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020-03-03苏术丰
苏术丰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金凤乡中心学校 湖南 娄底 417600)
个性化培养在初中教学中已经是一个相对普遍的教育口号,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制定相应的方案还有具体方法,保证教学实践的效果,而在体育课程当中也是同样如此,对于学生的个性化保持以及个人素质的特点都应该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关注的重点,同时将身体训练和情感的满足在课程当中达到平衡协调的效果。这也是在当前时代背景下落实终身锻炼的目标的重要方法,对于初中学生身体素质的综合锻炼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明确学生的个性化特征
个性化的培养必须基于学生差异化的性格,因此,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初中阶段,学生思维尤其活跃,逐步建立了个人对学科和生活的态度。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学生接触的信息面更广,且更加新鲜,个性特征愈加多样,教师要关注这个时期学生个性的差异特征。体育教学既涉及生理运动,又涉及心理知识,教师要留心学生平时的性格行为表现。有些学生活泼好动,相对来说,在运动中肢体较为协调,而且对体育的兴趣较为浓厚;有些学生则性格较为安静,在体育运动中领悟能力可能较差,但是耐力很好。因此,教师要通过仔细观察来掌握学生的个性化信息,并对其进行整理分类,以此为依据设计科学的教学计划,在体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
以“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这一教学内容为例。很多学生对体育学科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认为体育仅仅是对相关运动项目的练习,而忽视体育和自身心理健康的关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健康的正确概念,提高自身的锻炼意识,并且通过了解自身性格特征选择最佳的锻炼方式。教师要从学生性格出发,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及心理状况,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行为和心理出发引导学生,使得学生能够从自身出发,意识到体育锻炼对个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从而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锻炼,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
2.教学内容个性化
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唤醒学生的个性意识后,教师要能够为学生制订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指导,因材施教。从性格特征来说,运动能力强的学生较为自信,而且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优越心理;运动能力弱的学生较安静,缺乏一定的自信心。但在很多时候,性格特征具有相对性。尽管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表现,但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客观对待、一视同仁,分析学生的性格和体育中存在的差异表现,进而在日常教学中从语言和行为等方面进行科学指导,使学生在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下挖掘个人潜力、弥补不足,建立体育自信心,通过有效修正逐步培养体育综合能力。
以“发展肌肉力量、耐力的必要性”这一教学内容为例。学生要意识到,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各项生理机能逐步减退,比如肌肉、耐力等,而适宜的运动可以有效延缓机能的减退。对初中生来说,正处于生理成长的关键时期,肌肉和耐力的锻炼非常重要。每个学生在身体技能上有着鲜明的差异性,一些经常锻炼的学生,其肌肉和耐力相对较好,但部分较少锻炼的学生,其肌肉力量相对较弱。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生理机能的差异性进行科学指导,为学生制定合理的负重训练法,即遵循渐进、特殊等原则,使得学生取得显著的练习效果。
3.突出学生的体育学习的主体地位
实施个性化的体育教学活动,就是要通过设计适合学生个体身体素质的教学方案,改变课堂上学生运动不积极的状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良好空间。
当然,个性化体育教学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分配和漫长适应或调整的过程。不同的运动项目,适合不同的学生去参与,而不同学生通过参与不同项目,能形成一种复杂的分配。同时,个性化体育教学也是一个漫长的适应或调整过程:原来不喜欢这个或这些项目的学生现在开始喜欢了,而原来喜欢这个或这些项目的学生现在又不喜欢了……这都需要根据学生的喜好进行必要的提升训练或改弦更张。在提升或调整中,根据学生的体育运动动态需要来发展各自良好的性格,改造他们性格上的弱点,促进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增强学生不同身体的素质。
4.科学分析评价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初中学生的体育观并不一定是正确的,对自身的体育素养认知也容易出现偏颇。比如,有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任何体育“天赋”,缺少运动自信,那他就很可能是什么体育项目也不愿意参与——而其实,几乎每名健康的学生都有其运动亮点;比如,有的学生判断自己比较擅长乒乓球运动,但其实,从其身体条件上分析,他更适合在篮球运动中取得成绩——把喜好视为特长,也很容易造成学生的体育潜能发挥不出来,也同样会造成其运动信心的不足。更有一些希望向体育生方向发展的学生,则在得到科学分析指导方面有更迫切需求。而体育教师由于是旁观者,又受过专业的体育训练,对学生的运动素养特征有更客观、理性的判断。因而,教师应发挥自己专业特长,除了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之外,也需要主动向学生提出建议,对每名学生给予专业评价,帮助其挖掘亮点、潜能,并指出其弱点和不足。经过教师专业分析评价,学生的体育个性会向更理性、高效方向发展,也是体育教学个性化落实的一个基础保障。
结语
新课程改革下,初中体育教师有必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内容,将自己的教学进行一定的革新,让个性化教育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使得自己的教学能够符合学生的需求,让自己的教学质量更高,使学生接受更好地教育,为学生之后的体育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