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延伸的现状及实施途径

2020-03-03欧利青

今天 2020年13期
关键词:社会性教师应家长

欧利青

(贵州省荔波县水尧幼儿园 贵州 黔南州 558400)

在幼儿教育中,对幼儿社会性的培养十分关键。幼儿时期,幼儿开始学习适应社会生活、认识世界。社会教育活动是指教师通过开展一些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实践活动来引导幼儿认识社会、产生社会情感、形成认同感、学习社会规范的活动。教师应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关注幼儿个体,从生活出发进行引导与感化。

1.强化幼儿社会教育观念

目前,虽然人们已经意识到了发展人的社会性的重要性并设置了专门的幼儿社会教育课程,但不少人从思想上并没有真正重视起来,行动上也没有真正把它放到应有的位置,同其他教育,如语言教育、数学教育等相比,社会教育仍然处于次要的地位,或者说仅是作为影响因素。要强化社会教育观念,深刻把握社会教育的内涵,改变对社会教育忽视或误读的观念,把社会教育放在应有的位置。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幼儿社会教育的重要性,才能在日常生活中不失时机,有意识地进行社会教育。培养幼儿的主体精神和健全人格是幼儿社会教育的重要价值取。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忽视幼儿个性发展,不主张体现个人价值的一面,具体表现在:强调社会的需求,个人服从集体;强调权威,家长、教师的指示不能违背,晚辈要服从长辈;强调忍耐、谦恭,不表现自己,等等。这有其需要继承的一面,但如果把握不好,极容易导致去个性化的结果,从而使幼儿失去或削弱自我导向的功能和责任感。一些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因素容易使我们今天的社会教育缺乏对幼儿主体精神的培养及健全人格的塑造,特别是缺乏对独立思考能力和习惯的培养,缺乏对批判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幼儿自己的价值观也受到忽视。社会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促使幼儿顺应社会文化环境,顺利融入社会,成长为社会所期望的合格成员,而且还在于发展幼儿的社会情感和社会能力,满足幼儿社会认知、交往及创造性发展的需要,形成个人的态度及价值观,从而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地发展并幸福愉快地生活。社会教育的目标、内容乃至实施方法都应体现这种特点。以遵守规则为例,规则是重要的,是行为的依据,如果让幼儿主动参与制订班里的一些活动规则,则可以使幼儿懂得规则是用来做什么的,为什么要遵守,这个效果不是仅仅依靠老师的教就能学到和做到的。

2.营造社会教育活动的氛围

在进行社会教育活动时,教师与家长都应注意环境对幼儿学习效果的重要性。社会性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识型教育,由于社会性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教师向幼儿展现良好社会规范、引导幼儿正确认识社会现象,让幼儿学习如何融入社会生活、如何保护自己。教师应认识到幼儿处于对社会的探索阶段,而帮助他们启蒙的人无非就是家长与教师,教师应与家长联合起来,致力于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有助于幼儿成长的社会教育活动氛围,让幼儿感受到社会生活的乐趣,使幼儿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教师在开展社会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总是会面临这样一个困境,即幼儿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学到的良好社会规范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社会生活是不同的,幼儿体会到了二者之间的差距甚至矛盾,进而对社会生活的真实性与认同感产生怀疑态度,也在参与社会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逐渐丧失兴趣。这就体现了社会教育活动氛围的重要性,教师向幼儿传授了一定的社会规范,引导幼儿了解社会美德,那么教师自身、家长个人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言行一致,为幼儿做好榜样。

为了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活动氛围,幼儿园在进行园区环境美化时应注意校园环境的建设,如通过彩色动画形象来宣传爱护环境、注意个人卫生等,让幼儿时刻感受到社会规范的必要性。同时,教师应起到带头作用,在日常教幼儿活中形成良好礼仪规范,向幼儿展示待人温和有礼、诚实守信、卫生整洁、不说脏话的待人接物习惯,让幼儿以教师为榜样,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约束自己。同时,教师应向家长传达这类教育思想,与家长沟通,让其意识到教育最好的方式是言传身教,家长的教育方式、与孩子的沟通方式直接影响其如何对待同伴与长辈。良好社会教育活动氛围的营造能够促进社会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3.社会教育活动方式应结合幼儿实际情况

在开展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认识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其对系统化学习方式还不熟悉,难以在教师的语言训导中体会到社会规范的意义,更难以感同身受的认识到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典型案例。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放弃纸笔传授教育思想的做法,而不妨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入手,结合幼儿生活实际展开教学,让幼儿在联系自身的过程中更加认识到社会生活的特点。例如,在教导幼儿注重个人卫生的过程中,由于幼儿乐于接触大自然,而日常行为与活动中由于能力有限,难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许多儿童总是忽视饭前洗手、保持整洁的生活常识。此时,教师不妨将社会教育活动安排在幼儿的户外活动之后,幼儿在园区内攀爬游乐设施、在草地上打滚的过程中,手上难免留下脏污的痕迹。教师则在课外活动结束时为每位小朋友发放一条湿巾,并让他们擦拭后观察湿巾是否仍是雪白的。通过这类直观的方式来为幼儿展示注重个人卫生的重要性,教师既能达到良好教育目的,又会让幼儿乐于参与社会教育活动。

结语

在进行幼儿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社会实践与幼儿生活的相关性、幼儿个人自主性的发挥以及幼儿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感受。教师应在综合各类因素的条件下,弥补当前幼儿社会教育活动中的不足,更好的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形成。

猜你喜欢

社会性教师应家长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家长请吃药Ⅱ
从社会性弱势群体自身心理角度谈接受科技知识
社会性交互及其在三维虚拟学习环境中的实现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社会性软件在网上交互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