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乡村小学生厌学情绪之策略
2020-03-03肖文英
肖文英
(铜仁学院 贵州 铜仁 554300)
厌学情绪主要是指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进而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不认真听讲、不认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等具体的情况。小学生年龄较小,心理发展尚不成熟,更容易出现厌学情绪,对于乡村小学生来说,父母外出打工的实际、来自各方面的学习压力以及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等方面的因素,都是影响其厌学情绪产生的原因。在了解学生厌学情绪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能够帮助学生避免厌学情绪的过多影响,从而高效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为以后更加深入的学习奠定基础。
1.激发学生学习内在驱动力
学生的厌学情绪是学生对待学习的主观反映,即学生自身不喜欢学习、排斥学习,化解学生厌学情绪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转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真正接受学习过程,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由于小学生自身的认知决定了其自主学习意识相对较弱,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教学质量,部分教师会采取强制性的教学措施,留给学生更多的学习任务,从而期待达到对应教学目标,但这种方式只会让学生的厌学情绪更加强烈,也很难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才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关注点。每一门学科得内容不同,教学方式也有一定的差异,但从整体来看,小学阶段的知识整体难度较小,其中也有一些比较难理解的内容,采取新颖性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对学习的感兴趣程度,当学生想要主动了解知识时,其内在驱动力就会逐步产生。完整的课堂教学包括导入、新课讲授、课堂小结等各个环节,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过程中,教师都要考虑到学生内在驱动力的激发,不能仅仅将知识的传授作为主要原则,还要考虑到教学的趣味性和新颖性,使课堂更有魅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更高的热情,当学生产生学习内在驱动力以后,厌学情绪会得到缓解,当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和乐趣后,厌学情绪会逐渐消退。
2.缓解学习压力
随着社会各界对教育的重视,不可避免带给学生一定的压力,农村学生更容易感受到这种压力,不论是来自教师、家长的谆谆教诲,还是同龄人之间的比较,学生都能感受到强大的学习压力,这种学习压力会逐步演化为诱发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因素,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适当的压力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但是过大的压力往往会导致各种问题产生,小学生年龄较小,学习本身是一个快乐地获取知识的过程,过大的压力容易带给学生一定的负担。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教师首先应当将先进的学习理念传递给学生,贯彻到日常学科知识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讲解知识性内容,而不要过多向学生讲解成绩、升学方面的因素,确保学生有一个积极的学习状态,这对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也是非常有帮助的。除此之外,学生的学习压力还表现在繁重的学习任务和课后作业上,这是部分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实际上,这种方法的应用效果并不好。由于学习任务量过大,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认真程度会降低,整体学习效果比较差,而且长期面临非常大的课业负担,学生的厌学情绪会逐渐体现出来,帮助学生减负是非常有必要的。适当的作业不仅能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做好家校联合
学生受到的影响主要来自家庭和学校两方面,小学生年龄小,接触的人并不多,家长、教师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做好家校联合,根据学生厌学情绪的主要表现,分析其诱因,进而提出对策是非常有必要的。厌学情绪不仅会使学生学习效率低下,还会催生心理方面的问题,为了确保学生健康成长,及时化解厌学情绪,是每一个家长和教师都要积极关注的。由于家庭和学校的环境不同,学生往往会有不同的体现,此时,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就会非常有必要。学生厌学情绪主要表现在在校学习期间,教师可以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与家长做充分沟通,家长也可以向教师讲明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共同分析导致学生出现厌学情绪的原因,从而确保帮助学生化解厌学情绪的对策具有针对性。除了做日常沟通,家长和教师都要付诸行动,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往往会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完成学习任务等方面的问题,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友好的沟通,还要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环节。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在家中也会有一定的表现,比如不认真完成作业、回到家就玩游戏等,在认识到这一问题之后,家长不能采取强制性的措施要求学生进行学习,而是要保持温和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完成课后作业。
结语
不同学生的个人特点不同,出现厌学情绪的主要诱因也有差异,在纠正学生的厌学情绪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学生内在学习驱动力的发挥能够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对于缓解厌学情绪有非常大的帮助。考虑到学生容易受到来自家长、社会以及同龄人的压力,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采取适当的措施缓解学生的压力,组织学生劳逸结合,并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与家庭的共同帮助,在学生厌学情绪的纠正过程中,家校联合会取得显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