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合情推理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
2020-03-03夏余文
夏余文
(贵州省惠水县实验小学 贵州 黔南州 550600)
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表现出中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性。由于小学课堂所具有培养思维能力的独特之处以及儿童当前的思维能力发展状况,所以小学阶段是培育孩子学会合理推理关键时期[1]。在这一重要阶段中,结合数学本身的学科特征与小学数学教材中包含合情推理的部分,紧密联系数学与生活,引导学生逐步养成数学的抽象逻辑思维,提高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同时也有助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升了教学质量,为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1.学生数学合情推理能力的缺失
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学生合情推理能力至关重要,该思维模式涉及到数学课堂全部过程。然而,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是重视学生的数学成绩,忽视了对过程推理的重视,学生主要任务也是对知识进行牢记,缺乏深入性的思考,很大程度上造成学生丧失了合情推理能力。
1.1 教师重结论灌输轻合情推理过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引导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诸多的教师比较看重演绎推理,而对合情推理没有过多的重视。教师主要是结合已有的结论展开教学,学生很少能够对结论所产生的过程推出猜想和进行探索[2]。即便部分教师清楚在教学过程中合情推理的重要性,但在合情推理的概念上的理解不足,在合情推理方面没有掌握好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养成。
1.2 学生好识记知识而厌恶思考反思。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大部分学生只是对已有的数学结论知识点进行学习,很少有学生愿意投入到对结论所产生的过程进行细致的探索,这样的思维形式主要是因为一味地对成绩进行追求所造成地。在小学阶段,从加减法地定理进行着手教学,学生便在思维上产生了固定,不会去展开思考。此外,加上日常测试只是对结论进行检验,并没有考察定理地推算过程,这也造成了学生忽视了合情推理地能力。
2.小学数学合情推理的教学建议
2.1 强化课堂引导,培养学生的推理意识。学生思想的局限很大一部分来自教师,为使学生具备推理能力,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利用各种途径发展学生的推理意识.例如,教师可以创造各种推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适宜的学习氛围中去探究数学定义和解题技巧,严重摒弃那种以教师和教材为主导的方式,要让学生真正地融入其中.在“数与代数”教学中,很多的公式、性质等都没有按照一定的流程去推理而得出,例如,分数的性质、小数的基本算法等等,而且这些内容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得出一个结论就可以很快地联系到其他情境中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只要求学生记住结论,更应该注重结论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归纳和类比中发现规律,得出数学结论,进而获得举一反三的能力,灵活地将知识结合起来.不仅仅是在新知识的学习当中,在日常的课堂计算中教师也可以利用合情推理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2.2 结合合情推理,增强学生合情推理的能力。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各种教学策略层出不穷,一些教师认为合情推理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有效手段,通过推理、猜想、验证等方式得到了准确的结论,但这种思想存在很大的问题,得到结论并不意味着没有疏漏,任何一种结论的得出都需要演绎和推理,而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推理的过程可以让结论的正确率更高.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只是考虑到了数学的逻辑性,用单纯的定义传授给学生,反而降低了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而合情推理和演绎结合的方法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不足.在“空间和图形”教学中,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周长以及面积等基本的计算公式都是用来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重要材料.在开展新的几何图形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对比其和新图形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学生的猜想、推论、证明等将新旧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以发展学生类比、归纳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梯形面积”公式的时候,教材上给出准确的面积公式,而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将梯形分为所学的三角形或长方形,并通过将两个图形和梯形长宽高的对比掌握其关系,进而总结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2.3 运用所学知识,深化合情推理的程度。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新知识当中一定穿插了已学知识.因此,在实際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利用所学知识,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以更好地深化合情推理的程度,并将这一思维印在学生的脑海,加深对新知识的学习,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够顺利地进行合情推理.例如,在学习“混合运算”的时候,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加、减、乘、除基本的运算方法,在学习混合运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先进行单一的运算,再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逐步运算,进而得到正确的结论,通过对原有知识经验的复习,深化了学生合情推理的程度,对学生日后的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
合情推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让学生对解题方法、印证方法等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范围,更将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能够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而言,进行和清推理的时候,需要具备科学的价值观,合理看待它对于数学教学工作产生的影响,设计出更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使师生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效率,这对于改变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格局、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