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写作有味有料、有泪有笑

2020-03-03潘素宁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空洞初中作文

摘  要:本文通过对70名八年级学生就写作中习作内容不充实、无真情实感的原因进行的问卷调查,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分析归纳了产生原因,研究形成解决作文内容空洞、无真情实感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  作文  空洞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2-0062-02

写作是语文教育教学以及考试的半壁江山,其地位与重要性在无论哪个学段 都不容忽视,初中阶段的写作以记叙文为主,以简单的议论文和说明文为辅。要写好记叙文,文章内容充实和有真情实感是两大必备要素,这也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写作的第1、2、4、5条的明确要求。这第一条就要求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后三条是要求写作的内容要丰富、充实、详略得当。可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一线多年的老师们普遍认为初中生写作的现状与这些要求之间的差距较大。该文以天水市麦积区某初中学生记叙文写作的情况为例来谈谈初中生作文内容空泛、无真情实感的原因及对策。

1   初中生记叙文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习作内容不充实

学生习作内容的不充实,有两种极端的表现:一是无事可写,下笔东拼西凑,习作空洞无物,即使写一两件事,也是叙事三言两语、粗线条,基本全是概括笔法,没有人物和场面的细节描写,没有景物描写,在一些应该展开去叙述、去描写的地方却收住了笔,一笔带过了。写人叙事不会铺垫,不会渲染,不会议论,导致习作内容不充实,文章篇幅不足。另一种情形是记流水账,看似洋洋洒洒数百言,其实言之无文,这样的习作是一种“伪充实”、“真空洞”。总之,文章内容不充实,是写作最大的“病”,因为没有内容就没有一切。

1.2 习作无真情实感

学生写作中的抒情问题,也有两类情形:一是习作干涩无华,没有自身体验和心理感受的表达,作者置身于文外,写出的文章好似带着钢铁面具,丝毫看不出喜怒哀乐,行文中看不出爱憎,只有干巴巴的叙事。另一种情形是无病呻吟,刻意抒情、夸大抒情、矫揉造作,极不自然。一篇文章若没有真情实感融入其中,犹如一盘菜中无油,一碟粽子里无蜜,一束花朵没有香味,其干涩、无味、虚假就可想而知了。

2   作文内容空泛、无真情实感的原因

解铃还须系铃人,学生是不成功习作的缔造者,得让学生自己找到“病”因,才更有利于治愈。于是,该研究通过对70名八年级的学生,就写作中的这两个常见问题——习作内容不充实、无真情实感的原因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研究得出下六条原因:

(1)经历的事情太少,见识太少,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写作时编造材料,因而写不充实,写不出真情实感,持这种观点的同学占总人数的64.28%。

(2)读书太少,积累太少,脑子里一大堆却无从下手,写不出来,持这种认识的同学占总人数的60%。

(3)平时没养成留意生活的好习惯,感觉生活中所经历的事都很平淡,感受不深刻,不注重积累写作材料 的同学占总人数的41.43%。

(4)承认自己写前不认真构思,下笔前思路不清;写作时太随意,想哪写哪;写后不检查,不修改的同学占30%。

(5)承认自己对写作不认真对待,写作时心里浮躁,嫌麻

烦,没耐心,不想写,懒得写。给出这种原因的同学占总人数的21.43%。

(6)认为练笔太少,写作方法、写作技能欠缺,不会细节描写,对生活中的事情不加工、不联想,不能把它转化成写作材料的,占12.86%。

总结以上6条原因,总共有161人次,这说明被调查的每位同学平均写出了两到三条原因,这些原因可归结为日常行为习惯、态度和方法技能三个方面,这与我日常作文教学中的观察和认识是一致的,也说明了学生写作问题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3   调查结果分析

分析调查结果的这6条原因,其中读书少、积累少和经历少、见识少是占比重最大的两条原因,这也充分证明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读书是写作的向导”这一真理。第3条原因也是从体验生活的角度来谈的,可见,人生阅历对写作的重要性。生活是写作的基础,这是无可辩驳的,不管是大文豪还是中小学生,其写作都不可能脱离生活去建造空中楼阁。例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社戏》《故乡》等等经典篇章都源自真实的生活经历,因其真实,才能写得细节周到、内容丰富饱满;因其真实,才写得有声有色、有血有肉;因其真实,才让人读来如饮甘醇,余味不绝。

占第4位和第5位的原因分别是没有良好的写作习惯和没有端正的写作态度,良好的习惯固然重要,但“态度决定一切”更是真理,一个人纵使满腹才华、生活阅历极其丰富,可如果他不愿意好好写、懒得写,又怎能有好文章诞生呢?

认为因写作方法、写作技能欠缺而写不好作文的,是占比最小的原因,这个数据并不是表明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写作方法和写作技能,而是说明在写作中,写作方法和写作技能是不甚重要的因素。真正好的文章,都不是以技巧來取胜的,以技巧取胜的文章“匠人气”太重,感染力不足;好文章都是作者思想和情感的洪涛冲破堤坝倾泻而出,是作者的灵魂在尽情舞蹈。正如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所说:“名作能取悦千秋万世的读者,超越一时的文风而流传下去,必是基于一种所谓的真诚的特质。”所以说,用“心”写作、“真诚”写作,胜过任何的方法和技巧。

综合调查结果和多年从教经验。列举十几年前的两位作文学困生的两篇作文。他俩的语文经常考不及格,作文写得要啥没啥,勉强凑三百字就草草交上来了,但是在一次写作练习中,他们却写出了很震撼的作文。其中一位写了自己弟弟在河里溺亡的事情,他写道:“我把他从河里拖出来,他湿淋淋地躺在地上,一动不动,没有呼吸,他已经死了,我感觉不到我自己了……”很显然,他的表达能力很有限,但却很真实。后面他还写到母亲数次哭死过去,至始至终都是直陈其事,却处处都置自己于文中,自己的感受都流露在叙事中,通篇没有技巧,却看得人喉咙发紧,脊背发凉。另一位同学写了自己从把他视为己出的养父母家中负气出走的事情,他登上西去新疆的列车,当车从自己熟悉的学校、村庄经过的时候,他已经后悔了,可没有勇气中途下车回来,只好硬着头皮被列车越带越远,他越来越孤单,越来越颤抖,到乌鲁木齐时他以为他要找的亲父母的家就到了,结果还远在天边,他在候车室蜷缩了三天,得到了一位好心乘警的帮助——为他买了一张继续前行的车票,又一段漫长的旅程结束后,他又沿着公路徒步走了好几天,鞋底都走穿了,脚已血肉模糊,最后来到一个镇子上,他用多日来仅剩的、一直珍藏在口袋里的五角钱给亲父母打了电话,他才被接回了家,紧接着他就被送医治疗脚伤。养父母得知他到了新疆,千里迢迢又赶到新疆,没有责备,没有怨气,只有和他的抱头痛哭。这一番远行,这一番离合聚散,让这位叛逆少年彻底长大了,理解了不是亲生却胜于亲生的亲情。这篇作文洋洋数千言,没有技巧运用,没有矫揉造作,却感人至深。事实胜于雄辩,生活、读书和态度是撑起写作大厦的三根支柱,缺一不可,而方法、技巧都是末事。

4   解决作文内容空洞、无真情实感问题的对策

4.1 引导学生自寻对策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他们主要是从日常行为的角度提出的,可总结为如下三条:

(1)多体验、多留意、多观察生活,多感受大自然,让作文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真情实感可抒发。

(2)多读书,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多积累好词佳句、多积累写作素材,为己所用,充实习作内容。

(3)勤练笔,提高写作水平。

4.2 教师补充对策

通过调查,从写作态度和方法的角度提出了几条对策,作为补充。

(1)端正写作态度,不敷衍,不应付,摒弃不耐烦心态和一笔带过的做法,静下心来,从从容容地去叙事、去描写、去议论、去抒情。

(2)练习写片段作文,把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五种表达方式练熟;把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5种描写练熟;把对景物和环境的描写练熟;把托物抒情、借物喻人、以小见大、先抑后扬、正反对比等写作手法练熟;把文章总——分——总的结构练熟,把开头的入题语和结尾的总结点题语练熟。

(3)加大阅读量,每周全班同学共同阅读至少两篇名家范文,从中学习名家“真诚”写作、用“心”写作的方法。例如写亲人,我们就阅读朱自清的《背影》,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胡适的《我的母亲》,莫言的《我的母亲》,邹韬奋的《我的母亲》,李森祥的《台阶》等文章,让学生从中体会怎样组织日常生活中的琐碎材料,把亲人写充实,写出真情实感。

(4)学生自评、互评习作。学生自评习作,其实是个修改习作的过程,能自我发现问题并修正问题,这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学生互评作文,能在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中提升自我。如果他们能指出别人习作中的缺点,就在很大程度上能在自己的习作中避免类似的缺点;如果他们能发现他人习作中的优点,就会反躬自省自己的习作,为什么没有这样写呢?欣赏之处就会心向往之,从而模仿它,学习它,这比教师的指导有用得多。而且,被评作文的学生会更认真地看同学给他所下的评语,这比教师评语的作用更大。

对策是否正确有效,还得实践来检验,但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坚持才能见效,只要老师和学生坚持对策而行,学生的作文必然会越来越好。总在有朝一日,当学生面对一篇记叙文时,能够信手拈来,把內容写得丰富充实、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其中的情感让人觉得笑得率性、哭得真切,真正实现习作的有味有料、有泪有笑。

参考文献:

[1] 王惠.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9(24):129.

[2] 刘霞.对初中语文作文分层教学的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17(9):19-20.

[3] 杨梅.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7(24):33-34.

[4] 林恺.如何做好初中作文的命题工作[J].内蒙古教育,2019(1):100-101.

作者简介:潘素宁(1975-),女,甘肃天水人,一级语文教师。1999年毕业于天水师专,2011从天水师范学院中文系获学士学位。20年来一直在从事语文教学和教研。

猜你喜欢

空洞初中作文
用事实说话胜过空洞的说教——以教育类报道为例
臭氧层空洞也是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