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方法策略
2020-03-03古力尼散木尼牙孜
古力尼散木·尼牙孜
(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实验中学 新疆 新和 842100)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为了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自主性,挖掘学生对科学探索的潜在热忱,构建探究式物理课堂已经成为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在物理课堂上,恰当、有效的提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也就成为了每个高中物理教师需要重点深思的理由。
1.针对教学重点展开提问,对学生进行启发和诱导
课堂教学必须围绕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进行。比如:为什么这些知识与生活实际有些不相符合呢?学生如果产生这样的疑问,说明学生是认真预习的,这样的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是比较高的。学生没有提出这个问题的话,教师就要诱发学生思考。有效的课堂,一定要遵循课堂教学的客观规律,尽量提高理由设计的趣味性和生活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便于学生理解,激发学生的探究和学习热情。例如,在讲到“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时,教师不妨设计一些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理由,这样可以对学生进行更好的启发。如教师问学生:相同重量的花盆,从一楼掉下来和从二楼掉下来砸在地上会有什么不同同样是在二楼的花盆,重量大的大花盆和重量小的小花盆掉下来砸在地上会有什么不同,如此一来,学生很容易总结出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
2.采取多样化的提问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
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课堂提问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怎样问、采取什么样的提问方式。对此,教师一定要采取多样化的提问方式,避开提问方式的单一化、标准化。一是递进式提问。即物理理由的提问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最终实现发现理由、深思理由、解决理由的教学目标。二是类比式提问。即运用类比来提问的策略,这种策略可以有效调动和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能力。三是迂回式提问。即先避开需要直接回答的理由,而是借助与此相关的其他理由的阐释,找准机会,托出要点的提问策略,这种方式能够更有效地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心理学研究认为,思维变通需要具体情境刺激才能产生应变效果。问题种类有许多,有些老师会提出一些填空式问题,这样的问题我习惯在学生学习概念之后运用。这样的填空题可以巩固学生学习过的概念,概念需要非常严谨的用词,学生不能凭借印象填空。这种问题效果不太全面,如果想要激活学生思维,就需要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质的问题,如通过一系列小问题,逐渐引出真正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问题难度不断提升,为重难点做铺垫。
3.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善于关注开放理由,设计扩展式提问,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在高中物理课堂上,提问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但理由的提出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提供回答的机会,从而推动班级内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教师在物理课堂上往往需要同时面对很多学生,但是学生的成长环境、学习基础、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等方面却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教师应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对所提理由的深度和难度应进行合理制约,以提高物理课堂提问的实效性。学生只有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体会到更深入的知识。学生能理解难度较高的知识,对学生的受益是非常大的,学生的思维与处理问题能力都会提升。但是学生通常只从单一角度考虑问题,遇到难题时思维角度过少,很难将问题处理出来。教师可以设计拓展式问题,帮助学生培养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从多角度出发。教师可以提出具有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后思考,学生如果感觉问题太难,可以借助网络力量,在互联网中搜索资源。这种拓展式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多多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个性化素质,高中物理教师在备课和讲课环节,应当有针对性地提出时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开放式理由,以便对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和思维进行更好地启发。对此,教师一定要多运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才智,让课堂提问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引导学生积极地探究和创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从而使物理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精彩。
4.增加实验环节,重视动手能力,设计新颖性提问,加深对物理知识理解
物理知识环环相扣,并且随着内容的增多,难度不断加大。物理知识如果上升到一定难度,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这是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学生就不想考虑这些问题,因为他们觉得考虑不出正确的结果。教师应该设计一些题型新颖、内容创新的问题,让学生对问题产生探索兴趣。课堂提问是高中物理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问可以促使学生产生探索兴趣,进一步激发学生思维。在合适的时机合适地提问,可以显著提高课堂效率。学生是学习主体,问题可以有效将课堂转换到学生身上,让学生自主高效地投入课堂学习中。实验是物理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有着决定性作用.新教材已经提高了实验的教学比重,重点在于是否能够落到实处,依赖于学校的教学方针和教师的教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验要求分好小组,演示实验,再安排学生在指导下动手操作.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的操作,补充不足,规范实验操作.适时引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心等于性,鼓励学生开发、拓宽课堂实验,将物理课堂生动形象化,让同学们感受到实验和探索的快乐。
总之,高中物理课堂上的有效提问,仅仅做到“问”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必须结合高中生的学龄特点和高中物理课程的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提问策略,加之对学生理由回答的积极应对和正确评价,才能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和深思,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开展更有效的教学活动,确保高中物理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