《挪威的森林》等名字,房间里放着同名小说供住宿者阅读……

“我的民宿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感受到风土,品得了乡愁。”陈宪敏如是说。

“楠溪花开”充分展示了他的宗旨。

吃完晚餐兴致勃勃回到住处,闻钢琴声,原来是同伴韩小蕙老师在弹奏。她下午身体有点小恙,未去游玩,久等众人不归,百无聊赖间看到钢琴,即兴弹了起来。琴声在寂静的山谷里传出好远、好远。

回到房间夜已深了,倚在窗前瞭望,夜幕下,月色朦胧,万家灯火闪耀,耳边似有蝉鸣,楼下传来伙伴们喝酒聊天的声音,他们在消磨美好的夜晚,不舍早睡啊。

次日清晨,迫不及待地起来到庭院里散步。

“咖啡间”里磨研着意大利原装的咖啡豆,阵阵幽香扑鼻,“我想用一杯咖啡,让你心起暖意”,墙上的话语让人温馨;自助书店里,一把吉他悬挂在墙上,木制的桌椅原始质朴,环境清雅幽静,“静静地去看一本书,点一盏明灯,温暖身心”;“自助超市”无人看管,墙上有个二维码,拿走扫码交款即可;“手工制作室”还在装修,工人已经开始丁丁当当地赶活儿了,看样子快完工了;餐厅里,工作人员在准备早餐……

回到溪水旁静坐,望着远处青黛色的山峦,使劲呼吸着清新的带着潮濕的空气,好像要把自己的肺清洗一下。在雾霾影响下,城市里肺癌的发病率急剧升高,这里的空气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真想“醉”在这青山绿水里不醒啊。

院落里已经有开始晨练、扫地、读书的人们,美好的一天开始了。

我问陈宪敏追求的目标是什么?他说,我不仅仅是为游客建立一个温暖的家,更重要的是,当地的文化落后,就拿一个村落来说,一千多人的村庄只剩下三百多老弱病残,年轻人都去外面闯荡世界了,这里的资源白白浪费,我要为家乡建设做点儿自己能做的事情。建了民宿后要招工,许多年轻人回来应聘,渐渐地人丁兴旺起来,不仅是老人有儿孙绕膝,享受天伦之乐,还有那些留守儿童,打工的父母回到了家,孩子们不再孤独,笑声、歌声、甚至是响亮的吆喝声又回到了山间和房舍。

他还说,更重要的是,建立图书室免费借阅给当地人,年轻人经常在饭后茶余到这里看书,而不是像过去打牌喝酒消磨时光。

“建一所图书室,就是点亮一盏心灯,而一个图书室,就可以带来一个村的文化。”他反复对我说。

他强调,建民宿得到了上级领导、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特别是环保和旅游部门的大力支持扶植,政策优惠,一路绿灯,他才得以尽情施展。

我则看到了温州人对山水的情怀,对土地的热爱,对文化的痴迷。看到了他们开发家乡山水文化的魄力,挖掘旅游资源的信心,保护历史古迹的远见。

“楠溪花开”,花落四溅,让人流连忘返。

二 纵情山水

接待的朋友安排的第一站是“永嘉书院”,这是位于楠溪江风景区的核心区域。

车子刚一转弯进入景区,我便忍不住惊呼,潭水碧绿的颜色好像要和岸上的绿竹一争高低,或者说它们已经浑然一体。走近看,清澈的溪水不仅收纳了古老的房屋、苍翠的树影、墨色的山岩还有我的倒影,而且水清悠悠,鹅卵石、游走的鱼清晰可见。一轮木制的大风车吱吱地转动,戏弄着风和水珠翩翩起舞。

楠溪江两侧古村落星罗棋布,岩石奇峻,茂密修竹,行走期间,心情轻松快乐。

连接两侧有个碇步桥,远望好像一只只露出水面的乌龟背,排列整齐,走在这石做的桥上,水在足下哗哗地流淌,身子似乎也飘浮起来,还真有点儿晃动不安,但眼前的石头让人多少有些踏实。

前方还有个波浪形的石板桥,一肩多宽,并排两座,我牵着有些恐高的韩小蕙老师的手,慢慢地走,心里想着,悠悠岁月,不知这来回走过的人们轮换了几番,不知这碇步和石板桥上发生过多少故事?

下了桥,听到若隐若现的水声,抬头望,右前方一帘瀑布犹如一条白练,自高高的石崖上飞泻而下,落在潭中,珠玑四溅。

坐在绿荫的大树下,风凉,水凉,树凉,凉得沁人心脾,凉得清爽干净,恍然间如入无人之境。

回返途中路过“永嘉书院”,时间紧,未及进入。灰墙黛瓦的书院前伫立三人塑像:叶适、薛季宣和陈傅良,均为南宋“永嘉学派”代表人。

午后,乘车来到楠溪江渡口,我们将在这里漂流。

有人说,楠溪江的美,美在形体,水长三百里,有36湾72滩;美在水质,水清,水纯;美在和谐,滩林、远山、蓝天白云、古村落等景观浑然一体。

南朝陶弘景在《答谢中书》里赞美楠溪江: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老先生寥寥数语写尽楠溪。

那么,我们今日就融进这大美、绝美的风景里了。

跳上竹筏,穿上救生衣,随着船工一声号子,竹筏缓缓游动。

之前天空中飘落的星星小雨悄然停止,彩虹不知何时升起,一半在蓝天,一半被遮入云霄,如羞涩的彩衣女子,一路与我们相随。

竹筏在船工的控制中,时而静静而漂,任水流拥着漫行,时而稍一用力,竹筏就转了个弯,猛然间又一处山水画不由分说地扑面而来。

楠溪江水一如既往地清澈,周围河床开阔。不时有小鱼在竹筏下大摇大摆地游过。水极浅,甚至几番搁浅,水中鹅卵石唾手可及。岸边偶见母子用棒槌捶打衣物。一群群野鸭逍遥自在地在水中游着。白鹭儿跳着轻盈的舞步,在水面上跃动。不经意间,有船工划着竹筏擦身而过。

两侧滩林茂密,山岩嶙峋,天空绚丽,天地之清气,宇宙之静穆,都在这荏苒的光阴中停滞了。

乘着竹筏,我在心中唱起了电影《闪闪的红星》主题歌: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雄鹰展翅飞,哪怕风雨骤……

下了竹筏,见岸边两个竹排上许多的鸬鹚,已歇工。

挥别楠溪江的云水,我们也要回去了。

三 绿野仙踪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这里文化沉淀深厚,有大量的古塔、古桥、古亭、古牌坊等古迹。有岩头、苍坡、芙蓉等古村落。有潮起潮落,沧海桑田的岛屿。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

这里的万水千山因鬼斧天工而成,因文人墨宝而名,无数风流倜傥的诗人在这里吟唱高歌,挥毫泼墨,留下千古绝唱,道尽人间仙景。

谢灵运。才俊首推曾任永嘉太守的谢灵运。他的大部分诗都是在这里写下的。

谢灵运如侠客一般,手拄登山杖,脚登“谢公屐”,走遍了温州的山山水水,一路探险,一路放歌,足迹唤醒了山间草木,他的吟唱传播在华夏大地。“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石浅水潺湲,日落山照曜”“蹑屐梅潭上,冰雪冷心悬”……谢老先生把美景引入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山水迷住了诗人,也醉倒了诗人,最后,他斩钉截铁地说:“天下十分山水,一分尽归永嘉。”

后人评论他的诗“精工富艳的风格,对偶句多,语言深奥典雅,生动细腻的景物刻画描写,特别是对声色的描绘……就此而言,谢灵运是山水诗歌创作的开拓者。永嘉山水因谢灵运的发现而名扬天下,成为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谢灵运又因永嘉山水孕育的诗情,奠定了他作为中国山水诗鼻祖的地位”。

才高八斗的诗人引无数人尽折腰,苏轼云:“自言官长如灵运,能使江山似永嘉。”就连诗人李白都是他的粉丝,跟风走他走过的路线,还怕世人不知,做诗留证:“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谢公诗文广泛传播,继后,除了李白,还有陶弘景、徐陵、张又新、孟浩然、王维、陆游、朱彝尊等著名诗人慕名而来,吟咏不绝,留下大量的珍贵诗篇,成为东瓯文化的宝贵遗产!

陶公洞。位于永嘉县大若岩风景区的“陶公洞”被道家誉为“天下第十二福地”,是浙南最大的石室。著名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南朝道教思想家陶弘景曾隐此撰《真诰》一书,而后名声大扬。

陶公洞就在我们住宿的地方不远处,远远望去为一天然岩洞,洞口络绎不绝的人出出进进,皆虔诚状。同行的当地人告知,这里的签很灵验的。听完我心一动,虽然有说“旅行不抽签”,但还是有点儿跃跃欲试。

此时午后,阳光明媚,气温炎热,哪知进得洞来,顿觉清凉透体,不觉精神一振。

陶公洞洞高56米,宽76米,深79米,分上下两层。

洞内有些晦暗,香火却是鼎盛,空气中缭绕着焚香的味道。一层设有观音阁,讲经堂等,侧面有个石梯通向上层的天台,沿石阶而上,迎面是“胡公大帝”坐像,对面拥挤的人们手执一炷香,排着队伍等着进香、抽签。人群中间一道家手执名单,高声念着善男信女们供奉的银两数目。我是排不上进香的队伍了,那就面对“胡公大帝”施个诚心的礼,祈求安康吧。

礼毕,抬头,见坐像上方一红色电子显示屏,滚动着捐献人的名字和捐献的数目,我诧异地看到,每一个人或者团体最少都是上万元,有的人甚至是十万、百万不等,匪夷所思啊,难不成真的灵验?也许“心诚则灵”吧。

“世人都说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不知何故,脑海里竟然现出了这首歌。

仙岩。去仙岩,去看看朱自清先生《绿》文章里面的梅雨潭,我是迫不及待的。

因为仰慕先生,我此次活动早到了一天,特意到温州的朱自清旧居参观,在先生的书房我特别留意到那张桌子,先生一定在这桌子上伏案写下了著名的《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等文章,其中《绿》一篇,意境隽永,成为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名篇,六十余年一直作为范文收入中学教科书。

“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绿》)

梅雨潭的潭水确实绿得让人目瞪口呆,绿得让人心颤。

那飞瀑从天上而来,自然分成两流,形若双龙嬉戏,却少了狂舞;又如风中之柳,却又多了跳跃。

瀑布像是透明的白纱,柔动起伏在千万年的石壁上,在她的抚摸下,岩石渐渐古老了,有了沧桑的痕迹,她却还如珍珠般晶莹透亮。

自上而下的瀑布一定是仙女的化身,皓肤如玉,心境透明,未染人间一丝风尘。她自仙界而来,轻盈跃动而下,散落着像一朵朵白色的梅花,坠入潭中,只留下碧绿的衣裳罩在上面。她的守护神就是周边那些翠绿的树木,若是她害羞了,他们就张开枝叶,任她躲在里面撒娇。她的知己却是任她贴着肌肤而下的岩壁,他们就像大力神,衬托着她娇小妩媚的身姿,任她变幻舞姿,羽衣蹁跹,轻歌曼舞,溅醒岁月的古潭……

透过光阴的尘屑,透过朦胧的雾霭,我宛若看到千古朝云晚霞下年轮的旋落,宛若听到万年叶影水光中流泻出来的风吟琶音,宛若嗅到不朽的梦幻般的梵香朝气。

一潭凝静的绿,是生命的琼浆,吟醉了多少风流骚客,迷住了多少文人侠侣。

梅雨潭的绿,湮没了我凡俗的眼睛,让我忽略了她的上方还有两个姐妹:雷响潭和龙须潭。

返回的路上路过千年古刹圣寿禅寺(又名仙岩寺),匆忙一瞥,见庭院中有一池水,水中一喷泉,后知此池名为:佛陀池。

可惜,错过。

洞头。“你可以不知道温州,你不可以不知道洞头。”这是著名散文家韩小蕙老师一句铿锵有力的话。

“因为面對着空莽辽远的东海,前面是无限的世界,后面是生动的祖国……因为面对着横亘了亿万年的东海,前面是三千年前的夏风商韵,背后是大数据时代的奇幻现实……因为面对着浪涛灼灼的东海,前面是万丈深渊,背后是坚实的大地。”(韩小蕙《你不可以不知道温州》)。

洞头是温州的前哨,洞头有故事。

小说《海岛女民兵》改编的电影《海霞》的原型就出自这里,那首七十年代风靡的歌曲《渔家姑娘在海边》许多人至今还会唱。

小时候我家有几本被翻得快烂了的小人书,其中就有一本《海岛女民兵》,那个断腿的特务有一句话:“妹妹,我是你哥哥阿泰啊!”我现在还记得。

洞头最有名的是望海楼。1500年前,永嘉郡守颜延之在洞头筑建望海楼亭以观海景,从此一座地标留在了洞头。

穿过望海楼景区的入口,四座伫立的黑色石碑先映入了眼帘,上面竟然是我们同行作家王剑冰老师写的散文《洞头望海楼》。急忙喊过他,他自己也是第一次看到碑文,他很矜持地在碑文前留影,我却兴奋地跑了上去和他合影,

王剑冰老师散文很不一般,他写的《绝版的周庄》也被周庄人刻成碑文立在周庄。

望海楼五层建筑,坐北朝南,呈塔型,大屋顶,飞檐角。

一层一层走上去,有心的洞头人把这里布置成博物馆,既有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景色,也有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更有今日洞头前景展望和发展成果。

走上顶层,放眼望去,洞头列岛尽收眼底。

据说海子就在这里写下: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写完这首诗两个月后,在山海关卧轨自杀。

我想象不出两个月内他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巨大变故导致他厌世,从诗里,我分明感到海子在这如诗如画的地方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感到他渴望回归自然生活的迫切。

坐在望海楼看着大海的海子,那个以梦为马的海子,再也看不到海了,只给我们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

站在望海楼上想着海子,陡生出些悲戚和惆怅。

四 回归自然

这次在洞头住的也是民宿,有“网红”之称的“白迭艺术村”,顾名思义,这是在村庄里的民宿。

远远看见原野上一个白色风车,这就是白迭艺术村,村中的古树后有石屋散落。

这里三面环山,一面是水,几分钟的路程就可到达白迭沙滩。

民宿就建在山上,隐于海天之间。每一栋都是独立的别墅,分别起着不同的名字:白迭山居、爷爷的小屋、十亩间、渔夫的故事、香樟小院……

我们住的民宿在最上边,拾级而上,小径交错,路边种满了柿子树和椪柑,果实很诱人,但还没成熟,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大树和植物。

这是一栋三百米左右的二层楼,青石青砖的瓦房,墙上爬满了绿色的植被,可以容纳几家人,别墅名字叫“爷爷的小屋”,别墅门前是一片绿地,散落开着野菊花和蓝花丹。一个秋千在园子里飘荡,旁边有个游泳池。门上有个木制的标牌:“中国·洞头【国际作家之家】(蒋子龙)”

听说名字的由来是这样,民宿老板的孙女儿有一天来到这里,在这儿玩了一天,特别开心,直到晚上也不肯离去。后来,孩子经常和老板说:我要去爷爷的小屋。嗬,老板索性就把这栋别墅叫“爷爷的小屋”。 看到这个名字,阿成和何立伟两位老先生龙颜大悦,真是实至名归啊,他们乐颠颠地打开了小栅栏门。

“爷爷的小屋”迎来了“爷爷”。

打开房门,惊喜,室内是典型的欧式风格,石面的艺术墙。木椅、木桌,沙发旁边是书柜,里面摆放着文学、烹调、生活、旅游等书籍,书柜下面是个长长的茶几,上面放着茶叶、茶具,一束鲜花。侧面是开放厨房,冰箱、咖啡机、餐具应有尽有,一个长长的木制吧台把餐饮、客厅及书房隔开。

卧房是高配置的床品、洗漱用品,老船木改造而成的榻榻米,就地取材的草木摆件,甚至还有为孩童定制的木马。

整个设计古色古香中带着优雅恬静,甚至有些“禅意”。

是夜,两位“爷爷”分别在客厅和卧房戴着老花镜,喝着茶水,读起书了。

我则坐在室外露天阳台的躺椅上看月亮、数星星,感受远离世俗的一抹静谧。

清晨是在鸡鸣声中自然醒来,在阳台上伸伸懒腰,远处层峦叠嶂,满目都是醉人的山野景色。山村的早上有些晨雾,潮湿的空气扑在脸上,很舒适。

耳边传来扫落叶的沙沙声,勤奋的山里人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去吃早餐,路過刘兆林老师的房间,恰好他也出来了,我注意到他门前也挂了个木牌,上面写着:“洞头女子散文基地”。

原来,这些别墅忙的时候接待旅客,淡季的时候就作文学活动的场地。洞头、温州,乃至全国的文人可以在这里探讨文学,也可以住些日子专心写作。想起头天晚上几位女子专门过来,请军旅作家裘山山老师为她们讲座,据说现场很多人,有的人是从很远的地方赶过来的,求知若渴的心情显而易见。

古老的村庄焕发出美丽的魅力,成为现代人的一份生活情趣,在这里你可以感受悠然南山的清静,可以体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意。

清朝诗人王步霄赞美洞头“海外桃源别有天,此间小住亦神仙”。

温州一行,体验世外桃源,田园山水,人情风俗,仿佛从远古到今朝走了一遍,收获颇丰。

先人可以欣慰,温州人正在把心中的梦变成金山银山。

后人也可以聊以自慰了,若干年后写到故乡,不再是贫瘠、落后、愚昧的回顾,而是美丽、超越和甜蜜的记忆。

作者简介:秋月,原名于秋月,哈尔滨文联全委会委员,哈尔滨市作家协会散文专业委员会主任。哈尔滨党史研究会工运组组长,黑龙江省哈尔滨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曾在国内各报刊发表亲历游记《东非大裂谷下的两滴眼泪》《天国之渡》以及抗联题材、历史文化、饮食文化的随笔、散文等百余篇作品 。

猜你喜欢

民宿
民宿体验官:没有比每天在不同地方醒来更酷的事
民宿经济与文化共同发展研究
民宿生态,大考中加速洗牌
周边赋能
给野蛮发展的民宿套上“紧箍咒”
北京门头沟民宿青山秀水里的文化“拼盘”
民宿井喷
你是民宿达人吗
被“玩坏”的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