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周期治疗月经过少临床体会
2020-03-03郝建军李海霞
郝建军 李海霞
月经周期规律,经血量明显减少,或行经时间少于2 d,甚至点滴而净,且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者,中医称为月经过少。西医认为月经量少于20 ml为月经过少[1]。现代社会生活节奏改变,女性工作生活压力大,月经过少的发病率正在逐年递增,如不及时治疗,可进一步发展为闭经。我们临床上运用“补肾为主,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过少,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将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1 肾虚血瘀为发病之机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2]《傅青主女科》云:“夫经本于肾,而其流五脏六腑之血皆归之”[3],都说明了肾在月经产生中起主导作用,强调肾与月经的密切关系,指出肾气充盛是女子经血得以正常藏泻的前提。肾是天癸之源,冲任之本,冲脉为血海,任脉主胞胎,气血之根,肾气充盈,则天癸泌至,冲任二脉充盛,气血调和,经血按时来潮;若肾气不足,肾亏精虚,则肾精无力气化,天癸不充,任虚冲衰,血海空虚,胞宫不能按时满溢,可引起月经量少、闭经、不孕。
《医学正传·妇人科》云:“月经全借肾水施化,肾水即乏,则经血日益干涸,渐而至闭塞不通。”[4]《证治准绳·女科·调经门》指出:“经水涩少,为虚为涩,虚则补之,涩则濡之。”[1]均说明了肾的元气精血与月经量多少有着密切关系,肾精气充盛,则经血满溢,肾精肾气亏虚,则经血量少,甚至闭经。中医学认为,肾藏精,精血同源,肾精肾气蒸腾气化,生成血液,并维持血液运行,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虚则血滞。肾虚则气血生化无源,冲任二脉虚衰,导致胞宫胞脉血海不充;或气虚无力推动血液正常运行,血脉瘀滞,阻于冲任胞脉,经血受阻致经行量少。肾虚精血亏损,五脏六腑之气血不足,脉道干涩,血虚瘀滞;或肾阴亏虚,虚火内灼营阴,血稠难流瘀阻;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寒邪客于胞宫胞脉,而至寒凝血瘀;瘀血阻滞脉络胞宫,脉道不通,进一步阻碍肾气的化生,肾阳的鼓动,肾阴的濡养,更加重肾虚。故肾虚血瘀是月经过少的基本病机。
2 补肾为主 周期调治
《女科百问》中指出:“女子十四天癸至,肾气全盛,冲流任通,血渐盈,应时而下,常以三旬一见,愆期者病,故谓之经候。然经者,常也。候者,谓候一身之阴阳也。”[5]由此可见,月经周期性的藏泻,是肾阴、肾阳转化的过程,是气血盈亏变化的结果。
月经过少发病基础是以肾虚为本,血瘀为标;其治则以补肾为主,兼顾活血化瘀周期调治。在此理论基础之上结合肾阴阳转化学说[1],夏桂成[6]教授认为,月经周期循环不已,周而复始,是天癸中的阴阳消长转化运动的表现,是阴阳消长与转化所形成的过程。中药周期疗法是以肾的阴阳消长变化为基础,同时结合月经不同时期的气血盈亏变化,运用滋阴、补阳、活血化瘀中药调节月经周期,也符合中医妇科界普遍认同的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说。
2.1 经后期经后期胞宫藏而不泄,血海空虚,阴精相对不足,阴血逐渐恢复,为肾阴增长期,此期生理现象是阴长阳消。周期发展开端时期,持续时间较长且是周期中重要的时期。此期正值蓄养精血的阶段,故宜滋肾填精,充盈血海,以养阴血,恢复重阴的生理状态。经后期可细分经后初期,中期,末期三个阶段,在经后初期,是阴长的初始阶段,治疗以滋阴养血,以阴扶阴为主;经后中期,阴长水平有所提高,阴长则阳消,阳消才能保证阴长,此时阴阳之间对抗水平较大,是阴长至重的过渡时期,故此时治疗应滋阴养血,佐以助阳;经后末期,阴愈长,阳愈消,阳消为了阴长,阳消保证了阴长,高的阴长需要阳来做基础,从而才能保证进入经间排卵期重阴必阳的顺利转化,故治疗以滋阴助阳,阴阳并调为主。临床中如若三期细分,每期不过3~5日,甚至2~3日,用药极为不便,故治疗以滋肾养阴为主,选用滋肾调经方,调节阴阳平衡。滋肾调经方重用熟地黄补血滋阴、益肾填精。枸杞子滋肾养肝,益精生津;黄精益气养阴,生津润燥;桑葚子凉血补血益阴;三药并用,加强补血滋阴填精之功,枸杞子、黄精平补三阴经,偏补肝肾之阴,补而不腻。菟丝子补肾固精,仙灵脾温肾壮阳,山萸肉补益肝肾,三药兼偏温,在补肾填精的同时,兼有温阳,有“阳中求阴”之效。香附疏肝解郁,行气散结;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二药与熟地黄等滋阴药配伍,补而不腻,行而不散;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本方重在养血滋阴、补肾填精,兼顾温阳,以助阴生,促进精卵发育,养血而养阴,养阴而养卵。
2.2 经间期经间期,确切说是经间排卵期,包括经间期与排卵期两个意义,根据临床观察,大部分的排卵,均在两次月经周期中间时间,故以经间期名之。经间排卵期的生理特点,有两个方面。其一是阴阳转化、阴盛阳动,重阴转阳的变化,是阴阳消长运动变化的必然结果,不转化就不能维持阴阳间的相对平衡,不符合阴阳转化的生物自然规律;其二是氤氲状的血气活动,血气活动主要表现于子宫冲任,即现代医学中的卵巢,输卵管等部位,在重阴转阳的转化活动中,结合局部器官的血气变化,阴长精卵发育成熟并排出卵子,才能达到一种物质向另一种物质的转化。此时阴精盛,精化气,阴转阳,氤氲萌发“的候”之际,故以补肾阴为主,兼顾温肾阳活血。此期在滋补肾阴的基础上酌加温肾助阳活血之品,使阳生阴化,加强气血运动,促进排卵。故在滋肾调经方的基础上加重仙灵脾为臣药,擅温肾壮阳,配合菟丝子以增强其温肾补阳之功,鼓动肾气、肾阳,促使卵泡成熟,酌加川芎、莪术,破血行气,促使卵泡排卵。
2.3 经前期排卵之后开始阳长,阳分占主导地位,是月经周期中阴阳消长中阳生的高峰期。经前期是肾阳增长期,此期以阳长阴消为其生理现象,此期阴阳俱盛,阴血流沛,血海充盈,阳气旺盛,利于行经和孕育,可选温肾调经方以温肾阳为主,佐以滋阴,兼顾活血。温肾调经方重用紫石英、仙灵脾,紫石英温肾暖宫,仙灵脾功擅温肾壮阳,二药合用,共奏温肾助阳,暖胞宫之效。续断功擅补肝肾、强筋骨;菟丝子补肾固精,养肝明目,二药配合君药,共奏温肾助阳之效;枸杞子滋肾养肝,益精生津;制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两药配伍滋阴填精,寓意“阴中求阳”。川牛膝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之效,以活血祛瘀为主;桃仁活血祛瘀,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当归补血活血调经,赤芍散瘀止痛,川芎活血行气,香附疏肝解郁,行气散结;川牛膝、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等药兼有活血化瘀之效,配伍枸杞子、制首乌,破血不伤血;香附、川芎疏肝理气,配伍枸杞子、制首乌,行气不伤阴。肉桂、川椒温肾补火,温督脉暖胞宫以助阳,配伍川牛膝,有引火归元、引血下行之效,使其药效直达病所,炙甘草以调和诸药。本方重在补肾,兼顾活血化瘀,以补肾阳为主,补而不滞,行而不泄,共奏温肾助阳,活血化瘀,鼓动肾气、肾阳,温养孕卵,调经以助孕。
2.4 行经期行经期重阳则开,胞宫泻而不藏,脏腑气血充盈,血海满溢,任通冲盛,在阳气的转化下推动经血排出。行经期是整个月经周期的结束阶段,也是新周期的开始,排出应泄之经血,而且要求完全干净,彻底。而且此期阴阳消长已达重者,处于不平衡状态,必须通过转化,使血中重阳下泄,随经血排泄,即重阳让位于阴,开始阴长,完成重阳必阴的转化过程。若经血排出不顺利,必将影响重阴必阳的转化,所以加强气血活动,促进排经顺利,为主要目的。此期在活血化瘀基础上,佐以温通,推动气血运行,方选少腹逐瘀方。在调理月经过程中,本期经量增多,经血排出通畅,可以观察;如出血量少,经血排出不畅,可口服少腹逐瘀颗粒代替汤药,经血增多停药。少腹逐瘀方重用生蒲黄、五灵脂活血祛瘀止痛;当归补血活血,川芎活血行气,赤芍散瘀止痛,三药合用以补血行气,活血散滞;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没药活血止痛,二药合用利气散瘀,消肿止痛;小茴香理气散寒止痛,干姜回阳通脉,温中散寒,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三药合用通达下焦,温阳散寒;肉桂有引血下行之效,使其药效直达病所。本方重在活血祛瘀,兼顾温经散寒,以促使经血顺利排出,使重阳下泄,新的周期开始。
3 验案举例
王某某,女,28岁,济南人。2011年9月28日初诊,平素月经规律4~5/28~30 d,量中,色红,经行第1天腹痛可忍。近6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月经逐渐减少,经色偏暗,经行前后伴有腰酸困,5 d干净,现月经量较前减少约1/3。末次月经:2011年9月8日,现面部痤疮,无腰酸、腹痛,无乳房胀痛等不适,纳眠可,二便调,舌暗红苔薄,脉细。否认近2个月性生活史。诊断为月经过少,处方:温肾调经方加减,紫石英30 g,仙灵脾30 g,枸杞子15 g,制首乌15 g,川续断15 g,菟丝子15 g,当归12 g,川芎9 g,川牛膝9 g,香附12 g,郁金9 g,夏枯草15 g,炙甘草6 g,水煎服,日1剂。10月5日二诊,现月经未来,自感乳房胀痛,小腹偶有疼痛。处方:上方基础上加重川牛膝15 g,莪术9 g,6剂,配合少腹逐瘀胶囊。10月12日三诊,月经于10月6日来潮,量较上次稍增多,色红,经行腰酸困明显减轻,5 d净,现月经干净,面部痤疮较重,舌淡红苔薄,脉细。处方:滋肾调经方加减:熟地黄24 g,枸杞子15 g,黄精12 g,桑椹15 g,菟丝子12 g,仙灵脾9 g,山萸肉9 g,香附12 g,陈皮12 g,炙甘草9 g,黄连6 g,夏枯草15 g。6剂。10月21日四诊,饮食不佳,舌脉同前。处方:上方基础上加重仙灵脾至15 g,莪术9 g,鸡内金9 g。6剂。10月28日五诊,面部痤疮变暗,余无不适。处方:温肾调经方去肉桂、川芎、川椒,加黄连6 g,夏枯草30 g,6剂。通过中药周期治疗2个月后月经量恢复到之前月经量。嘱其作息规律,避免熬夜,缓解压力。
按:月经量逐渐减少,月经来潮前后伴有腰酸困,结合舌苔脉象,是肾虚导致的,初诊时是经前期情况,当时有面部痤疮,给予温肾调经方去肉桂、川椒,加郁金、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以消痤疮;二诊时小腹疼痛,月经来潮前表现,配合少腹逐瘀胶囊促使月经下来。后月经来潮稍增多,经后期给予滋肾调经方加减以补肾填精养血。通过中药调周治疗2个月余,月经恢复正常。本案例主要是患者肾虚引起月经量少,伴有肝火,引起面部痤疮,治疗上在补肾调周基础上,去除了燥热比较重的药物,如肉桂、川椒等,酌加黄连、郁金、夏枯草以清肝散结,消除面部痤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