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2020-03-03罗涛
罗 涛
(贵州省铜仁市第十一小学 贵州 铜仁 554300)
对于小学生来说,掌握基本的朗读方法和技巧十分关键。在朗读教学中,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富有感情的声音将课文朗读出来,并在自身理解课文内涵的基础上,去真正的感受到文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因此,朗读作为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老师应该引起重视,在教学中,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进而提升朗读教学效果,促使小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1.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工具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很多新鲜的事物都产生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只有让他们对一件事物产生兴趣后,才能保持持久的动力。因此,在朗读教学中,老师根据小学生的心理需求,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工具去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图片、音频以及动画结合的方式,将课文内容生动形象的展现给学生,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快速的投入到课堂中来,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比如在《精卫填海》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快速的进入到课文情景当中来,可以先给学生播放课件视频,“一只小鸟不停的在大海上投石子和树枝,它为什么这样做呢?提出问题,让我们一起朗读《精卫填海》这篇课文,从中探寻答案吧。”在课件视频的吸引下,大部分学生都开始带着感情的去反复朗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深刻的体会到精卫小鸟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的基础上,也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从而提升了朗读教学质量。
2.让学生充分感知所朗读的内容
朗读的目标是更好地完成课文知识的学习,教师应充分指导学生,让学生能够在朗读之前充分感知所朗读和学习的内容,继而掌握其中的字词,了解文章的情节和脉络。在朗读之前,教师需要让学生对其中正确的发音和含义掌握与理解。朗读时,通过朗读逐步地了解文章当中的创作意图、写作思路。与此同时,为提升朗读的有效性和感知效果,朗读训练的安排上也应该明确其具体的朗读内容和朗读时长等方面要素。教师也需要指导学生,让学生对在朗读当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标注,朗读完成之后统一解答。例如,在学习《我们成功了》一课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结合文章写作的脉络,让学生充分地感知文章的写作方式,提升对内容的理解深度和效果,让学生能够充分地感受到申请奥运会时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和困难,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另外,在朗读教学时,我们也应该通过合理的引导,让学生们具备更强的方向性,能够从全文的角度把握所阅读的文章内容,提升整体的学习效果。通过这方面的合理指导,学生们也能够在学习当中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这也是能够促进学生们自身综合语文素养提升的,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和作用。
3.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激发想象
学生们在朗读的时候教师并不是一味地在旁边进行聆听,而是需要适当地引导和调整学生的节奏,也可以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展开相应的想象。通过多媒体信息设备的使用,投放一些照片视频,让学生能够迅速融入到这个情境当中来,这种意境的再创造,对于学生的想象力,激发是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通过这种形式,可以令学生对于课文当中所提出的一些情景和意境,有着更加深刻地感知和更加直观地体会。
举例来说,在学习古诗《草》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设备展示出一望无际大草原当中的小草,也可以展示出经历风雨蹂躏以后的野草,更可以展示出在冬天饱受严寒的枯草。通过不同的小草形态的展示,让学生非常直观的了解到不同形态之下的小草,她们都有一个十分相似的特点,那么就是坚韧。教师不乏带着这种情感,让学生回归到课文当中进行朗读,集体朗读结束以后,可以要求学生们闭上双眼,然后再在多媒体设备当中播放一些音乐,由教师随后进行朗读,学生们利用自己的听觉,感官进行仔细地聆听,静静的思考和想象,似乎在自己的脑海当中勾勒出来一棵小草饱经风雨却永不言败的画面,也想象出一颗小草遍经人间四季以后的积极心态。最后,教师鼓励学生们睁开自己的双眼,给他们一分钟的时间,将自己刚刚在我脑海当中想象的画面沉淀一下、总结一下,然后邀请学生上臺来,可以通过图画的方式将自己的脑海画面勾勒出来,也可以通过描述的方式将自己的脑海画面诉说出来,学生们的介绍,一个比一个精彩,一个比一个有趣,这这种教学方式要更加受到师生的欢迎,也更加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4.朗读时的交流
课堂交流也是朗读教学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提升交流效果,有助于更好地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在朗读教学当中,教师应该适当选择一些交流的主题和内容,让学生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交流状态,提升课堂互动效果,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结合此,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抓住学生们交流意愿形成的节点,适当地引入不同的交流话题,合理地组织课堂交流空间,打造良性互动环境。例如,在学习《珍珠鸟》一课时,我们就可以在学生们朗读之前,提出信赖是什么的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进行朗读和思考,并在学生们完成朗读之后,组织讨论,让学生们谈一谈自己是如何看待“信赖”的。带着问题进行朗读,带着话题进行讨论,这样能够构建一个能让学生们展示自我的空间和环境,是有助于他们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的。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想要彰显课堂艺术,就需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朗读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更好的去体会和理解文章内容,保证朗读教学效果。