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困境与对策之我见
2020-03-03高凤波
高凤波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东明镇东明学区中心校 内蒙古 通辽 028322)
班主任跟其他任课教师工作的不同之处,就是要对学生进行管理。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如果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没有做出良好的沟通,就容易引发二者之间的矛盾,让学生对教师缺乏理解,严重的学生甚至会出现逆反心理,不利于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因此,作为小学班主任要深刻认识到自己当前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尽量采取多元化的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果。
1.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困境
1.1 管理观念比较落后。小学时期的学生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需要班主任给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指导。但是,有些小学的班主任由于任教时间比较长,支配其思想指引的还是一些老套的管理观念。在这套落后的管理理念指导下,没有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更不用说跟上现代教育的教学目标。对于这些天真并且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小学生来讲,管理工作做得不好,将会让他们很受打击,对他们将来的心理健康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1.2 班级管理模式单一。由于受到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让小学的班级管理始终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挑战。不少班主任会以考试为中心来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让管理工作变成了对学生的监督与约束。这种单一的班级管理模式,对于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发展非常不利,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创造能力受到了限制。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就像是只会考试的机器。即使是偶尔的班级活动,也不会弥补单一管理造成的消极影响,学生变得被动与消极,培养他们成为综合性的复合人才变得很是艰难。
2.提升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相关对策
2.1 转变管理观念,用新思想指导工作。作为新时期的小学班主任,应该与时俱进,通过不断地学习,及时地更新和转变自己的管理观念,而不是在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下做事。教师不但要做好学生管理者的角色,还要做好与学生的协调工作。要谨慎处理学生之间的关系,最好是用真情去感化学生,消除学生对于教师权威角色的畏惧心理。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公平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要懂得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理性地分析学生学习与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如果本来成绩优异的学生突然成绩下滑,班主任要及时地跟他们进行沟通和探讨,帮助他们找出成绩下滑的原因,而不是过分地指责。小学生的叛逆心理还不是很强,班主任可以通过有效的沟通,增强彼此之间的情感,拉近心与心的距离,为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2.2 借助网络平台,拓宽教育管理的模式。现代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让教育的开展搭上了时代的快车。小学班主任也应该利用电子网络的先进性,借助网络平台改善原来单一的管理模式,将班级管理的模式逐渐多样化。在很多小学,都开始引进了多媒体教学,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学生不但可以更加容易地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还能利用互联网与教师实时互动。受到网络教育技术环境的影响,班主任可以建立线上学习小组,为知识信息的及时分享提供条件。利用互联网,班主任可以创建班级文化的展示平台,让学生通过浏览、评价、提建议的方式来参与班级的管理工作。班里的班干部也可以将自己的工作心得在网络平台上展示,接收同学们的评价,对自己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做出反思。借助网络平台,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更加现代化,还能有效地增强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信心,让学生实时地释放自己的学习需求与心理压力,让学生更加的满足。
2.3 强制与自觉相结合,实现有效的管理。学生行为的养成,是逐渐过渡的过程。一个是教师的强制下完成的行为,一个是自觉指引下完成的行为,从强制到自觉,是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必由过程。小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小,他们的行为容易出现涣散,大多数情况下需要教师的强制规范。也就是说,教师要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实行严格管理,充分发挥班主任的督促作用与学生的相互制约作用。比如,班主任发现学生违反班级管理规范,就需要及时地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当有学生在教室乱扔果皮纸屑的时候,一定要让其认识到错误,并及时的改正。当然,班级管理如果只是单纯地依靠强制是不行的,还要增强学生的自觉性,这也是实现班级有效管理的关键环节。那么如何来实施呢?根据经验总结,班主任可以利用榜样示范法,让班上表现优秀的学生得到很高的荣誉。利用榜样的示范力量,能够强化学生的是非观、荣辱观,督促学生逐渐养成一种自觉性的行为习惯。
总结
综上所述,新时期对于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也应该追寻时代的脚步,用新的思想观念来指导管理工作,并要借助互联网搭建的网络平台,拓宽教育管理的模式,遵循强制与自觉相结合的原则,实现班级的有效管理,最终将学生培养成为知行合一的社会综合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