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资历框架对接的价值蕴意及模型构建
2020-03-03杜怡萍
摘要:建立粤港澳大湾区资历框架体系是创建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共同体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广东和香港已构建了资历框架,澳门主要是借鉴香港的资历架构。根据国际惯例,该文确定了七条对接原则,比较广东和香港的资历框架,其具有重要的对接基础。在理论层面,可建立广东和香港资历框架的对接模型,除广东资历框架第一级与香港没有对接等级外,其他各等级均可以对接。在实践层面,应建立粤港澳大湾区资历框架对接的工作机制,成立工作组和专家组,制定工作进程,开展对接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交流和培养,乃至学习型社会的建立奠定重要基础。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资历框架;学习成果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粤港澳大湾区定位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市等9市。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交流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探索构建大湾区资历框架体系”,推动各级各类教育与培训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从而构建更加开放畅通的人才成长通道,推动大湾区人才有序流动。与世界一流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实行着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个法律体系[1],因此,研究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资历框架对接是一项基础性工程。
一、粤港澳资历框架建设的基本情况
1.资历框架的基本认识
资历框架对于国人还是个较为陌生的概念,但实质上,资历框架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学习的途径多样化,学习成果必然多种,多种多样的学习成果需要累计或转换,则必须经过兑换,这种兑换工具就是资历框架。资历框架不仅为各级各类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提供共同参照,而且能够为各级各类教育横向沟通和纵向衔接搭建起立交桥,为各级各类资历成果等值互认提供共同的尺度。
国际经济合作组织(OECD)认为,资历框架是一套事先确定的对各级学习成果所应达到的程度或目标做出规定的标准[2]。不少学者认为资历框架是沟通普通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等各类教育的“立交桥”。笔者认为,资历框架是对全社会各类资历( 包含各类学历文凭、证书和过往经历业绩等)进行分类、分级、认定、衔接的标准[3],是人们各种学习成果累计和转换的兑换工具。
2.粤港澳资历框架建设概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资历框架的需要越加迫切。资历框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截至2018年,全世界有161个国家建立或采用了资历框架,占193个主权国家的83.4%。[4]我国资历框架的探索最早可追溯于2000年,香港政府在《教育白皮书》中首次提出资历架构的概念,2008年正式推行香港资历架构(即资历框架)。2017年3月,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国内首个地方资历框架,即《广东终身教育资历框架等级标准》(DB44/T1988-2017)。澳门没有独立的资历框架,主要是借鉴香港的资历架构。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和广东的资历框架都具有法律保障。香港立法会颁布的《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条例》为设立资历架构及其相关质量保证制度提供法律依据。《广东省职业教育条例》第十五条明确:“省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学分制度,通过学分积累、转移和互换,促进学历与非学历教育衔接连通、互通互认,推进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与职业技能等级学分转换互认,构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以及业绩成果互认的终身教育资历框架体系。”这为广东资历框架的实施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保障。
3.香港和广东资历框架的基本内容
资历框架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等级和标准。香港资历架构是一个七级(如图1所示)的资历级别制度,并从知识及智能,过程,自主性及问责性,沟通、信息及通讯科技及运算四个维度确立了各级别的标准,涵盖学术、职业及持续教育界别的资历,如表1以第4级为例节选了资历等级标准的描述。香港资历架构目的是通过提供四通八达的持续进修阶梯,鼓励终身学习,并协助学员选择个人的进阶路径。《广东终身教育资历框架等级标准》将资历成果分为七级(如图2所示),明确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培训及业绩相互之间的关系,并从知识、技能、能力三个维度确立了各等级的标准,如表1以第4级为例节选了资历等级标准的描述。
二、粤港澳大湾区资历框架对接的价值蕴意
1.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的教育共同体
资历框架是社会治理进步的显著特征,它将社会的各级各类教育及资历紧密地联系起来,打造成为教育共同体,为所有人持续学习和不断向上发展提供终身学习阶梯。具体而言其意义在于:一是可以实现院校间学习成果互认,避免重复學习,拓宽学习者成长通道;二是为行业能力标准研制提供母标准,可指导企业制定人力资源标准、招聘要求、考核指标,为内部培训和人力资源策略等提供参考;三是为教育和人力资源市场提供沟通桥梁,打破教育系统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壁垒;四是社会成员可以将已有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竞赛奖励、创新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业绩及工作经历,申请认定为学分,畅通学历提升、职业晋升、社会上升通道;五是为人才跨境流动奠定基础,促进国际间人才标准对接,推动教育国际化。因此,建立粤港澳资历框架的对接关系,是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基础。
2.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流动和教育合作
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一流的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相比,有些指标接近甚至超过这些湾区,但还有不少领域尤其是服务于湾区创新体系的人才领域存在很大差距,具体表现有三方面。一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劳动力市场开放度低。有关研究显示,粤港澳湾区产品市场开放度70%,但劳动力市场开放度只有1.85%,而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东京湾区分别是5.87%、3.5%、2.61%[5],说明人才流动性弱。二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均产出水平低。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总量与世界一流湾区相当,但由于人口总量最大,人均产出率只有东京湾区的50%、旧金山湾区的20%、纽约湾区的42%[6],说明人才的素质亟待提高。三是支撑湾区创新发展的一流高校少。粤港澳大湾区进入世界前300位的大学不超过10所,而且主要集中在香港,而旧金山湾区拥有斯坦福、加州伯克利等20多所著名大学[7],说明必须加快高等教育的合作与交流,加速高精尖人才培养。这必然要求构建起湾区内开放畅通的人才成长通道,实现湾区内学习成果互认,其前提和基础是粤港澳大湾区资历框架对接,从而推动人才有序流动和合作培养。
3.加快推动广东资历框架的实施及国际接轨
资历框架架接起了各级各类教育及资历联系的桥梁,实为高高在上的母标准,需要很多配套机制和具体标准、措施才能推动其真正产生作用。广东的资历框架建立得较晚,而香港资历架构已运行了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首先,香港依据法律,组建了香港资历架构秘书处、香港学术与职业资历评审局等机构,有专门的人员和政府的资金支持,从机制层面推动了资历框架的运行。其次,香港建立了教育与培训课程的质量保证机制,香港非常重视质量保证(其称之为质素保证),这是资历架构运行的前提条件,香港学术与职业资历评审局负责发展及实施学术及职业专才教育资历的评审标准和机制,管理资历名册,并对各种教育机构以及进入资历名册的课程进行评审。第三,香港根据资历架构建立了课程和资历的数据库,即资历名册,并规定了资历名称及学分、累积与转移。目前资历名册上有8000多门课程,公众可以登陆该网站进行课程及资历认证等各种咨询。第四,基于资历架构,资历架构秘书处依托22个行业咨询委员会开发了22个行业标准,对劳动力市场的人才标准建设以及培养、培训有重要的作用。第五,开展了过往资历认定。香港资历架构秘书处与工会达成共识,开通了雇员将工作年资作为换取资历架构认可资历的途径,已经开展了厨师等资历认证。第六,香港的资历架构已与欧盟、苏格兰、爱尔兰、新西兰的资历框架开展了对接[8],若广东资历框架与之对接,也就等于与这些资历框架对接了,开辟了广东资历框架国际接轨的路径。香港资历架构建设及发展成果和经验为广东资历框架后续实施等落实工作提供重要借鉴。
4.为国家资历框架建设先行先试
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承载着辐射带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的战略功能,而且也是国家借助港澳国际窗口实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探索,在教育领域,粤港澳大湾区的探索必将为全国提供重要样板。我国要建设学习型社会,建立学分银行,营造全民终身学习的环境,资历框架建设是前提和基础。《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制定国家资历框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为人们提供多种灵活的学习机会”。《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推进资历框架建设,探索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建立国家资历框架”。可见,我国国家资历框架的建设已摆上议事日程了。我国国家资历框架建设必然遇到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建立国家资历框架的路径;二是如何推进国家资历框架的运行;三是我国国家资历框架如何开展国际对接。香港和广东的资历框架是我国先行先试的典型案例,其建设实践经验必将为国家资历框架建设提供重要借鉴。
三、粤港澳大湾区资历框架对接的模型及机制
1.资历框架对接的基本原则
按照国际管理,资历框架对接必须要有对接基础,建立对接的机制,才能开展对接工作,承认对接关系。欧盟成员国资历架构(NQFs)与欧盟资历架构(EQF)进行对接有十项原则,有鉴于此,广东和香港资历框架对接的基本原则应包括七项:(1)两地机构的角色和责任,既清晰亦具透明度;(2)两地资历架构的级别,以及与资历级别指标有清晰的关系;(3)两地资历架构均以学习成效,以及学分制度为基础;(4)把资历纳入资历架构的政策及程序,既清晰亦具透明度;(5)两地的资历架构均建基于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机制须与相关的原则及指引一致,并符合国际质量保证原则;(6)对接过程须有外部专家参与;(7)两地须就有关对接结果发出一份详尽的报告,并向公众咨询。[9]
2.粤港资历框架对接的基础
根据对接的基本原则,前五条原则基本满足。香港和广东的资历框架虽然均为七级,但级别起点不同,等级标准不一样,表述形式也有区别,对接是有难度的。但两者具有四个有利条件:一是文化相同,两者均采用汉语表述,虽然语句用法有差别,但与不同的语言相比,同种语言理解上容易产生共鸣。二是都是综合框架,两者均针对全社会各级各类资历,既包括学历教育也包括培训和业绩,两者覆盖的领域范围相同。三是标准表述的核心均是指向能力,香港资历框架的等级标准从知识及智能,过程,自主性及问责性,沟通、信息及通讯科技及运算四个维度描述,广东资历框架的等级标准从知识、技能、能力三个维度描述,概言之,两者的标准表述均指向广义上的能力,这也是目前國际上各种资历框架的基本共识。四是学历教育对接已有共识,两者从小学到博士的学历文凭是基本一致的,具有普遍的社会认同感,这可以成为两者对接的基本参照。
3.粤港资历框架对接的理论模型
在理论的层面,比照广东资历框架和香港资历架构的级别和标准,其基本的对接模型见表2。对比结构采用“不适用”“级别相约”“合适配对”“不合适配对”4种。其中“合适配对”是指级别一致且标准内容相近,例如从表1看出,香港的第4级与广东的第4级标准的内容及程度是相近的,且都对应于大专及副学士学位层次,因此对接结果为“合适配对”。从表2可以看出,由于广东的第1级主要针对小学层次,香港的第1级是起始于初中层次,所以广东的第一级与香港没有对接等级,即在对接中“不适用”。香港的第2级(职业教育证书)和第3级(香港中学文凭)的标准表述与广东第3级的标准表述是相近的,因此香港的第2级与广东的第3级对接是“级别相约”,香港的第3级与广东的第3级对接是“合适配对”。香港和广东的第4、5、6、7级比较,不仅学历文凭相当且标准的内容及程度相近,其对接结果可以认为“合适配对”,两地资历框架各级没有“不适合配对”。
4.粤港澳大湾区资历框架对接的机制建立
在实践层面,根据对接原则的后两条原则,广东和香港的资历框架对接必须建立粤港澳大湾区资历框架对接的工作机制。一是成立粤港澳三地工作小组,委聘国际专家及专业顾问团队,成立本地专家组,开展对接研究、文本起草及工作推进。二是确定工作进程,包括比较研究、专家论证、公众咨询、修订文本等环节。三是开展对接工作,就广东和香港资历框架的等级标准、资历等进行初步比较研究,并将成果交由工作小组考虑及通过,将研究结果交由国际专家、本地专家小组通过并交由公众咨询,公众咨询之意见交由国际专家及本地专家考虑,工作小组通过修订本,有关对接工作正式完成。
综上所述,粤港澳大湾区资历框架的对接,是将大湾区各级各类教育及资历紧密地联系起来,打造成为教育共同体,为所有人持续学习和不断向上发展提供终身学习阶梯的重要基础。这必将为大湾区学习型社会的建立,促进湾区人口流动,提高湾区劳动生产率,增进国际合作与交流,为国家探索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昱,陈俊坤.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开放度研究[J].城市观察,2017(6):7-13.
[2]郑炜君,王顶明,王立生.教育国际化语境下的资历框架构建——跨境教育国际论坛综述[J].大学(研究版),2017(12):17-24+16.
[3]李海东,杜怡萍.建立我国国家资历框架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7):77-80.
[4]张伟远.推动资历框架建设,促进粤港澳终身教育体系一体化[R] .粤港澳大湾区资历框架研讨会专题报告,2019(6).
[5]张锐.世界湾区经济的建设经验与启示[J].经济观察,2017(5):31-34.
[6]杜怡萍.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发展转型[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8(8):1-5.
[7]蔡赤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挑战[J].广东社会科学,2017(4):5-14.
[8][9]黎英伟.香港推行资历架构及与国外资历架构对接之经验分享[R].粤港澳大湾区资历框架研讨会专题报告,2019(6).
(责任编辑 陈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